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 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地方政策 » 正文

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29  来源:发改委  浏览次数:1857
核心提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精神,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进一步夯实创新型城市建设基础,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制定本规划。
发展愿景

一、形势与使命
 
(一)宏观形势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看:“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国走上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

    从科技发展趋势看:科技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国际金融危机催生重大科技变革,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略,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积极抢占科技、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从重庆发展需求看:在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的进程中,全市迎来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实施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建设成渝经济区等重大历史机遇,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发力、阔步前进的新阶段。市委、市政府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建设“五个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将显著增加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有效需求。
  
  (二)发展基础

    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GDP实现7894亿元,人均GDP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同时,现代产业高地快速崛起,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63%;新一代信息、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远超工业平均增速,部分领域纳入国家战略布局。
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五年保持在全国第十二位,西部第二位。取得家蚕基因图谱、治疗性乙肝疫苗、超细电子级玻纤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兆瓦级风电机组、血液净化系统、轨道交通转向架等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二位。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406家(国家级35家),技术市场交易额连续十年保持西部第一。

    科技政策法规和保障体系基本形成。颁布实施《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地方性科技法规3件,以及科技领域的政府规章3件和其他规范性文件65件,其中多项科技创新政策属于全国首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纠纷仲裁体系基本建立,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取得重要进展,“投保贷补扶”一体化科技投融资框架基本形成。
 
 (三)主要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仍然面临三大制约:一是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统筹不够。创新链要素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科技资源配置重复、分散现象依然存在,创新能力建设重硬轻软、重物轻人。二是科技评价体系不健全。科技活动评价标准有待细化,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有待完善,全社会创新活力未能充分释放。三是科技资源总量不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较少,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
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产业龙头企业较少、配套环节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关键核心技术较少;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体系不健全,支持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完善。
 
(四)历史使命

    融入经济主战场,促进创新驱动。围绕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瞄准国家战略,建设创新高地。对接国家科技战略部署,以开阔的视野汇集国家和全球创新资源,以求真的态度推进自主创新,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占有一席之地。

    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发展瓶颈。加强顶层设计,加大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大幅提升创新绩效。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惠及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科教兴渝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切实推动科技与经济互融并进,尽快形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促进“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转变,为建成创新型城市奠定决定性基础。
 
    (二)发展思路

    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源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科技与新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二者既各具特点,又相互促进,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的关键力量。必须准确把握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结合,不断将科技创新的持续积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战略,立地顶天、紧盯目标,转变方式、力推经济,落实宗旨、普惠民生,与时俱进、创新机制,软硬并重、提升能力,博采众长、强调应用,自主攻关、抢占高地,开放联合、集聚资源,统筹协同、突破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实施“区县、产业、民生、创新能力”四大科技示范工程为统领,推动政产学研金紧密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坚持“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开放引进、无中生有,创新模式、跨越提升,龙头带动、集群发展,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推动老工业基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发挥产业、科研、人才、政策等综合优势,着力增强综合创新能力,推动我市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新轨道,力争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将新一代信息产业打造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优势产业,培育新材料、生物、新能源三大先导产业。实施“2+10”产业链集群建设方案,建设笔记本电脑和离岸数据开发处理“2”个全球重要基地,培育通信设备、集成电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风电装备、光源设备、仪器仪表等“10”个重大产业集群。

(三)总体目标
 
     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卓有成效,“五个重庆”建设科技支撑有力,科技资源集聚能力明显提升,以“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为主要内涵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进入全国前八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8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30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20%。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R&D人员全时当量6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000件,建设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800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上市20家。

    ——科技发展影响力显著提高。专利产品产值超过1万亿元,技术交易总额达到1000亿元,新增国际国内领先或首创的重大技术和产品100个,公民科学素养指数处于中西部领先地位。

     ——建成“2+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0%,成为全市工业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基本建成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和国内最大的离岸数据开发处理中心。
科学技术

三、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突破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加强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根据“2+10”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实施以打造主导产品和产业链(群)为标志的重大科技专项,开展重大科技应用示范,培育新的市场需求,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到2015年,取得“双十双百双千”标志性成果,即:力争建设国家级研发基地1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2个,实施100项重大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00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及推广应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产品3000个。
专栏1: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创新

 1.新一代信息终端及配套关键技术

    跟踪新一代信息终端设计、制造等前沿技术;开展新一代信息终端智能化、网络化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展轻量化材料、低功耗高可靠性低成本元器件、精密模具等配套关键技术研发。

 2.云计算关键技术

    开展应用软件、信息安全、云间协同等关键技术攻关;构建数据恢复、容灾备份、托管服务等技术体系;探索云计算服务模式,开展智能城市、数据外包、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云计算应用示范。

 3.通信关键技术

     开展TD基带芯片、下一代光通信、无线宽带通信、航空通信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路由交换设备等互联网设备,以及基站、中继设备、传输设备、接收设备、专用通信设备等无线通信设备。

 4.物联网关键技术

     突破新型传感器、核心芯片与协议栈软件、大规模组网与协同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射频识别、通信模块与网关、中间件、智能信息处理等软硬件产品;在智能工业、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5.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开展纳米工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SoC(片上系统)设计及SIP(系统级封装)集成电路封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构建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平台,开发模拟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芯片、数字高清芯片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开展汽油机缸内直喷、高压共轨燃油喷射、废气涡轮增压、新型LNG发动机、轻型高速柴油机、轻量化和先进传动系等节能汽车技术攻关。研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小型化、轻量化节能汽车,推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微型增程式电动汽车、小型纯电动轿车、纯电快充公交客车及专用车等产品开发。

 7.汽车电子关键技术

    攻克汽车整车电子控制平台、汽车底盘与车身关键控制系统、车载智能仪表及智能信息终端、车联网、人车路协同与车载信息服务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应用规范和核心专利,推进相关技术和产品在整车平台上的应用示范。

 8.节能环保装备关键技术

    攻克燃煤电厂烟气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开发烟气脱硝/脱汞和烟尘回收技术与装备。突破水污染监测、治理和污水厂污泥处置利用关键技术,重点开发水污染在线监测、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再生水回用、污泥脱水与资源化利用成套设备。攻克垃圾焚烧发电装备产业化技术,重点开发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大型垃圾焚烧发电装备。

9.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与高铁零部件关键技术

    重点开发轻轨、地铁、城际列车的电力牵引与制动、车厢等零部件关键技术;支持研发先进的综合监控系统、通讯与信号设备、轨道梁、道岔、安全门与屏蔽门、轨道施工装备等。研发高速列车减速传动装置、转向架关键零部件等新产品。

10.新材料关键技术

     在化工新材料、轻合金、能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开发聚氨酯材料制备、聚碳酸酯连续聚合、甲醇制烯烃、己二腈合成、镁合金薄板冲压、铝带高精冷轧、动力电池新材料制备及集成封装等一批关键技术。

11.新能源装备及零部件关键技术

    突破风电机组抗恶劣环境的高可靠性设计、新型地面发电机组设计等技术,重点研发全功率变流高速永磁发电机及近海5MW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兆瓦级立轴发电机组、3.5-6MW风电齿轮箱、大功率风电机组叶片等。重点研发太阳能新型柔性光伏电池、薄膜非晶硅电池、聚光光伏发电装备、太阳跟踪装置等关键装备及零部件。

12.新型医疗器械关键技术
     
    开展快速光电信号转换、高速医学信息处理、多通道人机交互、智能检测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在医疗器械开发上的集成应用攻关,重点发展血液净化、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手术机器人等中高端医疗设备,数字式X光机、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基层普及型医疗器械,以及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失眠治疗仪等家用医疗器械。

13.新药创制关键技术

    重点发展药物分子设计与功能评价、功能性药用高分子合成、高通量筛选、靶向递药、天然产物衍生物、药效组分提取分离、生物发酵、药用辅料等药物开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以及基因重组、大规模抗体制备与分离等生物技术药物关键技术。

