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城镇化,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村人口不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居住地一定空间内,依托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市民化、就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镇化模式。
作为“就地城镇化”的典范,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县振兴试验区立足实践、敢为人先,实施“以企带村、兴企建村、并村建区”等系列改革,回答和破解了城镇化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的愿望。记者走进振兴试验区,进一步探索“振兴模式”经验。
振兴试验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县东南部,距长治市区35公里。走进试验区,道路宽敞整齐,路边绿树成荫、枝繁叶茂,一栋栋橙色欧式别墅整齐林立,以“崇”字打头的“仁、义、礼、智、信、贤、德、文、明”9条街道整洁秀丽,学校、卫生所、养老院等公共设施完善。村民在街心公园休闲娱乐,谈天说地,生活氛围浓郁。
振兴“就地城镇化”:立足实践 敢为人先
振兴试验区负责人介绍,试验区是2010年按照长治市委、市政府以“企业优势带动新农村建设,以中心村示范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思路建成的新型城镇化试验区。目前,全区规划面积10.1平方公里,聚集人口5600人,下辖振兴村、郜则掌村、向阳村,及两个集团10个子公司。
在村民袁德平家中,他指着墙上挂的全家福照片说,现在我们全家人都在区里上班,我在农业合作社,老伴在学校,儿子在煤业公司,三岁的小孙女秋天就在区内幼儿园入园了。“我家以前的土地以每亩1000元/年的价格流转给试验区的农业合作社,现在居住的三层小楼近300平米,扣除旧宅折价后花费4万余元,新区派出所正在给我们办理非农户籍。”他说。
2013年6月20日,山西省省委书记袁纯清在振兴试验区调研时表示,“如果到2020年,全省能有一半以上农民过上这样的生活,我们就能实现小康目标。” 袁纯清对振兴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共同致富的“就地城镇化”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从几年前还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贫瘠农村,到当下建成的生态宜居新区,振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作为山西省唯一一家城乡一体化试验区,面对土地、产业、公共服务等难题,振兴试什么、怎么试?
今年6月份,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指出,将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战略重点,促进城镇化发展。
“发展不能等、靠、要,无为等不来掌声。”试验区党委书记牛扎根表示,近年来试验区坚持“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按照“以企带村、兴企建村、并村建区”的发展思路,通过基层党组织合并带动村级管理、新型企业组建带动城镇改造、公共资源整合带动人口集聚,建立了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社会福利等保障机制,有效改革土地经营管理和户籍管理机制,基本实现了五个“就地”( 改善人居环境、农民就地进城;产业多元发展、劳力就地就业;整合教育资源、孩子就地入学;提升医疗水平、群众就地就医;健全保障机制、老人就地养老)。
一探振兴土地改革:盘活存量 提高效益
以整合土地资源为基础,集约化安置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土地是我国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振兴试验区在拆旧建新、整体搬迁过程中,实施“企业占地补偿统一分配、新村建设用地统一分摊、复垦后土地统一分发”的措施,通过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综合开发,得到村民一致认可,新增土地面积超过200亩。
为了改变农村传统单户的生产方式,试验区于2010年注册成立了振兴鑫源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每亩土地每年100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租赁过来,统筹规划、统一经营。目前,试验区6331亩土地已全部流转到专业合作组织中,在制订的“立足梯田、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培育产业”的思路指导下,投资8170万元,实施千亩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千亩干果经济林、千亩滴灌工程建设、21公里农田机耕道路工程、五百亩现代农业园五大项目,形成“果园梯田化”、“棚菜园林化”、“药材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新模式。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此外,为实现住有所居,振兴对原关家村、郜则掌村、向阳村实施了整体搬迁,整体新建。试验区成立鑫兴商贸公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住房改造差额部分由当地农民以公司名义在银行担保贷款,贷款农民被安排在公司就业,每年以适当比例偿还银行贷款,将债务由农民转移到了公司,使群众住有所居、乐有所业。
二探振兴发展产业吸纳就业:以煤为基 多元发展
特色产业是避免城镇化千城一面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振兴试验区下辖振兴集团与振兴现代农业集团两家企业,通过多元产业吸纳就业,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以企业成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振兴并非先例。但多年来振兴集团持之以恒付出,先后出资3.6亿元用于区内建设,用于新农村建设、新农业改造、新农民教育,“以企带村”取得了显著成绩。振兴集团下属4家子公司,总资产10.98亿元,主营煤炭业务,涉及原煤、洗煤、运输、建材等产业,成为试验区发展的脊梁。
