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 技术应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应用 » 应用方案 » 智能家居 » 正文

国内智能家居或将受益于节能环保新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3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浏览次数:463
核心提示: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其中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将有利于智能家居从中受益快速发展。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其中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将有利于智能家居从中受益快速发展。

节能新政出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简称《意见》)称,中国将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财政投入,拓展投融资渠道,允许探索将特许经营权等纳入贷款抵(质)押担保物范围;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资质好、管理规范的节能环保企业的担保力度。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按照《意见》特别指示,国家将要大规模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推动建筑工业化。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扩大新能源产业国内市场需求。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城镇新建建筑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超过20%;建设绿色生态城(区)。

事实上,继年初国家推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后,目前已有四川、江苏、海南、重庆、北京等省市纷纷出炉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实施细则,明确目标,制定细则,以确保完成中央制定的指标任务。特别一提的是,为了强制推行节能建筑,中央政府将地方政府的实际完成情况纳入政绩考评体系,无疑将大大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智能家居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就是尽可能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提倡的是一种节能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智能家居的低成本、低功耗和绿色生活理念,刚好与绿色建筑推广不谋而合,且正在成为打造绿色建筑的有力推手。

举例来说,智能家居领军企业物联传感推出的基于ZigBee的无线智能家居,不仅为人们提供智能快捷、方便舒适的生活方式,还能大幅降低能耗,节约电费,让人们早早地过上了低碳生活。智能家居本身一个家庭物联网系统,可以将家中的空调、取暖器、传感器连接起来,可以当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电器设备自动开启或关闭,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器,从而节约能耗。

再如,智能家居中应用了智能照明技术,结合场景设计,高效合理地将照明发挥到最佳处,也能节约能源。早晨上班时,用户拨弄一下手机就能一次性关闭家中的电器和灯光,以避免忘记关掉用电设备的浪费。家中还配备无线智能插座,能实时纪录用电数量,提示当月消费总和,让用户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计划用电,节约用电。有专家表示,就这两项就能为家庭节约电费20%-30%。

智能家居不仅节约能源,还能检测室内空气清新程度。家中配备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雾、温湿度、光照等空气质量传感器,当一氧化碳超标,传感器立即向主人手机报警,切断煤气阀门,打开通风系统;尤其是空气质量探测器够实时测量相关的二氧化碳、温度、湿度、VOC等数据,当数据超过指定数值,时就会自动开启空气清新器,主动攻击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过敏源,提升空气质量,让人体感觉舒适愉快。

绿色建筑前景诱人

我国是能耗大国,每年消耗的能源相当于15亿吨标准煤,其中3成为建筑消耗,而玻璃门窗能量损耗占整个建筑物能耗的50%左右,即每年通过玻璃门窗损耗的能量约2.25亿吨标准煤。发展绿色建筑,倡导节能减排,降低建筑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分析人士认为,2011年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超过650亿元,年增速超30%。随着《意见》出台,国家大力扶持节能环保产业,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无疑将为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带来的极大的市场商机和舞台,家庭自动化行业有望借势顺风发展。
 
 
[ 技术应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应用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