14.智能仪器仪表关键技术

    重点应用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和网络等技术,开发高精度工业传感器。研发高精度、高稳定性、智能化的工业在线分析仪表和高可靠性执行机构及调节阀;优化系统控制、工业通信网络和安全管理技术,开发现场总线分散型控制系统;研发用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功能的在线检测仪器和系统。

15.航空航天关键技术与装备
   
    围绕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开展旋翼/固定翼飞机外型设计、发动机、齿轮箱、旋翼、液压系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与服务,支持开发卫星测控、遥感信息传输、陀螺惯性导航、运载火箭大锻环及铝锂合金板、固体润滑材料等技术与产品。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国家和我市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以重大专项培育新兴产业的机制。瞄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战略部署,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探索完善中央地方联合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新模式;依托两江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永微电园等重点园区,积极引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在渝产业化。按照“2+10”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首台套重大产品,促进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开展重大科技应用示范。瞄准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预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实施重大科技应用示范工程。选择处于产业化初期,市场机制还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重大产品和技术,积极推动产品运营各环节的有效整合,以政策合力培育市场,引导产业聚集,延长配套产业链,建立“标志性成果—市场培育—产业配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体系。
专栏2:产业科技应用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

    大力推进汽车轻量化、小型化;开展中度及重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微型面包车、纯电动轿车和快充纯电动公交大巴等新型汽车示范应用;建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系统;到2015年,建立1~3条混合动力及纯电动公交示范线路,推广应用10个以上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

2.高性能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在3C电子产品和交通装备中的应用示范

    围绕3C电子产品(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交通装备的发展需要,开展镁合金、铝合金、电子级玻璃纤维及制品、高强钢、特种合金等材料及产品的推广应用。到2015年,重点实现笔记本壳体、电路基板等20种3C产品和车体结构、覆盖件、仪表盘、车座等30~50种交通装备零部件产品的应用示范。

3.LED应用示范

    重点研发新型封装、专用驱动及控制电路等关键技术,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宝石晶体衬底、大功率LED、显示屏等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示范,完善LED产品标准、检测平台和人才培训等技术服务体系。到2015年,在隧道、景观照明、市政道路、医疗卫生、室内照明等领域中推广应用示范LED灯具50万盏。

4.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

     在基层医疗机构重点应用示范移动式X光机等诊断设备、血液净化等治疗设备和光子治疗仪等康复理疗设备。到2015年,应用示范医疗器械产品1000台(套)以上,建立示范医疗单位60~80家。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创新基金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作用,开展产业集群试点,实施“星级”企业培育计划,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前期培育;实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成长路线图计划、科技金融促进等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做优做强。到2015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进入上市辅导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突出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技术发展导向,在机电装备、化工及冶金等基础和传统产业领域,以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制造与再制造、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科技、标准、流程与产业同步发展示范,推动技术标准创制和流程创新。到2015年,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国内外知名产品,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建立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工业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产业能耗和排放显著降低,产业技术体系更加完善。
专栏3:产业核心共性技术攻关与应用
机电装备领域:重点开展CAD/CAE/CAM等数字化设计制造,PLM/ERP一体化信息管理、产品轻量化、产品智能化、高效加工节能等共性技术攻关与应用。重点攻克车辆NVH与舒适性可靠性、高性能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关键技术,内河豪华邮轮电力推进、减振降噪等关键技术,高参数大型机械装备、智能电网关键设备、大型模具等关键技术。

    化工领域:研发氢氰酸衍生产品、二苯基甲烷二异氢酸酯及其衍生物、高品质煤/气化工材料等新产品;重点攻克高效离子活化催化、低酸碱水解过程强化、新型化工节能设备、化工清洁化生产、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等共性技术。

    冶金领域:重点攻克连铸连轧、短流程冶炼工艺、快速冷轧、低品位矿高效冶炼、冶金废渣二次成矿与分离、高速挤压轧制、锰钡资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

专栏4:优势产业“百千名品”工程

    围绕汽车摩托车、机电装备、化工、冶金及船舶等优势产业,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实施“百千名品”工程,通过共性技术推广与产品开发相结合、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培育和提升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能力强、品牌效应显著的产品。到2015年,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100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1000个。

(三)加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

    加强工业设计服务、现代物流服务、软件服务外包、制造业服务等技术攻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网络和信息技术攻关,促进数字家庭、移动生活服务、空间位置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业、科技信息与知识服务、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培育研发服务新业态,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到2015年,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服务机构和企业,现代服务业类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比例达到30%以上,建成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专栏5:现代物流技术与多式联运示范

    依托两路寸滩、西永等现代物流基地,研究我市集水、空、公、铁多式联运现代物流体系框架、标准和技术规范,突破供应链全程服务等关键技术,开发自动化数字仓储、智能货物装载等装备,搭建西部港口物流枢纽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和运作模式,实施GPS、RFID、多式联运、全程可视化及实时跟踪等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到2015年,实现服务半径500km,服务企业500家,综合物流服务效率提高30%。

(四)打造两江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区

    积极推动科技资源向两江新区集聚,加快完善高端化、专业化、系统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把两江新区建成以科技“大机构大平台”集聚为特征的科技创新示范区,成为科技创新高地、成果转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到2015年,科技资源(包括国家级和市级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聚集度达到50%以上。

    建设科技研发机构集聚高地。围绕两江新区“一心四带”战略空间布局,积极建设国家级研发基地,引进国家级大院大所和跨国公司技术研发机构。重点建设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长安集团汽车研发总部等大型研发机构。鼓励我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联合共建或与市外、国外知名研究机构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

专栏6: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组建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和三峡环境工程研究所,重点开展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绿色智能技术、三峡库区环境防治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到2015年,建设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建设工程化研发、试验示范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心15~20个,建立硕士、博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5~10个,人员总体规模达1000人以上,累计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

专栏7: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新材料基地)

    重点建设IT、新材料等五大应用基础与技术研究平台,仪表、非标装备等五大工程化中试基地,镁合金、光机电仪等五大产业化示范园区,检测、评估与交易等五大服务体系。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到2015年,各类人才超过3500人,国家和市级研究平台达到10个,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含新材料基地),服务和助推我市主导产业年产值增长达到1000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实现产值60亿元以上,成为我国最大的镁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和西部最大的半导体照明产业示范基地。

    建设科技投融资机构集聚高地。引进创投、银行、证劵、信托、中介等机构入驻,成立科技保险和保险经纪专营机构,打造科技金融集团,强化股权投资、债权融资、创投服务功能,拓展科技融资租赁、科技小额贷款业务,为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重点培育300家科技金融示范企业。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建设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检测、专利信息服务、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软件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专业孵化器10个,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10个。建设中国西部科技成果转化协作网、中国西部专利信息服务中心。

专栏8:两江新区世纪创新创业城

    重点围绕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国内外先进实用技术,高端研发平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到2015年,形成研发、孵化、产业和综合服务四大功能区,引进培育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建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专栏9:中国西部专利信息服务中心

    依托重庆摩托车(汽车)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设集数据加工、信息检索、深度分析、应用推广、专利交易、司法鉴定、专利培育等功能于一体,资源丰富、团队一流、国际同步、中西部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枢纽平台,提供专利分析、战略研究、交易转化等服务。到2015年,累计为企业提供专利分析、预警等深度服务项目600项以上,为企业减少研发费用、规避侵权损失和新增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布局,积极打造产业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吸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落户两江新区,推动两江新区产业高端高质化、集约绿色化。到2015年,在云计算及数据处理、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现代物流、轨道交通、直升机及航空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专栏10: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城

    在两江新区建设国际水平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总部,国内先进的测试评价中心、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全国最大的汽车主题文化公园。到2015年,聚集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50家以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值达到200亿元,建成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专栏11:两江生物医药产业园

