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智慧应用 » 应用资讯 » 正文

大数据的中国机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4  来源:互联网周刊  浏览次数:527
核心提示:经过了2012年的铺垫、酝酿、诞生直到质疑、喧嚣、炒作,大数据在2013,将正式走下神坛,深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产生巨大变革之力,这正是“大数据元年”的核心要义。
经过了2012年的铺垫、酝酿、诞生直到质疑、喧嚣、炒作,大数据在2013,将正式走下神坛,深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产生巨大变革之力,这正是“大数据元年”的核心要义。

从全球范围看,这种变革正在发生。互联网行业首当其冲,接着是商业智能与咨询服务领域、零售行业,还包括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甚至生物科技、天文……大数据催生的数据服务意识和能力,正在影响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并催生了了各行各业的变革力量。

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的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历史抉择关口。应该说,在过去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在快速走向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方面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适逢世界走向数据化,迈入大数据时代的时刻,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对社会和国家,都有认真理解,严肃决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上,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被提出来,其中包括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这都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外3项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也与“大数据”密切相关。

而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也在这波数据服务浪潮中迅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不断地通过输入法,浏览器、杀毒平台、以及各种木马、COOKIE之类产品和服务,包括近年来崛起的云计算,都是试图获取和整合更多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期待通过这些手段增强自己掌握数据结构性,加大数据关系性,把碎片化的数据用种种手段整合起来并加以利用,这是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走向尽管这些尝试还处于基础阶段。

此外由于数据服务本身对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加工等方面的需求,一些硬件层面的变革也在产生,国际IT巨头如IBM、EMC、惠普等都开始在这些领域推出了针对性的产品,并嵌入自身服务矩阵之中。国内IT企业同样意识到了这波浪潮,开始在原有的业务和产品基础上加大数据领域的研发和投入,并拿出了初步的产品和方案,期冀跟上潮流。

一个乐观的预期是,国内大数据市场有市场需求广阔、后续增长潜力大、投资前景好等优点,后续发展值得看好。但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的行业条件,以及在政策、理念和历史因素等方面的桎梏,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大数据国家。

数据政府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将像能源、材料一样,成为战略性资源。如何利用数据资源发掘知识、提升效益、促进创新,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是大数据技术的追求目标。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大数据技术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表示:“现代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命,中国均是学习者。而在这次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新变革中,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最小,在很多领域甚至还有着创新与领先的可能。”而具体来看,有两点非常有利于中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方面,大数据技术以开源为主,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绝对技术垄断。即便是IBM、Oracle等行业巨擘,也同样是集成了开源技术,和本公司原有产品更好的结合而已。开源技术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开放的,中国公司同样可以分享开源的蛋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信息产业,一直落后于国外的巨头,长期处在产业链的末端,赚取低端的利润。尽管国家拿出大笔资金扶持上游环节的拓荒者,比如CPU、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但是花国家钱的,鲜有成功的先例。但是在新兴的大数据处理领域,中外公司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有业内人士表示,单纯考虑狭义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MapReduce、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中外差距仅有5年左右。如果考虑数字资产规模以及利用的技术,中外差距更多体现为意识上的差距。

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和经济规模,决定中国的数据资产规模,冠于全球。客观上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演练场。第二点亟待政府、学界、产业界、资本市场四方通力合作,确保国家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开放数据资产,促进数据关联应用,释放大数据的大价值。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对此表示:“我国大数据产业同样也面临着人才匮乏、数据资源不够丰富、数据开放程度较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事实上,我国目前对大数据的价值和应用,政府、学界、产业界和资本市场尚待达成一致的认知。各部门、各地方普遍存在“数据割据”和“数据孤岛”的现象。

所以数据开放的意识和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过去几十年中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网络公共数据服务近年来异军突起,从零散、滞后、粗略和被动的状态开始迅速走向集成,动态,精细和主动的新阶段。而在数据公开方面,引导潮流不是个人或企业,因为他们受困于个人或企业的利益,代表公共利益并由公众税收维持的政府反而正在成为数据公开的潮流引领者和规则制定者。

归根结底,除了技术上的欠缺,对大数据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以及数据开放理念,是阻碍我国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落地的关键因素。联系到我国现代化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教育、交通、医疗保健等各方面挑战,通过大数据这种创新方式来解决问题,创建新的产业群,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意义就更大。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