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首批国家试点智慧城市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近年来率先探路,走出了一条从工业化推动到追求城市内涵提升的城市转型之路。
图为广东顺德德胜河“一河两岸”景观。近年来,顺德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将“一河两岸”打造成为文化长廊、休闲长廊、景观长廊,一个高品质城市生活带正在形成。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的顺德,20多年来坚持以工业立区,创造了从一个农业县跃升为新兴工业城的奇迹。然而,多年来的产业扩张,拉动顺德城镇扩散,形成了分散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感觉就不像个城市,完全就是乡镇,连像样的城区都没有,要购物都得去广州。”就在前几年,顺德人还在抱怨着城市发展的落后,创造了产业辉煌的顺德也一度被戏称为“中国最好的农村、最差的城市”。
顺德区区长黄喜忠坦言,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城市化被工业化拉着走,“产业拉城”的发展,带来的是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化水平和质量不高、城市转型滞后于产业转型,难以承载复杂的经济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升级、生态人居环境改善、社会管理提升和高端要素聚集,严重制约着顺德的转型升级。
2011年,顺德提出“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战略目标,首次突破工业化时代产业带动城市发展的思维,从提高城市化质量、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入手,以城市升级、产业转型、改革创新为重点,系统推动顺德综合转型。
两年来,顺德以产业转型、城市升级为突破口,立足“产城互动”,准确把握“产城融合”的城市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坚持以产兴城,增强城市发展活力,逐步实现从以往的“产业催生城市”向“城市引领产业”的主动转变。
以城促产 激发产业活力
一座城市承载力的高低,决定着产业发展的规模、层次和质量。没有好的城市载体,高端的元素和优势资源就无法聚集。
2011年,顺德发布“城市升级五年行动计划”,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制订了城市升级目标。提出用5年时间,将城市升级为富有岭南水乡特色和独特人文风情、兼容大城市产业效率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网络型城市。“新的城市升级战略,以生态优先、适度开发、集约用地为首要准则,通过划分功能片区提升产业发展。”黄喜忠告诉记者,在“全区一盘棋”的规划下,顺德形成“一城三片区”的网络型城市发展新格局,破解“户户点火,村村冒烟”的弊病,打破镇街行政区域藩篱,集聚资源,提升区域的综合承载能力,以此引领产业升级。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认为,这是顺德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领跑全国区域中小城市转型升级的创新。“网络城市”与一般城市建设不同,其他城市的城市中心区就像火车头,拉动城市发展,而网络城市更像一列动车组,每个“魅力小城”都有动力推动,通过网络整合成高速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