    重点依托两江新区,建设新药研发、医疗电子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生物医药孵化器、中试基地等产业化服务平台,以及科技金融、检测认证等中介服务平台,支撑原料药、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和医疗器械五大产业集群发展。到2015年,培育年产值过亿元的生物医药大品种30~40个,引进全球生物医药100强企业5~8家,年产值达500亿元,建成西部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以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与农业竞争力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和“两翼”农户万元增收。

(一)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重点支持畜禽、粮油、蔬菜、柑橘等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和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中小型农田作业机械和设施农业装备研发,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减灾防灾、脆弱生态修复等技术攻关;加强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业物联网、大宗农畜产品冷链保鲜、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两型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节水农业等领域的技术集成与应用;搭建农作物育种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和完善种质创新、区试示范和规模化制种育苗三大技术体系与示范基地。

专栏12:动植物良种创新与应用

    围绕水稻、蔬菜、柑橘、家蚕、生猪等农业优势领域,突破抗性和品质改良中的分子设计和细胞工程等关键技术,显著提高动植物育种效率和水平。收集、鉴定、保存动植物资源10万份,建立最大的南方山地种质资源库;培育适应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的高值化新品种30个以上,部分品种(南方粳稻、菜用玉米、黄籽油菜、家蚕、晚熟柑橘等)产量、抗性品质指标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主要农作物自有品种覆盖率达到50%,良种覆盖率达到97%,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农民增收70亿元。

专栏13:小型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与应用

    围绕丘陵山区耕作、水稻育秧与插秧及收获、山地果园机械、农副产品干燥等领域,凸显农机农艺融合及轻简化种植模式特色,突破机构拓扑、零件与结构失效、系统动态性能匹配及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劳动强度小、振动噪音低、能耗低、适应性强和可靠性高的小型农机装备,设计制造水平国内领先。形成五大类15种新型实用产品,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型农机制造基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以上。

(二)强化基层科技服务

    实施“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和农村信息化工程,支持创建农业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校县(院县)科技合作平台,引导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下乡入园进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充实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专栏14:“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

    每年选派“十百千”科技特派员,采取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带服务的方式,深入农村服务“十百千”产业,重点开展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科技咨询与培训服务、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等。到2015年,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6000名以上,新建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示范基地20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0个、科技专家大院50个,新培育龙头企业100家,带动10000户以上的示范户实现万元增收。

专栏15: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开展农业农村信息云服务平台体系架构、异构资源整合、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建成具有500台服务器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云服务平台,整合、新建有效信息500万条,为基层政府、涉农企业、种养大户等提供“一键式”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到2015年,服务涉农企业500家,覆盖300万农户,农业农村信息化综合指数提高8%,成为西部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中心。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

    优先支持有利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绿色社区发展、农村新能源开发、农村供水与用水安全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重点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村镇污染物处理、废弃物处理等农村康居工程技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乡镇生活污水低能耗治理技术研究,推进“十镇百村”污水治理科技示范。到2015年,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村镇100个。

专栏16:集中型沼气新技术示范

    突破混合原料发酵、沼气净化浓缩罐装、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开发恒温发酵、沼气除杂、沼液贮运等关键设备,实施气—热—电—肥联产、多原料恒温发酵、集中供气与分散收集-梯级供气等农村新能源应用示范。到2015年,建成示范工程20处以上,沼气利用率100%,沼渣、沼液利用率95%以上。

(四)助推“两翼”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重点攻克“两翼”优势特色农业品种更新换代、地方种质资源提纯繁育、规范化种养、林下环境保育等关键技术。优先支持柑橘、薯类、蔬菜、魔芋、茶叶、家禽和草食牲畜等农产品深加工及其副产物高质化利用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林下特色生态种养殖模式构建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启动科技助农创业试点,每年扶持科技创业专业户1000个以上。到2015年,为“两翼”地区引进和转化重大先进适用成果100项,培育名牌农产品50个以上。

专栏17:农副产品加工与物流示范

     开展气调冷藏、快速发酵、非热杀菌、智能化包装等关键技术与自动化生产线的集成应用示范,开发新型微生物发酵剂、生物保鲜剂、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等。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的模式,促进优质蔬菜、肉类、柑橘、粮油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在大型卖场实施冷链物流示范。到2015年,建立应用示范点20个以上。

专栏18:农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示范

    重点支持主要农作物大面积丰产高效轻简栽培、畜禽规模化健康安全养殖、信息化精准作业与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农畜产品溯源等技术集成与示范;创制安全环保新型兽药、制剂、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抗体生物制品;研发工程化种养殖、生产过程信息采集与远程共享系统装备。到2015年,研制新产品(装备)20个,形成标准化种养殖技术标准10个,在优势种养区县建立现代种养殖技术示范基地20个,建立生产线5~8条。

五、推动科技惠及民生 

     围绕“五个重庆”建设中的民生科技问题,在人口健康、公共安全、资源环境、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示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一)促进人口健康水平提高

    优先支持重大疾病、新发传染病、常见多发病、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研发先进可靠的基层适宜防治技术和健康产品,推广应用一批常见多发病、职业病防治技术;开展医疗器械功能仿生治疗设计、自动控制等技术研究,研发并推广一批应用于分子诊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优生优育等方面的产品,提高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康复等能力;开展区域数字化诊疗、急救与创伤救治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医疗科技示范工程,构建城乡一体化综合医疗科技服务体系,助推“健康重庆”建设。

专栏19:医疗科技攻关与应用示范

    依托大型综合医院,开展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面向基层医院,开展基层适宜医疗技术和常见慢性病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远程医疗、医疗信息交换共享、个人隐私保护及数据安全等数字化医疗信息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医疗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到2015年,建立分子诊断应用示范点2~3个,基层医疗技术示范点30~50个,数字化医疗示范区县5~7个。

(二)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重点开展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报、应急处置、恢复与重建等关键技术和相关装备研发,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平台;加强公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开展“科技强警”创新示范;开发矿产采掘、油气开发、化学危险品生产等方面事故预防技术。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在线追溯及监测等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

专栏20:“科技强警”重点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发车载监控、安检、刑侦、反恐等技术与设备,构建集成共享的警务信息平台,开展视频监控、车辆识别、电子信息围控、社区管控、行业场所管控、治安动态和特殊情报研判、虚拟社会管控等“七张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升级完善警务信息综合应用、情报分析研判、指挥调度、信息网络传输、移动警务、警务绩效网上考核、多网联控等“七个平台”。为到2015年建成集反恐、侦控、消防等一体化运行体系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实现重庆公安科技“比肩京津沪、全国争一流、接轨国际化”的目标。

专栏21:食品安全科技攻关与应用示范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加强快速检测技术、溯源技术等关键技术集成应用攻关;开发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盒及设备;建设大型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物流示范工程2~3个,以及重点餐饮企业食品生产全过程控制示范工程2~3个;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100项以上,建立蔬菜、肉类等食品安全生产全过程控制示范基地3~5个。

(三)推进城乡生态与居住环境改善

    重点开展工业及城市生活污水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障等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实施三峡库区环境保护行动,开展石漠化防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大尺度市政系统监测、低碳城镇规划、节能建材与绿色施工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住宅产业化示范;开展城市主干道“绿波带”构建、轨道交通快速监测与维护等关键技术研究,建设城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推进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与示范;开展山区公路的路、桥、隧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山区道路与城市路网的负载能力与智能化程度。

专栏22: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针对重庆三峡库区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区域水环境监测、面源污染控制、污水污泥治理、局部气候影响与干预、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控、退化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到2015年,推广应用20~30项库区适宜生态环保及安全预警技术,建立7~10个科技综合示范工程;完善区域性三峡库区水环境、气象、地质安全预警平台,促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专栏23: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根据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我国国情,开展城市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建筑新材料应用及成品建筑产业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合理化、建筑施工标准化、结构功能模块化、整体设计系列化。示范城区面积不小于2km2,建筑面积不小于300万m2,节能建筑及设施占比大于80%,运营能耗降低30%以上。

