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注定是曲折中前进的一年,互联网的冲击、各方对资费及宽带的质疑、广电等新的竞争对手的变革带来的不确定使得外部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短信、彩信、语音通话这些运营商传统的优势业务在新网络通讯工具的冲击下优势不再,中国移动的短信服务收入出现了历史上首次下滑,收入和用户规模的下滑使运营商切实感受到即将来临的危机。
经历了对流量经营的持续探索,2012年运营商的流量经营步入正轨
在行业内部,KPI压力下基层打砸、流血事件依旧时有发生,去电信化的呼声下企业的变革重组带来的阵痛使员工对未来预期带来不确定。
内忧外患中,电信业负重前行。在艰难坚守,扮演好大型国企的角色之外,其探索变革的脚步加快,并初显成效。运营商纷纷推出随意打实现了对话音业务收费事实上的变革;三大运营商纷纷探索专业化运营,脱离“老国企”体制迈出实质步伐,各地校园营销从价格成本战到注重流量推广,实现了从成本到价值的转变,三大电信运营商开放平台全部上线:移动互联网角力正式上演。
格局趋于平衡
2012年,三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格局趋于平衡。尽管仍然拥有较多用户数和较高营业收入,但中国移动与另外两家运营商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移动市场占率在全国31个省份普遍从70%-80%下降为50%-70%,甚至更低。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凭借网络、终端和业务优势,在用户发展上高歌猛进,可以说,2012年,是三大电信运营商首次趋恒的一年。
在各地方市场,不断有当地弱势运营商“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浙江联通推出随意打,以低价策略冲击当地主导运营商的2G市场;山东电信利用网络优势,以信息化应用与农村渠道为突破口发展市场;广东联通的“红围脖”等产品打开了移动互联网应用之门。这些缺乏规模优势的运营商的逆袭,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搅动市场的鲶鱼。
流量经营步入正轨
经历了对流量经营的持续探索,2012年电信运营商的流量经营步入正轨。从半年财报数据分析,中国电信移动数据业务占收比达到45.3%,3G用户户均流量达到111M。中国移动数据业务占运营收入比重上升至28.5%。中国联通移动非语音业务收入对移动服务收入的贡献达到52.3%,在南方重点发达省份,中联通的流量收入甚至占到三成。
总体看,电信和联通移动非话收入已经超过或接近总收入的一半,中国移动虽然话音收入基数庞大,但非话收入份额也接近30%。从全球主流运营商转型指标看,这一数字已经接近成功。
数字背后,是各地运营商对流量经营的深入理解与因地制宜策略。在517、双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流量促销活动。多地电信的针对全网用户送50M流量活动,多地联通面向2G和3G用户推出的多款“3G流量包”,移动在3G发展稍逊一筹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发力4G与WLAN发展数据业务,校园营销中,运营商也从以往的拼成本转向推出多款上网包月产品。如此种种,都体现了3G纵深发展阶段,运营商更加关注流量经营与3G的推广。
在地方市场格局上,依托当地经济发展优势,以上海和广东为代表的东部运营商的流量经营更为突出。
根植互联网思维
打开了流量经营之门之后,运营商的体制被视为最大的制约,在原有体制下,业务创新和市场推广,包括员工积极性受到约束。为了根植互联网思维,三大运营商竞相采取公司化运作、中国移动战略投资科大讯飞,中国联通成立网络公司以及支付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天翼视讯以股权换资本、天翼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随着中电信运营商基地公司化探索逐渐清晰。基地公司化是未来运营商方向已成为共识。如果基地公司化能够成功,运营商在业务经营和开发上也能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