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 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地方政策 » 正文

安徽城镇化发展现状和路径选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15  来源:安徽日报  浏览次数:548
核心提示:城镇化是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是扩大内需、转型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安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全面把握这一重要战略机遇。为此我们约请省社会科学院专家撰写了本版文章,就安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阐论。
城镇化是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是扩大内需、转型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安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全面把握这一重要战略机遇。为此我们约请省社会科学院专家撰写了本版文章,就安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阐论。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安徽各地坚持把城镇化作为重大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和布局,不断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功能,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布局体系得到优化,城镇化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引擎。

安徽城镇化发展现状

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但整体水平较低。我省城镇化率从2008年的40.5%提高到2012年的46.5%,年均增长1.2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全省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2年的8.39个百分点缩小到2012年的6.1个百分点。但是,安徽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值,城镇化率位居中部六省第五位,2012年的城镇化率分别相当于全国、湖南、湖北、江苏和浙江的88.4%、87.7%、86.9%、78.8%和73.6%。

城镇布局体系逐步优化,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全省积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把培育壮大中心城市摆在优先位置,加快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初步形成了层级合理、分布均衡、梯次分明的城镇体系。 2012年,全省城镇人口数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4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5个、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有15个、10万至20万人口的小城市35个、10万人以上的特色镇48个。全省城镇化区域发展失衡,合肥经济圈城镇化发展优势明显,皖江地区城镇化实力强劲,皖北地区城镇经济社会实力较弱,皖西地区城镇化规模较小。另外,我省城市的区域首位度不高,皖北、皖南缺少有集聚力、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城镇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但整体竞争力较弱。全省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脉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引导产业向开发区、产业园区集中,到2012年全省城镇建成区扩大到1565平方公里,比2008年的1311平方公里增加了254平方公里,年均增长近20%。但是全省城市规模和体量普遍较小,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城市创新能力较弱,城市特色不够鲜明,在全国城市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后。

城镇综合承载力逐年增强,但城镇发展质量不高。全省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促进城镇产业优化升级,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各城镇实施完成城市路网、燃气供水、污水处理、园林绿化、公共事业、安置房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城镇承载能力有所提高。黄山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芜湖市保兴垾城市排涝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阜阳市城市中心区园林绿化建设项目获得“中国人居(范例)奖”。但是我省城镇化质量仍然较低,表现在人口城镇化滞后于人口非农化,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城镇之间产业结构的雷同、城镇建设模式相似、城市文化特色缺失成为普遍现象。

安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积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科学把握城镇存量人口、增量人口的发展趋势,以区域一体化、产城一体化为发展方向,结合不同区域的城镇功能定位,编制好各个层次和不同类型城镇的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城镇的空间布局、基本功能、文化特色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全省要把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大力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群发展。按照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目标,加快推进区域性特大城市,促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加快建设芜湖次中心城市和滨江城市群,加速沿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推进沿淮城市群建设,结合中原经济区战略实施,支持皖北地区跨越发展;建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突出文化生态特色,加强皖西大别山区的生态保护;推动安庆、蚌埠、阜阳、黄山等市成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与安徽周边城市的互动错位发展,合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长沙、合肥、南昌、武汉等四个省会城市)集群建设,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水平。各地应结合城镇自身成长的特点,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文化资源、人才开发、生态环保等角度来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探寻并逐步培育城镇的核心产业,形成鲜明的城镇个性及特色。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过程是农民进城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所以在产业选择上,要考虑城镇扩大就业的功能,在大力推进高科技新型产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生活型服务产业,发挥服务业作为城镇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创造条件促使部分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以便充分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使长期在城镇生活,有工作、有稳定住所的农民固定下来。在产业园建设中,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和居民就业、居住需求,将保障性住房与城镇产业规划同步衔接,与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地下管网体系、生态环境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和人口集聚提供基本条件。

提升城镇创新驱动能力。着力在管理体制、服务功能、文化教育、人才培养、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升城镇创新功能,推动创新型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创新活力和竞争力。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的原则,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城镇化,积极开展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试点工作,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和机制。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快智慧社区、智慧场区、智慧园区建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高端人才培养,发挥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促进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多种方式加快城镇发展,提升城镇化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

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文化是城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城镇建设要统筹好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使城镇的历史延续和现代发展相得益彰,以文化来塑造城镇的特色和品牌,以文化来增强市民对城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型城镇化彰显文化特色,必须对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古建筑进行高标准规划和保护,并严格按照规划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保护好各类文化遗产和文化遗存,保持城市的文脉和记忆。加强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突出城镇建筑特色,打造城镇徽风皖韵魅力。加强对城市主题文化的“顶层设计”,将城镇建成纪念性空间,在建成区范围内建设环城绿道、文化街区、中心绿地、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雕塑群,建设一批文化地标,体现出外形的典雅和文化内涵,注重与城镇周边环境的协调,形成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的和谐格局,提高城镇文化软实力。

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实施“阳光规划”工程,完善全省各级城乡规划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制度。发挥土地政策调节优势,严格执行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县级中等城市土地用地比重。建立和完善市政公用产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城市管理市场化步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差别化户籍政策,以具备条件的农民工为重点推进试点,综合考虑推进现行的城市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社保制度改革,实现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降低农民在城市生活、就业成本,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真正使进城农民“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到2015年实现保障性住房覆盖面20%。

 
 
[ 政策研究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研究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