为避免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试验区成立了振兴现代农业集团,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为主,总资产10.17亿元,下属5个子公司和1个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培养未来增长极,目前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
在振兴土地流转后的农民被安排在区内企业上班,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工人。区内青壮年就业率达到97%以上,个别因病、因残不能就业的群众,全部纳入社保体系。2012年底,全区农民人均收入16000元,职工人均收入36900元。
三探振兴城镇功能:公共服务 功能完善
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彻底解决农民群众和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振兴寻找民生需求最迫切的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为切入点,下大力气建设、完善、整合了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健全了派出所、计生服务站、劳动保障所、社区卫生院、学校等社会管理服务机构。
其中,新设立的派出所正在有计划、分批次为村民办理非农户籍。区内儿童入学、入园费用全免,考上大学的予以奖励。在大病治疗上,区卫生院实行零利润销售,千元以下医疗费全免。除新农合医疗费用按比例报销外,区里再为群众按比例报销60%。
在优化新区生态环境上,农户实现了“四供三通”,即统一供热、统一供水、统一供电,通网络宽带、通程控电话、通数字电视。累计投资2600余万元,进行了绿化,建设了污水处理场和垃圾处理站。
在文化引领上,振兴先后建起文体活动中心、休闲山庄、振兴会堂等群众文化阵地,设立了文化广播站、电视转播台、监控录像台等。从图书阅览到资源共享,从琴棋书画到体育健身,从休闲娱乐到知识学习,振兴充盈着文化娱乐的氛围。为使村民在文化娱乐中接受更多革命传统教育,区内修建了红色文化广场,让群众在小康建设征途中牢记和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每年的清明节,振兴试验区党委、管委会都会组织学生、工人、农民、党员干部集会缅怀先烈,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目前,试验区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四探振兴未来规划:特色城镇 建成小康
一部规划管到头、一张蓝图建到底。未来八年,振兴的总体思路为:拓展“三五“ 路径,建成特色城镇。
其中,“三五”路径指的是:依托两大集团、建设五个基地(依托长治县振兴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上党振兴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基地、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家电物流配送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突出产业支撑、主攻五大项目(煤炭深加工项目、大雄山国家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振兴起步区项目、小商品批发城项目、葵花油及快消食品加工项目、马刨泉矿泉水生产项目);坚持民生为先、办好五件实事(建设惠及千户的振兴和谐小区、建好振兴中学及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振兴大医院、建好振兴养生养老中心、建设振兴城镇综合体)。到2020年,聚集人口2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
通过拓展“三五”路径,一年打基础形成框架,三年大发展初见成效,八年建成富民强区,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把振兴新区建设成中国北方最宜业、最宜居、最宜游的特色小城镇。
“振兴模式”:中国城镇化的有益探索
“就地城镇化”具有比较优势,在城乡结合地区,人口集聚程度较高、生产方式一二三产联动、公共服务接近城市水平,能大大降低城镇化成本。此外,“就地城镇化”还有利于缓解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城市病”,化解异地城镇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是返乡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方式。
总结与宣传振兴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能够为城乡结合地区、资源性区域提供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
近年来,振兴从传统乡村的形式到结构、物质到精神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建设了新村更育华了新人,改变了硬件更创新了软件,创造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新模式,堪称“大包干”后释放农村发展活力的一大创举。在交谈中,振兴试验区民众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归属感、认同度和凝聚力溢于言表。
但不容忽视的是,振兴就地城镇化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振兴新区虽然成立了管委会,但管委会的行政级别尚未确定,只能代为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这造成其在管理职能上的责权不对等,存在新区与原管辖乡镇在行政管理职能上的交叉和不顺畅。
此外,建设资金缺乏。目前振兴新区的建设基本上依靠振兴集团的投入,振兴集团除需在转型发展上投入大量资金外,每年还需支付2000万元,用于新区土地承包、农业产业工人劳务、社区公益设施运行和维护等费用。另外,对500农户进行集中安置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缺乏正成为振兴新区发展的掣肘。
上述问题正使振兴新区发展处于两难境地,亟待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建立顺畅的管理体制,解决资金缺乏的掣肘,为振兴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