专栏24:交通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

    开展交通物联网中的身份标识、信息采集传输、多源信息整合与共享、预测与决策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开展未来交通物联网的顶层设计研究和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结合我市交通现状,探索建立先进实用的交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在3~5个重点区域开展应用示范。

(四)加强资源开发与利用

    开展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降低对传统资源的依赖。重点开展页岩气、煤层气勘探与开采及其装备制造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和“碳交易”运行示范。

专栏25: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围绕页岩气气藏评价、勘探与开采,开展钻井、测井、完井技术与设备研发,在国内率先形成页岩气勘查开发评价技术标准体系。在2000km2的矿权区块上,实施3口参数井及1口示范试验井工程,力争形成单井每天产气3000~4000m3。

(五)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贯彻落实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启动实施全民科技行动计划,大幅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指数。利用大众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积极举办公众参与的科学知识竞赛。加快重庆市中药博物馆等重点科技场馆和科技体验场馆建设,鼓励企业、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兴办科普场馆设施。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技项目资源科普化,鼓励原创性科普作品创作,建立科技问题征集渠道和标准题库。加强创新方法培训和推广,搭建科学实践平台,促进科技创新创业。建立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机构,办好科技决策咨询刊物,强化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专栏26:全民科技行动计划

    实施“走近科技”、“科技问答”、“科技体验”、“科技实践”、“科技咨询”五大专项行动,普及和宣传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全社会科技意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到2015年,市属主流媒体开设科技栏目,建成全市科学问题库和咨询专家库,建成覆盖区县的市级科普基地80个和综合性科技馆、专题性科技馆、科技体验场馆30~50个,人均科技场馆占有量超过1个/百万人,创建科学实践基地10~20个,公民科学素养指数处于中西部领先地位。

六、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营造政策环境,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和要素的集聚与整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和活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一)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科技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人才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补充、扩大人才总量与盘活人才存量相结合”的原则,扩大科技人才规模,改善科技人才结构,完善科技人才成长模式,努力构建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到2015年,“两院”院士达到15人、长江学者40人、千人计划40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0人、两江学者100人。

    加强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引进。坚持大项目带大团队促大人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与优势产业、重点学科、各类研发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全面对接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百名工程技术高端人才等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学科和工程技术带头人、优秀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才。实施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计划,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着力引进科技和产业发展领军人物及团队。组建专门机构,推进与中国工程院的深度合作。到2015年,新增以“两院”院士、国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为核心的领军人才及团队10个。

    完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岗位绩效工资、特殊人才职称评定、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等人才激励制度。建立人才创新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和分类评价体系。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双向流动。落实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个人所得税、医疗享受财政专项补助、岗位享受财政津贴等政策。完善高级人才生活配套设施,优先满足其适龄子女中小学入学需求,为有突出贡献且长期在渝创新创业的高级人才提供优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

专栏27:科技人才队伍“千千万万”工程

    统筹科技人才培养载体,制定科技人才分类标准和评价体系,使基地、项目与人才队伍配套建设,互动发展,整体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到2015年,力争科技人才数量达到“千千万万”规模,即:科技研究学术带头人上千名、技术研发骨干人才数千名,工程开发人才上万名、产业化支撑骨干人才数万名,其中,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比例大幅提升。

(二)建设科技研发基地

    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统筹规划、提质增量、分类管理、提升能力”原则,以产业链为纽带,建设和完善涵盖“科学研究—技术研究开发—工程开发—产业化支撑”四大环节的科技研发体系。通过分类考核评估和强化激励等手段,加强已建研发基地的运行管理和能力提升建设;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基础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建设重点学科的需要,整合优势资源,布局建设一批市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探索构建集产品设计、技术集成、工艺配套等为一体的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用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大批研发基地,充实研究开发体系。

专栏28:科技研发基地“百百千千”工程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战略,布局建设各类科技研发基地,创新运行机制,整体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支撑条件。到2015年,力争使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达到百个以上、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数百个、工程开发基地上千个、企业产业化基地数千个。其中,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市部级重点实验室100个以上,市部级以上工程实验室6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市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个以上,市部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300个。

(三)加强基础研究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结合我市优势特色,在人口与健康、农业、资源环境、能源及光机电、信息、材料、综合交叉等七大领域,重点支持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防灾减灾基础理论等34个优先主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建设,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队伍。在家蚕基因、超声无创治疗、电磁辐射防护等方向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创新性成果,占领制高点。支持重庆大学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专栏29:基础研究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人口与健康: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人口健康与环境相互作用,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灾难医学和再生医学,创新药物及中医药,创新医疗器械。

     农业:主要农作物和经济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的发掘与功能验证,特色畜禽水产遗传资源发掘与优势性状遗传,主要农业病虫害生物控制,农业减灾避灾与生态农业,食品安全控制的理论和模式。

     能源及光机电:非常规能源(页岩气、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与利用,半导体照明系统寿命与可靠性,深部煤矿动力灾害与控制,高性能机电传动与装备集成系统基础理论,智能电网消纳新能源,配用电及装备智能化的基础理论。

     信息:新一代通信系统和网络体系理论,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安全性能和服务软件,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基础,光电子、微电子器件和高性能传感器,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

    资源环境:主要矿产成矿(藏)规律与高效利用,区域环境污染过程、机理及健康风险与控制,气候变化及山地灾害形成过程与机制。
材料:先进金属结构材料,化工新材料与绿色建材,新型功能材料,绿色冶金。
综合交叉:重大工程结构灾害监测、安全保障与控制,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基础工程力学,防灾减灾基础理论,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

(四)促进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互动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促进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互动。重点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政产学研金结合、科技资源统筹、科研项目和科技人才评价、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文化建设等科技发展重大体制机制问题组织软科学研究;统筹发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团队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技术路线图编制、规划制定、决策咨询、科技管理研究、科技政策研究等方面的智囊团作用;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内陆开放型高地和“五个重庆”,缩小区域、城乡和贫富“三大差距”提供智力支持。到2015年,建设国家级和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0个。

(五)打造科技示范园区

    围绕全市“1+2+4+N”开发区建设,进一步优化科技示范园区布局,完善扶持政策,改善科技企业孵化软硬件环境,引导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向园区集聚,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强创新要素集聚,强化技术集成示范,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国家级科技园区二次创业。支持重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任务,重点打造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为优势产业,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为先导产业的“1+3+X”产业体系。支持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种子种苗、都市园艺、现代中药、现代农业服务四大产业,努力建设集科技研发、示范应用、集成展示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园区。支持忠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柑橘及其衍生产业,开发非浓缩优质鲜橙汁、浓缩橙汁和优质柑橘鲜果,努力建成集创新服务、加工物流、科技示范于一体的现代柑橘科技园区。
专栏30:国家高新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

    引进和开发新一代通信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笔记本电脑配套产品新材料等关键技术,打造“整机+配套”、“研发+制造”、“生产+销售”的完整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链,加快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化支撑服务和国内外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到2015年,聚集企业100家,产值达到500亿元,建成国家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加快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加强科技、教育部门联动,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等院校为依托,集聚高等院校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专栏31:重庆国家大学科技园

     重点建设已有的重庆大学、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其中,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成“一园多基地”的综合发展格局,入园企业300家、产值8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2~3家。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成大学生创业基地、创意街区、专业孵化楼和会展中心,孵化面积70000m2,入园企业250家、产值7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2~3家。

    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按照“一园区一孵化器”的布局,鼓励支持重点工业园区和区县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专业孵化器,探索预孵化和加速器建设模式。完善投融资、网络孵化资讯、公共技术支撑、创业人才培养、技术成果交易等五大服务平台,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不同阶段的企业进行分类指导与服务。建立相应的孵化投资资金,形成“孵化+投资”良性运行模式。到2015年,孵化器总数达到70家,实现重点工业园区和区县全覆盖,孵化服务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孵化培育企业3000家。
加快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县特色产业,重点建设合川应急装备、渝中互联网、长寿化工新材料、北碚功能材料、南岸物联网、万盛镁合金、綦江齿轮、荣昌畜牧、大足五金、永川中华梨等科技产业园区。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技术研发、转移、服务等机构。到2015年,建成市级科技产业园区50个。

