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数据在智慧城市里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就像年轻人的主业,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却没有人知道如何执行这件事,看到别人在做这件事,就说自己也在做这件事。用这个来形容现在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发展的情况再贴切不过了。
新加坡在智慧化方面的探索已经走了30多年,虽然30年来科技在不断进步,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新加坡政府对数据的重视。早在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就开始整合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慢慢再延伸到整合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数据。
90年代初的时候,新加坡是全世界第一个做贸易网的国家,把50多个政府部门有关贸易的信息都整合在一起。那时候,新加坡做的还只是政府和政府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现在,贸易网的信息已经扩展到政府和企业之间,甚至整个贸易的产业链,包括银行、物流公司、保险公司、进出口商等。
基于这些基础,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6年发布了“智慧国2015”建设框架图,市民的电子参与度在世界排名第二,在国内,新加坡96%的市民和93%的企业都对政府的电子服务感到满意。
但是近几年来,新加坡政府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比如基础设施已经不能负荷快速的人口增长,市民对政府的要求开始提高,以及社交媒体的火爆使得某件事情可以快速广泛的传播。所以新加坡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三个目标,提高国民参与度,各行业取得创新以及政府反应更迅速。
未来新加坡政府需要转型,从政府为市民服务转变成一个合作型的政府,跟市民、企业共同合作来创造一个新的新加坡。公开数据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目前为止大概60多个政府部门已经开放8700多个数据集,这些数据能让企业甚至个人利用来开发新加坡政府没有想到的一些应用。
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新加坡也已经做了很多尝试。无论是市民对政府政策的意见的收集,还是市民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新加坡都采用了大数据分析来挖掘相关有用的信息。就连政府跨部门的项目合作中的问题,也得通过综合的大数据分析,才能找到根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最近新加坡还在尝试利用移动手机的定位信息来做全国人口移动的热图和流量图。庄庆维谈到,用移动的定位信息可以让新加坡政府更好地了解到人口在什么时候进行流动,更好地做交通、旅游各个方面的政策开发。在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城市绿化和旅游方面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一些作用。
当然,在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先把这些数据保护好。一旦个人信息泄露的话,市民、企业都会对信息失去信心,以后公开信息就很不容易。所以新加坡在去年成立个人信息保护法,政策制定之后,一些信息就可以慢慢地开放出来。
在公开数据方面,中国处于起步的状态,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新加坡在起步阶段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最基础并且最重要一点是要制定好数据共享的标准,搜集的数据能够跟其他部门的数据共享,这样既可以确保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也会提高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