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城市这片蓝海上,武汉市一改过去“醒得早、起得晚”的建设模式,及时抓住了发展机遇。
10月31日,武汉中百仓储汉口黄浦路店的蔬菜销售区。
细心的顾客发现,今天中百仓储出售的蔬菜与以往有些不同。在每一包包装好的蔬菜价签上除了有单价、总量、总价等信息,右上角还多了一个“二维码身份证”。顾客拿起一包蔬菜,用武汉矽感科技自主开发研制的食品安全信息服务终端进行二维码查询扫描,设备上立刻显示出产品信息——产地:柏泉快生菜基地,承包户:王振义,农药残留检测合格,以及一系列详细的种植信息。例如,10月6日间苗除草、10月8日施药灭蝇胺、10月30日采摘等。
这一切来自于中百仓储“矽感”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二维码信息从蔬菜播种时就开始记录,进入超市后,卖场用特制打码机将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在蔬菜包装上。只要简单一扫就可以追溯到蔬菜种植、流通环节的一系列信息,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这仅仅是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在武汉市全面展开。”武汉市信息产业办公室(下称信产办)主任黄长清告诉记者,“今年8月,武汉市审议通过了《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到2020年,总投资将超过816亿元来建设智慧城市。”
全面建设
武汉市将智慧城市的应用触角伸向了民生领域,除了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之外,“电子菜箱”在武汉市的社区之中悄然流行。
凌晨5点30分,天还没有亮,洪山区青菱乡横堤村村民徐茂庭已经采收完当天的蔬菜。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要赶在5点30分之前将地里种的菜薹和包菜采收完毕。“以前种的菜都卖给附近的批发市场,从去年开始,村里和‘电子菜箱’供货商家事易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蔬菜都被这家公司收购。”徐茂庭说。
随后,徐茂庭家种植的菜薹和包菜被“押送”到车程20分钟外的加工车间。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加工后,早上8点,6台配送车陆续驶出加工车间。“我们的送货车上午8点出发,确保在上午10点到12点之间将货全部送到;下午2点30分出发,4点30分到7点之间送到。一般来说,公司自己基地种植的蔬菜,都能保证在24小时内送到市民手中,速度最快的仅需6个小时。”家事易公司董事长曾传学介绍道。而市民则可以在网上下单,在收到短信通知后,到社区楼下刷智能卡打开菜箱,取走蔬菜即可。
这是武汉市为解决菜农卖菜难、市民买菜贵而推行的一种新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对超市储物柜进行简易改造,从而进行蔬菜交易。“这种模式属全国首创。今年年底,‘电子菜箱’的投放数量将达到1300组,覆盖全市700多个社区,为市民提供便利。”黄长清告诉记者。
翻开《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可以看到,武汉市在食品药品监管、社区、医疗卫生、国土规划、交通等多个领域建设智慧城市。如今,社区、食品安全项目已经全面铺开,而在其他领域的项目应用也进展顺利。
武汉市中心医院智慧医疗试点项目引入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宽带互联网等新理念和新技术,充分整合、延伸并扩展医院现有信息化系统,创新医疗服务方式,实现了基于三网融合的病房内多媒体信息自助服务、移动查房、医疗物联网示范应用、院内一卡通等,并尝试开展医疗云计算平台建设,集中体现了“智慧医疗”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武汉在国内首次将“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纳入“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立智慧的社会公众服务系统,建设社会服务网站群,为居民提供互动的平台。通过网络,把各个社区连接起来,实现社区与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借助互联网,及时向公众传递各类实用信息。
在智慧交通方面,武汉市采用了城市路桥隧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这是基于先进的短程通讯技术建成信息识别和数据处理系统,在国内开创性地实现了不改变车辆行驶状态,能准确识别车辆的功能。该系统使武汉市百万车主第一次拥有了电子身份标识,并与城市道路上的电子标签识读装置相结合,构成了武汉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城市车辆的不停车自动缴费,还与市交管、环保等部门联通,将逐步覆盖交通拥堵治理、公安稽查、城建规划、环保执法、税务征稽、保险理赔、车主服务等诸多领域,成为武汉市“车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市能够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是武汉市政府持续努力的结果。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阶段,其推进过程并不像所呈现出的效果那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