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任务
(一)四大基础数据库
强化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务协同,加快开放统一的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卫生、教育、文化、人口等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全市统一人口基础数据库。以现有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基础信息为基础,逐步整合公安、计生、社保、民政、教育、卫生、统计等部门与人相关的基础信息,建成标准统一的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全市统一法人基础数据库。建设以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的法人信息为基础,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初步形成规范化运行、管理、共享体系。全市统一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平台。以城市地表、地上和地下“一张图”建设为总体目标,按统一标准,规范整合城市空间、地籍、自然资源等数据并建立统一数据库,建立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构建完善全市统一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全市统一政府宏观经济数据库。从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协调相关部门协同建设,通过统一平台和技术标准,共享统计、金融、财税、土地等数据资源,利用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手段,促进地方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催生新的地方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二)四大基础平台
云计算平台。统筹规划定位三大“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基于云计算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电子政务的体制和机制,降低社会服务成本。制定“云计算”平台相关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有序推进云平台建设和应用。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平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以下一代通信技术发展为契机建设覆盖全市的高速信息网络和宽带无线网络。全市无线网络覆盖率达95%。统筹规划和管理三网信息网络资源,推动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三网融合协同机制。住宅小区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先行先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解决政务信息资源纵强横弱、条块分割问题,创建信息交换、信息共享的方式和环境,规范数据采集口径、采集方式、服务方式,建立统一的资源信息整合与交换机制,构建新型政务模式。信息安全平台。建设具有全面防护能力的信息安全体系,统筹建设全市的灾备中心、病毒防范、无线电监管、信息安全应急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有效保障网络、政务系统、重大民生系统以及各种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运行。
五、重点工程
(一)智慧服务
政府智慧服务。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完善依法行政、网络审批、信息公开、网上监察、业务协同和决策分析体系。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群建设,加快与关键业务系统的衔接联动,健全政民互动渠道,提高办事服务水平。健全市民卡的政府公共服务载体功能,在实现社保“五险合一”功能基础上,拓展在医��健康、教育培训、民政事业、食品安全追溯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加快国地税网上办税服务,提升办税服务质量和效率。社会智慧服务。建设无线城市,市民通过各种无线终端,随时、随地、随需访问政务信息,获得水、电、气、公交、旅游、交通违章等个人生活相关城市服务信息查询。完善金保系统,不断拓展社会保障服务人群、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通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布政务公开、灾害预警、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供求等信息服务;加快传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发展智慧农业。推进面向公众的数字档案查询、食品药品追溯、智慧物价、智慧云餐饮、虚拟养老、区域消费品电子商务平台等民生工程建设,体现信息化惠民原则。
(二)智慧管理
城市可视化运行管理。整合优化全市公共视频监控资源,建设政务部门视频资源互联共享平台,为公安、城管、教育、卫生、环保、交通运输、供电、水利、燃气等政务、经济和民生领域提供视频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城市综合管理。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充分应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执法等技术,提高城市长效管理水平;建立园林绿化地理信息模型,开发应用,服务于园林绿化日常管理和市民需求,建设智慧园林;建设水资源管理、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等信息系统,实现水文水情、水资源、水环境等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水利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交通出行管理。充分运用现有的各条线管理部门监控数据共享平台等资源及其他公共资源,深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射频识别等先进技术应用,结合气象、路况、车辆、人流量、位置、线路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立体、互动的公共交通管理体系,实现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社会综合管理。全面构建融合统一门户、综合治理、人口管理、治安防范等于一体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社会综合管理智慧化。
(三)智慧社区
集约化建设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社区事务管理、台帐管理、一站式受理、便民服务查询、经济信息服务等功能,促进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人、屋、企”关联动态管理;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着力解决信息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依托信息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通过有线数字电视网和家庭智能终端,在智能家居、社区医疗、物业管理、家政护理等诸多领域,构建户户联网的全新的社区形态。
(四)智慧安民
建设集城市应急智能指挥平台、应急地理信息平台、城市警务综合管理平台等组成的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信息化支撑体系,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和政务部门间共享利用,提高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特殊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社会管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平台、互联网管理服务平台等在“平安常州”创建中的作用,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应用水平。
(五)智慧医护
建立实用共享的区域智能卫生信息系统。加快建设以市区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区域医院信息平台、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体的社区卫生信息平台、以防控监测和应急处置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以市民数字健康服务、数字化医院管理、数字化防控处置和数字化绩效监测为标志的“智能卫生、健康市民”建设目标,基本构建起一个以人的健康信息为主导的区域卫生智能化体系。
(六)智慧教育
整合各方教育资源,推动教育资源普及化共享。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推广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管理、家校互动中的创新应用。构建和推广终身教育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以电视、手机、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终身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七)智慧旅游
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数据挖掘、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技术,整合并开发激活常州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以融合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通过在旅游体验、行业管理、智能景区、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以全新的旅游形态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激发产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八)智慧企业
根据《常州市智慧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目标,以“两化”深度融合企业为基础,依托“云制造”等手段,加速培育一大批信息互联互通、业务高度协同的智慧企业,实现企业经营的创新持续化、业务协同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绿色化和商务智慧化,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常州地区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