(五)发展科技公共服务体系

    引入市场机制,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完善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体系。以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市场协会、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中国西部科技成果转化协作网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咨询、科技风险投资、成果评估与推介、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加强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建设,规范技术经纪人市场。到2015年,建设国家级和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5家。

专栏32: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进一步整合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科技公共信息等资源,完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制化进程;增加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平台的资源总量;新建动植物等自然科技资源、科技公共信息平台。到2015年,出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相关法规;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资源的共享率分别达到30%、85%以上。

专栏33:技术推广转移体系

    加强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搭建面向国内外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推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站点建设,建立技术市场协会和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推动网上技术交易、招标、拍卖等交易模式创新;研究制定鼓励技术转移的相关政策法规。到2015年,组建技术转移联盟5个,新增国家和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5个,技术交易额累计达到1000亿元,建成国家技术推广转移示范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加快建设两大全球性产业基地

    深度参与全球大分工,集中资源引进跨国龙头企业,引导集聚相关配套产业,垂直整合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及配套产业、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打造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处理中心。

(一)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

    按照整机带动配套、引进带动开发、研发总部和结算中心并举的思路,建设“两区十园七基地”,建成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10000亿元。

    ——整机制造:支持计算机整机项目建设,继续引进著名企业聚集,在西永综保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加快形成1亿台规模。

    ——零部件及配套产品制造:以“十园七基地”为主要载体,积极承接全球计算机企业转移,争取引进知名配套企业,差异化发展配套产品,引导形成外围设备、显示器、打印机、平板电视、电子部件、精密模具等计算机配套及相关产业,加快建设铝材、铜材、镁材、钢材、橡胶、塑料、化学材料等七大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实现70~80%的零部件、材料配套。

    ——研发总部:在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园建设计算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总部功能区,力争相关企业在渝设立全球研发测试总部,促进相关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引导关键部件和模块的开发与产业化。

    ——结算中心:充分发挥惠普亚太结算中心服务电脑制造的金融结算功能,积极引进其他跨国公司或国内龙头企业设立区域性结算中心。

专栏34:笔记本电脑基地重大项目

    1亿台计算机整机生产项目、300万台高性能服务器生产项目、100万台自主知识产权低成本电脑生产项目、270万尺背板生产项目、120万张大尺寸玻璃基板生产项目、1400万块TFT-LCD液晶电视模组生产项目、200万张23.5或32英寸OLED显示屏生产项目。

(二)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处理中心
建设面向全球的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园,建成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外包处理中心,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离岸数据开发处理中心:建设“中国(重庆)国际离岸云计算特别管理区”,引导全球跨国公司、金融巨头、证券服务商等大综数据处理需求单位入驻,完善高标准厂房、高速大容量通信网络及水、电、安保等配套体系,引进形成100万台服务器数据处理能力。

    ——软件产业及信息服务:发展以应用软件为主的软件产业集群,积极开拓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建成国内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大力开展行业数据内容及处理服务。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资源共享。扩大顺应消费升级的新型信息服务产品规模,构建高水平信息安全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体系,支撑信息服务产业跨越发展,全面提高城市信息服务能力。

    ——云计算:积极探索新的服务、运营模式。加快培育云安全系统等高性能信息安全产品,构建数据恢复、容灾备份、托管服务等信息安全服务体系。

专栏35:数据开发处理中心重大项目

    两江新区离岸云计算特别试验区,高新区云计算中心、江津云计算产业基地、惠普软件园、IBM软件平台、微软研发中心、正大软件及外包产业基地、金算盘软件产业基地、南华中天软件及外包产业基地、“三网融合”试点工程、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支付、商务部电子商务中心EC平台、中国移动(重庆)全国互联网数据中心、重庆电信数据中心、思科数据中心、IBM数据中心、甲骨文数据中心、万国数据重庆数据中心、惠普数据中心等。

八、做大做强10个重大产业集群

    根据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大力推行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突出重点,分类推动,抢占先机,争取通信设备、集成电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风电装备、光源设备、仪器仪表等10个产业集群分别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集群。

(一)通信设备产业集群

    把握信息化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坚持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引进知名跨国集团,搭建新的产业平台,完善研发及制造体系,率先确立竞争优势,建设国内重要的通信设备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互联网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及配套产业链,建设研发和检测平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互联网设备制造:在西永微电园重点推动服务器、路由交换设备、语音视频监控设备等互联网设备生产基地建设,引进行业巨头落户。

    ——无线通信设备制造:大力发展以TD基带芯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产品,推动建设基站、中继设备、传输设备、接收设备等研发生产基地,重点为国防、航空、高速铁路、近海作业等专用通信领域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通讯终端:加快发展智能手机、MID、上网卡、一体机、机顶盒、扫描仪、传真机等新型通信终端及周边产品。

    ——物联网:大力发展高频RFID、感知聚合处理芯片、智能处理设备等物联网专用设备。加强电子器件、电子元件、电子材料等专业化配套产业基地建设。

    ——认证和检测:依托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构建国家级通信产品认证检测平台,提供产品测试和国际国内认证服务,加速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环境。

专栏36:通讯设备产业集群重大项目

    思科通信产品制造项目、智能天线、有源设备、微蜂窝基站设备、专网通信系统设备生产线项目、重邮东电网络测试仪产业化项目、洛维电子100万台高清数字电视终端项目、宽带无线通信网终端、传输设备、接收设备及基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1000万台(套)移动通信终端及配套零部件产品生产项目、智能建筑及智能家居成套系统、智能电网测控装置及成套仪表、智能气网计量装置及集成系统、基于IPv6和WSN/TD-SCDMA的物联网系列产品、M2M/RFID及物联网传输设备、一体化智能交通系列产品与系统集成等产业化项目。

(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加强开放合作,大力引进制造和封测企业,积极培育设计企业,完善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产业链,推动建成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芯片设计:积极引进知名设计企业,带动提升重庆芯片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大力扶持重邮信科、西南设计等芯片设计企业,办好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和重庆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学院,积极促进与国内外知名半导体企业的合作,加强人才集聚,建立高端集成电路设计平台,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芯片制造:千方百计引进全球大集团建设12英寸先进制程芯片生产线,促进8英寸生产线尽快达到预计产能,加速6英寸模拟生产线量产步伐,实现部分关键专用材料的本地化配套。

    ——封装测试:依托北部新区、西永微电园,积极引进知名封测企业,力争形成中高端集成电路10亿只、新型封装形式芯片10亿片以上的封测能力,基本实现封装测试能力与设计制造能力相匹配。

专栏37: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重大项目

    中电科24万片6英寸模拟芯片生产线项目、72万片集成电路芯片生产项目、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四联600万片数字视频高清编码SO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航伟光电400万对光通信用半导体光器件生产项目、平伟实业3.6亿支超高压半导体整流器件生产项目、50亿支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项目、500万片驱动IC生产项目。

(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发挥汽车工业龙头企业的整车及集成技术优势,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混合动力汽车为转型过渡期的重点,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配套体系,扩大试点示范,建成国内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主要的研发生产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发挥龙头企业整车制造优势,重点发展中度、重度和Plug-in混合动力型轿车,积极推进柴电混合动力客车和气电混合动力客车产业化,争取具有自动起停功能的微混系统成为乘用车标准配置,混合动力整车产量达到70万辆。

    ——纯电动汽车整车:推进微型增程式电动汽车、纯电动微型轿车、公交客车、纯电动专用车等开发及产业化。积极跟踪、培育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电池汽车和太阳能电动汽车。力争纯电动(含低速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达到30万辆。

