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专家智库 » 专家 » 正文

宋俊德:我们踏踏实实的建设“智慧城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14  来源:智慧城市网  浏览次数:1825
核心提示: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城市所囊括的各个系统(信息通信、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卫生、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房地产、公共服务、政府管理与服务、商业经济、民生及环境、文化教育、科研及产业等)都要实现智能化、智慧化,并把这些智慧系统集大成于一体,即形成“系统之系统“,使其成为一个可以智能地指挥各个系统的核心层(即”城市大脑“)。
  • 研究领域:系统集成
一、数字城市、无线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发展历史

以北京为例,国务院最早批准建设“数字北京”。当时在全球也正流行“数字xx”,如“数字日本”、“数字首尔”、“数字台湾”等。这一浪潮主要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应用。从政府层面要实现办公无纸化、自动化、网络化;同时自然、社会、文化等领域也要实现信息化、数字化。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网络、终端、软件)实现政府、企业、市民基于数字信息的连接和服务。

到了2002年,从美国兴起建设无线城市,北京市也从2006年底开始规划无线城市建设。无线城市中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无线城市V1.0和无线城市V2.0。初期,国内的无线城市建设实际上是由新型运营商(如中电华通等)在实施。然而,美国则是采用了非电信运营商的企业(如Intel,google等)与政府合作的模式,并利用WIFI技术在城市实现宽带无线通信,我国现在称其为“无线城市V1.0“。实际上V1.0在国内外并未成功,目前,我国以及国外的一些国家都在转向”无线城市V2.0“,即在政府指导下由电信运营商利用已有的2G/3G的无线通信技术加上WIFI实现城市的无线宽带。这一阶段把无线城市、宽带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并且特别强调了新业务及各种服务。人们从实践中发现各种应用的发展前景广阔,”智能化“成为无线城市在新阶段的重要发展方向。无线城市包括了“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慧电力”……甚至把物联网,云计算这些最新的技术也包括在“无线城市”之中。当然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也融合在无线城市之中。

到了2010年,国际上掀起“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XX”的高潮。在我国,不少城市为了建设“智慧城市”,专门设立了智慧城市办公室,主要负责政府各部门和城市各行业的“智慧型“规划发展。北京市也从2011年明确指出建设”智慧北京“(以前曾提出”智能北京“),并编制了《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其它很多城市也都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部分。现在全国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广州、苏州、杭州、芜湖、厦门等等,均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比如,我国的台湾则提出了“智慧台湾”;广东提出了“无线城市,智慧广东”;还有“智慧福建”……由此可见,全国大中小城市直奔“智慧城市”的潮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二、要踏踏实实的建设“智慧城市”

可以相信,2012年我国将达到建设“智慧城市”的高潮。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要做好这件事并不容易,特别需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 “不要求其名,不求其实”。

理解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全社会性的任务。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城市所囊括的各个系统(信息通信、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卫生、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房地产、公共服务、政府管理与服务、商业经济、民生及环境、文化教育、科研及产业等)都要实现智能化、智慧化,并把这些智慧系统集大成于一体,即形成“系统之系统“,使其成为一个可以智能地指挥各个系统的核心层(即”城市大脑“)。从而,让整个城市的各部分(包括政府,市民,企业)能够智慧的协调运转起来。由此可见,建设这样一个系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完成。所以有人说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它是一个美好而长远的目标。我们必须一步一步的向这个方向努力,才会在遥远的未来享受到”智慧地球“提供给人们的幸福美满生活。

要想建设好智慧城市,当前我们建设的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的成果一个也不能丢,建设好后两者是建设前者的基础。十几年前,北京市还没有一副我们自己绘制的高精度数字地图,在那个时候,建设智慧交通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天我们不仅有了平面地图还有了三维地图,进而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无线城市建设初期是希望实现“人们可以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任何服务”的目标。无线城市建设的初期主要是才用“2G+3G+WIFI“的技术模式实现服务的全覆盖;而在无线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主要是实现服务由”数字化、信息化到智慧化“的转变。可见建设智慧城市不是放弃建设数字城市和无线城市,而是由数字城市、无线城市向更深入、更广泛、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当前,无线城市建设还没有进入”智慧的殿堂“,主要是因为智慧城市覆盖的范围极广,即包括人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智慧化,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实现。

三、数字城市、无线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关系

数字城市为人文、社会以及环境提供给了数字资源,并建成了政府、企业和市民的数字化系统,是实现无线城市的重要基础;无线城市让数字城市的所有信息“移动”起来为民服务。目前,数字城市和无线城市已经取得或将要取得一定的成果,并将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千万不要为了快上“智慧城市”而把数字城市和无线城市的成果忘记或丢弃。

我们也应看到在无线城市的建设中已经提出了若干“智慧系统”,但实事求是的说,这些还未达到“智慧”的程度。如下,将以两个实例进行说明。

举例一:不少城市都在建设“智慧交通”,而实际提供的服务仅仅是路况及相关信息(以语音或图示的形式),应该说这还远远不是“智慧交通”。因为它仅仅是提供了相关信息,而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交通,是需要庞大的数据仓库和各种智能分析系统的作支撑的。通过将历史交通实况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优化,可以为行者快速的提供一条从A到B的最优化路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人根据实况去选择和决定路由。

举例二:不少城市都在建设“智慧医疗”,有的城市把实现了网上或电话挂号就称作“智慧医疗”。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医疗是要建设在“电子医疗系统”“电子医疗档案”“电子医疗管理和服务平台”等数字化系统之上,有了上述的基础性系统的建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医疗”。真正做到当一个病人问诊的时候,大夫可以立刻看到病人所有的治疗史、应用情况以及相关的影像等记录;同时还可以通过平台迅速找到给该病人的各种建议治疗方案;必要时可以实现即时的网上名医会诊,并通过模拟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病人今后的病情发展……,进而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通过上面列举的两个小例子可以看出,一个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系统才能构成“智慧城市”的内容。

因此,我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的把人们最需要的智慧系统一个一个建好,并逐步扩大,不断改进、发展和集成。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全面的享受到智慧城市给人类带来的各种优质服务!

宋俊德简介:现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MIS主席、莫斯科电子工程学院荣誉博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人事部博士后评审专家,国际信息联合会IFIP TC7中国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及卫星与无线电咨询专家,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技术委员会专家,北京通信信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级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PCN&CAD中心和CTI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邮电大学校学位委员会主席和研究生院院长等职。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