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各类设施等管理要素快速增加,城市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阶层群体间的矛盾冲突逐渐增多、社会形状愈加活跃,群众的诉求不断提升,群众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步增强。
因此,“十二五”期间,在城市管理各类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不但要积极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更要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思路,深化城市管理平台的研究,将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和高性能数字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努力推进数字城管的下一代应用—“智慧城管”的建设,即实现城市各类资源的高度共享、各业务单元的协同联动、快速反应和精确管理,全局统筹指挥、独立全面过程监督考核,面向行动、支撑一线,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的智能化城市管理模式。
智慧城管是基于城市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利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高速光纤宽带网络、物联网等信息和通信技术 、云计算技术、GIS/3D/多媒体等高性能数字技术,积极探索城市智慧化的发展途径,为实现智能化城市管理、均等化社会服务、高效化城市经济和高新化城市产业提供新的支撑和动力。最终实现一个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全过程监控督办、分析决策、视频监控、应急联动、联合指挥调度等多位一体的智慧化、全覆盖、全流程的综合性城市管理平台。
建设“智慧城管”将使城市的政府管理者、政府工作的监督及执法人员和普通市民共同受益。政府管理者通过智慧城管系统提高管理效益,积极发动普通市民群众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使每一个市民成为一名城市管理的监督员去发现问题、举报问题,从而缓解政府城市管理的压力,实现节约、共享的目的,提高政府服务意识,使城市管理更加高效。而当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关系更加和谐、城市资源丰富时,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同样,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也会不断提高,从而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城市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智慧城管的建设需要五大前提作为保障。一是城市建设基础,如网络环境、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二是管理机制和思路,智慧城管建设涉及城市管理的诸多方面,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和思路需要变革与创新,要向服务型转变,同时需要较高的主导层级主抓和协调;三是资金保障,智慧城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由于建设内容较多、较复杂,时间较长,投入比较大,没有资金保障,是很难建设成功的;四是要建设长效机制,即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目标考核、奖罚措施和电子监察等手段有效保证系统的运行;五是技术保障,智慧城管业务涉及的技术面广、难度大,周期较长,需要一个有技术实力的团队保障智慧城管建设的顺利开展。
当前,全国超过100个城市或区(县)已经建设了数字城管,随着有条件的城市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推进,我国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已基本完成,正处于数字城管的全面推进阶段。然而,“智慧城管”是数字城管建设的深化和演进,是以建设智慧型的“高共享、大城管/大市政”为建设目标,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基础,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和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管还尚未形成。现在,一些产业链力量已经尝试利用新技术和新理念延伸与扩展城市管理中的业务范围,把新的业务元素和管理手段引入到智慧城管中来,如果要实现真正的智慧城管还需要一个不断研究探索、总结改进和发展创新的过程。专家表示,随着各新技术和理念的不断成熟、建设成本降低和城市发展不断演进,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民素质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意识不断加强、政府管理模式和体制变革创新等,智慧城管的建设工作必将不断向前推进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