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一:部委角力--智慧城市监管的"势力范围"逐渐清晰
在物联网的试点示范项目的建设上,我们听到过"部委协调"及"部省协同"这样饱含深意的短语,但智慧城市的监管和服务还处于"角力"的阶段。由于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没有达成共识、建设范围界定依然模糊、评估标准依然处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喧嚣状态;因此我们看到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甚至住建部都相继或正在准备推出不同层次和不同级别的所谓智慧城市"试点"或"示范"。有竞争无协作的监管服务体系,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走向依然成谜。2013年,相信随着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指导文件的出台,"试点"狂欢将得到缓解,部委之间的行动将逐步走向协调,各部委在智慧城市的监管范围上将逐渐清晰,这无疑将有益于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趋势二:评价体系--智慧城市基础评价标准值得期待
自2011年始,国内即有各种机构和单位推出各种大同小异的智慧城市评估指标,意在掌控这个领域的评价权。而从过去三年来看,不少机构的评估指标仅仅是为了做出来给行业看看,在具体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上,少有一套评价结果出来检验其合理性。目前,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及第三方机构也在积极推出智慧城市评估体系,但谁更具备评价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并无说法。在目前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正在发生变化、行业评测呈百家争鸣的态势、第三方评测正在被各方推崇的当下,国家主管部门推出智慧城市基础评估指标来指导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趋势三: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新的"政治正确"的外衣
十八大召开之前,我们从"两化融合"、"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中以证明智慧城市建设理论上的合法性。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智慧城市是否依然值得资本市场和地方政府关注,其实已经出现一些揣测。目前我们也已看到以"城镇化"和"美丽中国"等十八大报告内容的阐释来为智慧城市建设开路的大有人在。在举国体制下,智慧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无疑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以及吻合新时期当下中国发展进程的脉搏,而"城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新的"政治正确"的外衣。可以想见,智慧城市背负的不只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责任,还将影响城镇化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社会管理创新等问题。
趋势四:所谓共识--智慧城市从"模式之争"转向"特色之争"
过去三年,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国内各大论坛及智库都进行了沸沸扬扬的讨论,从国内到国际,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的"模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看到国内哪个城市很彻底并符合实际地学习过,大家只是将"模式"当做口香糖,嚼得没味道也就吐了。另外一个真实的背景是,任何成功的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前提和条件,而"拿来主义"只有收获教训,而不是经验。从当前各地政府发布的智慧城市规划可以看出,他们对所谓的"模式"并不感兴趣,无论从区域发展、产业前景还是获得上级部门的扶持和关注来看,它们都希望最大程度地体现"特色"。对于智慧城市而言,特色的反面就是平庸,平庸的结局是没有建设和继续发展的必要。
趋势五:引爆点--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攻坚方向
除了土地、资金和人才,数据已经成为第四种资源,奥巴马将数据称之为"新石油"。多年前就以甚嚣尘上的"云计算"以及正在变得时髦的"大数据"正在变得日益重要与实际,但是,颇显尴尬的是,在这种时髦之下,国内领先的IT公司均获得了"云补贴",但至今没有玩出什么值得把玩的东西,跃跃欲试的跨国企业则在视线之外徘徊。当前,我们看到广东已经推出"大数据战略",而其他省市也开始将"云计算"摆到一个可实施并符合实际的发展需求上来。无论怎样,对信息有效地平等化共享,对技术平等地民主化应用,对数据安全地自由开放,这应该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潜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