    ——动力电池:立足整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引进国际动力电池前十强企业,本地化生产动力电池组。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氢动力电池和电容电池,做大动力电池产业。建设磷酸铁锂、锰酸锂等锂离子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研发生产基地,推动电池低成本、高容量、长寿命、高性能发展。

    ——驱动电机:整合市内军工、国有及民营电机生产企业,推进多规格、多品种电机研发及产业化,力争将重庆建成国内主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自主优势的稀土永磁驱动电机。建设IGBT、关键传感器、高性能绝缘材料和高性能永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控制系统:鼓励引进技术,加强合作,积极发展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等产品,建设电控专用部件生产基地。
专栏38: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重大项目
长安集团新能源汽车项目、力帆纯电动轿车项目、隆鑫沃佩电动车项目、恒通纯电动客车项目,年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50万辆;年产动力锂电池、电池隔膜、阳极材料等各100万(台)套,年产20万吨电解液,年产15亿只单体电池项目、年产75万台驱动电机项目、车身控制模块、电机控制系统、总线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各年产200万套项目。

(四)环保装备产业集群

    以市场亟需的重大环保技术及装备为主攻方向,以重点示范工程为牵引,以龙头企业带动成套装备和企业集群,努力实现产品工业设计、系统集成和应用创新等关键环节的突破,大力培育环保工程总承包及设备成套能力,建设国内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成套装备:围绕水污染防治、空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优势领域,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依托龙头企业整合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生产能力,发展成套设备及产品。

    ——工程承包及运营服务:在优势领域组建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环保工程企业集团,依托成套设备及产品生产基础,大力开拓国际国内环保工程市场,努力发展环保工程承包及技术服务。培育具有国家环境工程专项设计甲、乙级资质单位35家,具有国家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单位200家。

    ——资源再利用:承接全市大工业和特大城市生产生活环保需求,重点发展废旧汽车、电子废弃物等资源综合利用。引导废旧资源处置企业集聚,建设电子废弃物处置场和危险废弃物处置场,推动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支持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汽车再制造产业。推进机床、船舶、轨道交通等优势装备废旧品回收再制造。
专栏39:环保装备产业集群重大项目

    100套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项目、3000套垃圾收运成套设备生产项目、200套垃圾压缩中转成套设备生产项目、400套烟气脱硫成套装置和1000套烟气脱硝成套装置生产项目、年产1.6万吨脱硝催化剂生产线项目、年产汽车尾气净化器300万套项目、10000套工业除尘成套设备生产项目、1000套船舶新型污水处理成套设备生产项目、环境检测仪器及成套设备生产项目。

(五)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确立“以市场换技术、以订单引投资、以工程兴产业”的指导思想,通过轻轨、地铁产业化和建立北、南车集团南方生产(高速列车、动车组)基地,形成“一个整车生产及动车组维修基地,轻轨和城郊列车两个体系,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和服务培训三个平台”。到2015年,形成年产铝合金、不锈钢车辆500辆的生产能力, 产值超过200亿元。

    ——车辆装备:促进北、南车集团与渝企加大合作力度,依托市内相关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轻轨、地铁、城际列车、高速列车、转向架、电牵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

    ——系统配套装备:围绕轨道交通设施建设与运营,大力发展培育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通讯与信号、轨道梁、道岔、安全门与屏蔽门、站场、供配电、暖通与给排水、轨道施工工程装备等系统配套装备产业集群。
专栏40: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重大项目
年产500辆城市轨道单轨交通车辆、地铁,高速列车及动车组西部维修中心项目,年产5000辆特种货车,年产1000万台轨道交通齿轮箱,四联电牵控制系统和安全门/屏蔽门生产项目,金美自动售检票机与安全监控产业化项目,机电集团系统配套装备生产、直升机生产基地项目、数控装备生产基地等。

(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充分激发科研院校和企业的创新活力,完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突出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药物两大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生物医学工程:围绕重大原创核心技术开发各具特色的系列衍生产品,大力推进创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规模化应用,培育国内领先的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集群。大力开发多种不同适应症的超声治疗、诊断设备及相应的远程医疗系统,加快形成持续领先国际的超声医疗设备系列产品。依托电子和机械工业生产和技术基础,大力培育电子医疗设备重点研发生产企业,积极推进医疗器械、生物体外诊断检测等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引进国内外该领域企业,重点发展可降解组织工程材料、干细胞产品、组织工程人造皮肤、血管支架、特殊用途药物缓释系统等生物医用材料与人工组织器官。

    ——创新药物:发挥道地中药材、现代中药的基础和优势,建立完善的符合相关标准的种植、研究开发、制剂生产以及产品营销的现代中药产业链条,做大中药单品种规模,开发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推广道地中药材GAP种植。大力支持化学药大品种高难度仿制研发,推进GMP、cGMP标准生产线建设和产品研发生产,支持创新化学药物研发,加快推进成果产业化,提振化学制药产业。加快推进乙肝疫苗、抗艾多肽、胃病疫苗等创新药物研发产业化,争取引进生物制药著名企业,形成以疫苗和多肽药物为特色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专栏41: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大项目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设备产业化项目、小型化超声诊疗仪产业化项目、第四代血液透析滤过机产业化项目、色温连续可调LED手术照明系统产业化项目、消化道PH值检测智能胶囊内窥镜产业化项目、西山骨关节手术动力装置产业化项目等;胃病疫苗产业化项目、现代中药产业化项目、道地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太极集团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北大方正生物制药基地等。

(七)新材料产业集群

    着眼轻量化、高强韧、结构功能一体化和智能化、模块化、材料元器件一体化两大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高性能铝合金:建设大飞机用铝合金材料、轨道交通装备用铝合金材料、包装印刷、建筑装饰等用高精铝板带箔铝合金材料、军用飞机及高科技武器装备专用新型铝锂合金材料基地,建成国内综合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深加工基地。

    ——高性能镁合金:积极推进镁合金深加工产业跨越式发展,以打造世界一流、国内最大的镁合金加工基地为目标,完善产业链,大力发展汽车摩托车用镁合金、轨道交通装备用镁合金、磁悬浮列车用镁合金、3C产品外壳用镁合金、手动工具用高性能镁合金材料。

    ——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通过引进、自主研发,形成MDI延伸产品聚氨酯、聚氨酯组合材料(PU)、热塑性聚氨酯(TPU),聚甲醛,以及聚碳酸酯等产品链。

    ——石油化工新材料:加快培育聚酯、涤纶彩丝、尼龙66、丙烯腈丁苯树脂(PC/ABS)合金、高吸水性树脂、特种环氧树脂、特种酚醛树脂、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乳液等新增长点。

    ——精细化学品:突破高值低耗的饲料级蛋氨酸、己二腈、医药食品级甘氨酸、己内酰胺、电子化学品等产业化关键技术,构建国内领先的精细化学品产业基地。

专栏42:新材料产业集群重大项目

    年产30万吨航空、航天、军工铝材,25万吨优质包装、印刷铝合金带材,25万吨短流程高性能大扁锭,1000吨镁薄板,实现轨道交通车辆用铝镁合金材料的产业化。年产40万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6万吨聚氨酯、4万吨聚甲醛树脂、15万吨己内酰胺/尼龙66、6万吨蛋氨酸、10万吨聚碳酸酯年产金属复合材料600吨、难熔金属热偶材料500公斤、新型加热材料2千米、热敏报警电缆1.5万米、高性能永磁铁氧体2千吨、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粉料1万吨。6万吨超细纱生产线,环保高性能ECT玻璃纤维,引进直接法生产长纤维增强热塑性玻璃钢制品自动线项目,年产5000万米玻纤电子布项目,年产3万吨无碱玻璃纤维制品加工生产线项目,新型墙体材料生产项目。

