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智慧应用 » 应用资讯 » 正文

电子政务推进社会管理技术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4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浏览次数:259
核心提示: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管理开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会管理是一项从上层建筑到基层管理、从机构到个体在各层级、各方面均紧密相关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极高的课题,迫切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现状的时代利器为其披荆斩棘保驾护航。
  • 应用领域:电子政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管理开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会管理是一项从上层建筑到基层管理、从机构到个体在各层级、各方面均紧密相关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极高的课题,迫切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现状的时代利器为其披荆斩棘保驾护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引领、推动近现代两次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利器,具有直接导致管理技术变革、进而促进社会体制变化的作用,理所当然地成为搞好信息时代社会管理的必要条件。我国电子政务作为在信息社会大环境下融合政府管理和信息科学技术于一体的新兴领域,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其所承担的职责已不仅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提高社会管理和政府行政效率,而是以信息社会驱动者、引导者、管理者的姿态,以科学发展为方向,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

1 电子政务现状及特点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以1993年启动被称为中国“电子政务”前身的“三金工程”为标志的试点阶段,其以政府办公自动化为主要表现形式,重点关注政府部门内部办公应用。第二阶段是以1999年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为标志的大规模发展阶段,其以几乎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为主要形式,其以提供面向公众的信息化服务为主要特点。第三阶段是以2003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将信息化上升到国家战略举措为标志的资源整合、应用深化阶段,其以法律法规的发展完善、资源共享整合和开发利用为主要特点。历经探索实践的电子政务,在社会管理层面逐渐形成了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为主要目标的门户网站建设、以提高政府部门内部办事效能为目标的办公及应用系统建设、以提升公众服务水平为目标的网上办事服务建设、以了解疏通民意加强政民沟通为目标的网上政民互动服务建设、以促进部门间联合审批效能和决策支持信息科学性有效性为目标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建设等五个主要方面。政府部门逐步从依靠信息技术的外在条件转变为挖掘信息技术的深层资源,从被动采用信息技术转变为到主动通过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服务流程,从信息技术为我所用转变为到信息技术为公众服务,从与公众的单向信息发布转变为信息互动交流。政府的管理思路、管理手段、管理模式逐渐向以信息化为基础和先决条件的方向靠拢,社会公众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在潜移默化中随着以电子政务为依托的电子政府逐渐形成,开始适应并满足在网上申请结婚、办理生育、缴纳社保、购买柴米油盐、申办工商执照、网络远程医疗、网上谏言建议等信息化虚拟社会生活模式。

2 电子政务对社会管理的影响

电子政务的价值取向一直以“通过法定程序,以公民服务为宗旨,更好地体现公民意志,拓展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增强服务型政府的责任,提高监管有效性的政府改革”为基础。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质就是以面向社会人的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政府改革,就是要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实现政府对社会单向的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治理转变。传统的社会管理环境下,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政府为中心,个人以单位为核心,服从单位在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方面以支配为主要模式的管理,公众成为被动的管制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逐渐摆脱了单位的控制,职业流动化、商品市场化促进了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自由化,个人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政府职能也渐渐由注重管理职能,转变为注重服务职能。电子政务为政府由传统意义的治民和为民作主转变为让民作主、由原来的面向下级转变为现在的面向公众提供了可行的、高效的实现途径。电子政务促进了政府部门处理事务更加公开透明,职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常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为公民提供了完善的公共服务,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方式,减少腐败现象;推动了政府组织模式调整,使纵向组织机构扁平化和横向组织机构综合化,强化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部门之间的交互能力增强,整个政府组织面向公众的回应力提高;增强了行政流程的固化,通过程序控制事项办理流程,不以人为意志而转移,为推进行政流程优化以及行政改革提供清晰视图,并有效制约了贪污腐败行为;改变了决策者、执行者和公众拥有不对等的信息地位和控制地位,使各方的行为建立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上,已转变成社会人的公众拥有了参与制定公共决策的便捷渠道,同时决策层拥有了大量及时而鲜活的信息,使政令畅通民意可达。信息地位和控制地位的改变,使政府和公众间的互信关系得到巩固,社会更加稳定,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保障。

3 电子政务推进社会管理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

现阶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职能的侧重点转移到调整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行政层级,管理重心下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公众以社会人的形态组成了日益庞大的虚拟网络社会,这种新型社会组织模式在近年来发生的美国总统竞选、中东变革、北非动荡以及国内以动车事故、郭美美事件等为代表的群体性事件或个体信息深度发掘事件中发挥着强大的力量。公众对国内不断出现的不良事件的反应表明,现阶段社会的突出矛盾已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一旦网络上出现或真或假的同政府有关的不良事件信息,公众对之采取的态度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毫无根据地发泄和批判。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重塑政府公信力和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规范、引导这股力量,使公众在现实和虚拟社会中对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发挥正面的促进作用。在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电子政务集合行政管理与信息科学技术于一体的先天优势,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验证的对政府改革、社会管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效应,决定了其今后所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围绕提高政府公共政策能力,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完善网络互动载体。温家宝总理曾说过“贤路当广而不当窄,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公民参与度越高,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越高;所接受的公民表达越多,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就越强。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建立完善客观公正、公平服务的信息公开和网络互动载体,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以及社会治理的互动性和社会运行的透明度等奠定必要的互补基础。公众利用互联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提出对公共政策的诉求, 解决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参与缺失。公众在公共政策方面的广泛参与,增加了其对政府行为的理解和支持,社会互信度显著提升。

二是以加强政府内部治理能力为目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政府管理结构扁平化。政府自我治理能力,在政府部门内部是建立在公务员能力基础上的,在政府间则体现为信息共享能力和业务协同能力。政府工作人员应通过使用以知识资源库为基础支撑的信息化协同办事系统,建立政府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常态机制,促进纵向横向两个管理维度、上到部委下至街道社区管理层级的业务协同,在个体成为知识和技术的掌控主体的同时,保证政府行为全面契合和协调一致,使整个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固化的、公开的行政办事流程有效制约了公众所普遍关注并深恶的贪腐行为。

三是提升政府对社会事态和社会反应的治理能力。互联网完全改变了整个社会信息的公开性、透明度和互动力,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不仅要符合法律界定的政府职能,而且更多地表现为政府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电子政务要强化应急响应的信息渠道和沟通机制,增强政府的信息甄别能力,为应对社会突发事件赢得充分时间,并通过政府网站等官方渠道澄清事实、引导社会舆论,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和社会消耗平息事态发展。

四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信力。根据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增函数。政府公共服务越多越完善,政府公信力就越高。时下公众需要得到高质量、公平化的公共服务,政府需要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期望、解决当下突出的社会矛盾,提高政府公信力。电子政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共媒体作用,广泛地传递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导和培育新的社会行为规范,不断释放社会转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社会压力,回应各种潜在的社会诉求;要坚持不懈地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服务、食品药品服务、交通服务等广泛影响社会公众生活、工作的公共服务公平化、便捷化;要推进公共服务下沉到社区,建立以社区为管理服务终端的电子政务社区服务模式,在有效的监督手段下,吸收有诚信的社会机构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成为虚拟网络空间管理向现实社会治理延伸的触角,满足以社会人为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保障网上网下社会公信力的互推互促、健康发展。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