  (八)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增强龙头企业带动整合能力,强化关键技术及产品领先优势,建设我国重要的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整机制造:举力培育风电龙头企业装备“欧洲品质、国际标准”的地位,积极抢占850KW和2MW风电装备市场,加快3MW-5MW海洋型风电装备研究及产业化能力建设。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企业来渝建设整机制造基地。

    ——零部件制造:强化在渝等企业配套能力建设,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加快齿轮箱、轴承、电机、叶片、机架、变速箱、电机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生产。
专栏43:风电装备产业集群重大项目

    海装年产400万KW成套装备,重齿年产4000台增速齿轮箱、5000台偏航器,望江年产3000台齿轮箱,通用年产500套叶片、年产3万台套风电轴承等。

(九)光源设备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光伏和LED两大具有潜在优势的领域,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光伏产业:构建硅材料、硅锭和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光伏系统产业链,建成我国重要的光伏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强化硅产业在国内的领军地位,提升发展太阳能级硅、太阳能电池片,形成万吨太阳能电池硅片产能。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大力发展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铜镓硒太阳能薄膜电池、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发电机组等,力争形成300万KW太阳能电池和100万KW太阳能发电机组产能。加快聚光光伏(CPV)发电技术产业化。

    ——LED产业:发挥“十城万盏”示范工程和亿台笔记本电脑本地化需求的牵引作用,完善LED绿色光源产业链,建设我国重要的LED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全球最大蓝宝石衬底基地,突破LED外延及芯片制造、测试封装瓶颈,加快发展大功率氮化镓基蓝、绿光外延片及芯片和铟镓铝磷红、黄光外延片及芯片。做大LED背光源、LED显示屏、大功率高亮度LED光源、汽车摩托车LED灯具等规模。

专栏44:光源装备产业集群重大项目

    10000吨多晶硅、1500吨太阳能级单晶硅、1200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硅切片、100万KW太阳能多晶硅电池片,160MW太阳能电池组件、800MW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100万KW铜镓硒太阳能薄膜电池、200M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100万KW发电机组。LED蓝宝石材料、LED发光材料、器件材料、封装及散热技术、光源专用驱动及控制电路等技术和原材料,LED电源、LED背光源、大功率高亮度LED光源、汽车摩托车LED灯具、城市景观LED灯具、LED交通信号灯、医用LED照明及冶疗等产品及技术的产业化。

(十)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建设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齐全、系统成套能力最强的综合性智能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基地,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整机产品:依托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网络化、智能化高性能变送器、船用仪表、分析仪器、物位计、气动/电动执行器、新型流量仪表和网络化智能热力表、电表和水表。

     ——集成控制:提升智能仪器仪表集成能力,重点发展DCS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基于混杂和非线性技术的新一代控制系统等,形成智能仪器仪表集成应用和成套生产能力。

专栏45:仪器仪表产业集群重大项目

    四联工业过程测量仪表及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华渝智能电表生产项目、电工仪表产业化项目等。

九、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遵循“集群发展、垂直整合”的思路,优先引导布局“1+2+4+N”开发区,将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园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集聚区,沿主城外环布局产业环形发展带,在有条件和优势的区域性中心和工业强区促进产业点状发展,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双核带动、一环多点”的空间布局。

(一)“双核”——两大核心集聚区

     充分发挥政策洼地优势,吸引产业要素和龙头企业高度集聚,重点引导布局新兴信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培育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力争两大核心集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全市的比重达到75%以上。
 
    ——两江新区: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离岸数据开发处理、轨道装备、新能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仪器仪表、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引导建设国家级交通装备、新能源及环保装备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重点集聚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研发总部及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国家级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航空产业基地,云计算、物联网示范基地等。

    ——西永微电园区:重点建设笔记本电脑及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基地、通信设备、高端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等国家级产业基地。

(二)“一环多点”配套支撑

    ——一环:依托高新区、经开区、西彭、江津、建桥、壁山、花溪、同兴等外环沿线工业园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形发展带。重点布局以笔电配套部件及关键材料、通信设备及部件等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产业,以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汽车电子为重点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为重点的生物产业,以高性能合金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以轨道交通零部件、船舶及配套制造、数控机床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风电装备及配套制造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环保装备、LED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

     ——多点:以“专、精、特”为方向,在万州、涪陵、长寿、合川、永川、荣昌、万盛、大足、綦江等重点区县工业园区,引导发展化工新材料、电脑材料、光源设备、通讯设备、特种船舶、生物制品、现代中药、中兽药、化学药和节能环保装备等。
体制机制创新

十、加强工作大统筹

    强化市科教领导小组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职能,形成部(委)市合作、部门分工协作、市区县联动的良性工作机制。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委,深化部市会商机制,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和开展试点示范,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制定落实“区县、产业、民生、创新能力”四大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和“2+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明晰具体思路,明确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攻关、知识产权、龙头企业培育、市场拓展、重大招商等战略任务,细化保障措施,明确牵头部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专栏46:区县科技支撑示范工程

    以区县党政“一把手”关心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为前提,选择科技工作能够有效切入并发挥显著作用的特色产业发展、改善民生或创新能力建设等重大任务,市区县联动,整合资源,分期分批、滚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区县全覆盖。到2015年,示范工程直接经济效益总额达到500亿元,或直接受益群众达到500万人。
专栏47:产业科技支撑示范工程

     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支柱产业,重点依托行业骨干和龙头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创新科技与金融、技术与商业融合模式,引进一批国内外先进成果,集聚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建设一批研发基地。到2015年,开发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重大产品100个以上,带动新增产值1000亿元以上。
专栏48:民生科技支撑示范工程

    围绕百姓关心的交通、环境、健康、安全等热点问题,以支撑“五个重庆”建设为主要任务,配合市交通、环保、卫生、公安等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污水治理、大气污染控制、公共安全、交通及医疗物联网等关键技术攻关,并进行推广应用示范,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使科技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到2015年,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30项以上,惠及1000万人以上。
专栏49: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示范工程

    围绕产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统筹科技研发基地和人才团队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依托科技研发基地“百百千千”工程和科技人才队伍“千千万万”工程,重点开展10个以上的支柱和优势产业的创新人才链和创新基地链建设,显著提升产业的综合与持续竞争能力。

十一、强化政策法规大扶持

(一)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建立稳定的政府科技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综合应用财政拨款、风险投资、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模式。

(二)完善产业市场培育政策

    鼓励创新产品开展大规模示范应用,积极争取国家各项培育计划支持。推进实施智慧重庆、十城万盏、百城千辆、千院万台、绿色三峡等五大市场培育工程,拓展笔记本电脑、通信设备、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LED、太阳能发电装备,小型化、轻量化节能汽车,混动、纯电汽车,创新型医疗器械和节能环保产品等市场规模。

(三)加强政策法规研究

    聚焦科技与产业互动发展关键问题,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度设计,促进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消费政策协调一致。重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研发基地建设、科研机构管理、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等立法调研,加快地方科技立法进程;开展创新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和激励、产学研结合、科技投融资、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等制度设计和政策研究。

(四)推进政策法规实施

    针对贯彻执行科技政策法规的薄弱环节,增强法规配套性和政策操作性,建立健全督促落实机制,形成部门之间、市与区县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和贯彻执行政策法规合力。加强科技法律法规的执法调研和执法检查,完善部门依法行政基本规范,开展区县科技政策法规执行情况量化考核;细化科技政策法规实施办法,加强科技政策法规的宣传解读,扩大技术开发费税前抵扣、高新技术企业奖励、重点新产品奖励等科技政策执行面。

十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大突破

(一)加强科技管理机制创新

     进一步推动科技工作重心从项目管理为主向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和统筹协调转移,完善科技与教育、产业、金融等协同机制。加强科技战略研究,借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部委的智力优势,建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制度,开展重大战略咨询和技术论证,完善决策机制。推进科技计划改革,按产业链或创新链“系统化、集成化”凝炼科技项目,推动创新资源向园区、企业和创新团队集聚,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产学研相结合和国内外联合实施机制,推行科技项目信用管理制和目标管理问责制。进一步优化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的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合理调整科技经费使用方式和范围。组建市科技统计评估中心,建立科技投入产出统计调查体系,强化科技统计对管理决策的支撑作用。创新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健全科技评价体系

    加强和改进科技评价工作,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创新主体、不同创新活动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和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完善科技奖励评审机制;建立职业道德监督和学术不端行为惩戒制度。完善科技成果管理和评价制度,将知识产权纳入科技成果管理体系。
专栏50: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加强规范化专业评价机构建设,推动形成市场评价、专业机构评价和政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建立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操作规范和科技成果评价责任机制。建设科技成果评价咨询专家库。依托重庆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到2015年,累计评估技术成果10000项左右,推动建立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形式多样、监管有力、运行良好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三)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组织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开展产业分析和市场技术预测,提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促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支持高等院校以科技成果参股形式服务企业。加快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促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保障合作各方权益。加快推进沙坪坝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
专栏51: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示范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在两江新区、主要科技产业园区和大型骨干企业开展面向产业和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示范,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健全科技投入、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由骨干企业主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参与的市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0个;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100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0家,建设市创新型企业100强。

(四)促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

    坚持“发展战略融合、创新体系融合、科技力量融合、创新平台融合、运行机制融合”,建立军民科技联合研发柔性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军民融合科技示范园和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基地。鼓励民口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参与航空航天、微电子、信息传输、武器系统等新兴军事技术研发,增强服务国防科研的能力。支持军转民技术的二次开发,探索完善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扩散机制。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保密体系建设,扩大民口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对军用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承接范围,推动共性技术双向转移。

专栏52: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保密体系

    成立保密协调领导小组,共建军地密级甄别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健全进入国防领域单位的保密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建立泄密评估体制和技术风险管理体制,研究完善军品保密制度和民用科研生产单位准入军品市场办法等。应用先进保密技术,建设网络互动信息交流平台,形成军转民科技信息网络。到2015年,培养一支军地互补的科技保密人才队伍,树立一批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保密工作先进典型。

(五)创新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制订我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积极对接三网融合相关领域改革,实现内容监管与网络运行分离。积极推行电力体制改革,探索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探索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探索对接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探索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

十三、扩大开放大合作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幅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开放度和国内外影响力。

(一)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

    以中国重庆高交会暨国际军博会、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为科技对内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大力开展技术对接、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十大军工集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跨国公司和国外研发机构等共建研发和产业化基地,鼓励跨国公司在渝建立研发基地,制定支持跨国公司在渝技术研发的配套政策,引进重大科技成果在渝产业化;支持在渝召开高水平国际科技会议,以学术交流带动产业合作;支持与港澳台、沿海发达省市和西部地区开展“近联远引”科技合作;支持开展技术服务外包业务和对外技术培训,设立境外研发机构,推动重庆科技走向世界。

专栏53:中国重庆高交会暨国际军博会

    以“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通过举办展览展示、对接交易、高峰论坛、主题活动等系列活动,吸引国内外科技成果、军工成果来渝展示、交易和转化。到2015年,累计参展企业3400家,展出项目28000项,实现签约项目1700项,合同金额突破1300亿元,成为全国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军民两用技术交易平台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交流与投资合作窗口。
专栏54: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

    通过“重庆行动”,吸引境外800家以上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2000人次专家来渝,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技术对接与转移等活动,形成全球知名的科技领域“重庆会议”3~5个,建设联合研发机构或引进国外研发分支机构10个以上,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100项以上,建设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个、市级基地35个。

(二)推动产业开放发展

    积极拓展产业链垂直整合、“多头在内一头在外”加工贸易等新模式,创新技术领域合资合作新模式,更高层次利用全球创新及产业资源。放眼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瞄准龙头企业,抓住关键环节,引导重大项目和创新团队落户重庆。建立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出口产品专利预警机制,畅通外商知识产权举报投诉通道。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申请PCT和外国专利。探索出口信贷、保险措施,扩大产品和技术出口。支持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培育国际化品牌。加强产品国际认证合作,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加快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先进技术型企业并购、境外工程技术承包、产品国际市场拓展,加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技术差距,扩大企业在全球技术市场上的影响。
十四、强化金融大支撑

    从优化股权投资、创新融资模式、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入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建立“投、保、贷、补、扶”五位一体的科技金融体系,带动科技投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一)优化股权投资
   
    发挥现有创投机构及引导基金聚集作用,落实股权投资扶持政策,通过增资扩股、发起新设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我市创投行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组建各具特色的行业创投基金,引导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区县和科技园区出资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初创期企业的投资;完善基金团队与创新团队的对接平台,促进资本与技术加快融合。

(二)拓宽融资渠道

    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和贷款评审体系,以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支持力度。推动财政和民间资金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租赁融资、产业链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

(三)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功能,推动不同发展阶段创业企业进入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帮助挂牌企业实现股权质押贷款和定向增发融资,支持企业境内外上市,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创业企业的需求。
专栏55: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

    探索科技金融结合的新机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打造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持续资金供应链和创新服务链。在五个方面实现较大突破:研究制定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法规;打造科技金融“百亿”集团;建设两江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基地;完善“投、保、贷、补、扶”五位一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3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
十五、实施知识产权大战略

(一)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

    加强知识产权法规研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法规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职务发明权属划分、利益分配、侵权赔偿等制度。研究出台鼓励发明创新、提高发明专利拥有量的专项政策。完善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把专利创造、运用绩效等知识产权指标作为政府资助项目评审、考核的重要依据和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认定条件。

(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
   
    强化市级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建立与直辖市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知识产权仲裁院等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健全重大知识产权纠纷协调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完善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与维权援助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宣传工作,办好“426”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大活动,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

(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中,开展产业专利分析,制订并实施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以核心专利技术占领研究开发和技术标准制高点。加强产业核心专利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开展招商引资项目的专利分析和审查。围绕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集群,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专利产业化基地建设,打造两江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开展国外专利布局策略研究,支持企业在产品销售目标国或海外生产基地所在国申请专利。加强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辅导,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专栏56:优势企业知识产权提升计划 
   
    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加强48家上市企业和300余家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辅导、培育,推动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核查机制和管理体系,确保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合格率达100%;推动100家重点出口企业开展出口目标国专利布局和预警分析。到2015年,力争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提高到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专利占全市有效专利比例达到60%以上,专利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比例达到50%。

专栏57:重点产业集群专利引领计划
   
    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分析,绘制“专利地图”,建立重点产业集群专利数据库;组建医疗器械、笔记本电脑、特种船舶等专利联盟;打造4~5个国家级专利产业化基地;培育5个国家级、30个市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开展国家级中小企业战略推进工程集聚区的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到201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产品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传统产业的专利产品产值比重达到20%以上。
规划实施保障

十六、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

  加强与国家科技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对接,加强与我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教育规划、人才规划等衔接配套,着力完善规划实施、监督、评估、评价四大环节的工作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协调推进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规划实施的责任机制,加强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创新规划实施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科技计划、产业发展计划与规划的衔接,强化规划对组织实施科技项目、产业发展项目的指导作用;加强规划宣传,调动全市各方实施规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加强规划实施的实时监督与约束
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试行项目巡查制度,严格规范项目实施行为,实时监督各项任务进展,强化限期整改等约束措施,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根据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按严格程序适时调整规划。
 
(三)加强规划实施进展的阶段评估
建立定期的阶段评估机制,制定针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期评估、发布评估报告,监测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效,分析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保证规划实施的质量。
 
(四)加强规划实施绩效的分类评价与激励
制定规划实施分类考核方案和激励办法,对重点工作目标、指标及其重大项目实施过程及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将知识产权指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标纳入部门和区县政府工作目标考核。
 
 
[ 政策研究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研究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