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规划,早受益
在智慧青岛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受最深的首先是“早规划,早受益”。
自1996年2月18日青岛市第七届市委第六十六次常委会议作出“成立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统一建设全市宏观决策和办公信息服务网络系统”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决定起,青岛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就在一个统一、有序的高起点上启航。经过多年的实践,最终形成了低成本、大规模、集约化资源配置的“青岛模式”。
在到青岛市电子政务与信息资源办公室采访政务云建设、青岛市海伦路和湛山街道办事处采访智慧社区建设、青岛市经信委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采访企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时,笔者能够感受到青岛市的市、区、街道三级大统一的系统,以及其提供的基础设施、平台、数据、应用等多模式、多层次的共享服务为青岛市各级组织进行信息化建设所打来的巨大便利与高效性。
顶层设计为先
在中国即将迎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潮期中,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
智慧城市的建设所涉及的范围及其广泛。比如,数据的采集需要物联网、互联网、智能终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需要打破以部门为分割的信息资源壁垒;智能的应用需要面向市民、政府和企业三类主体。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性的顶层设计作指导,在智慧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老问题,增加智慧城市建设失败的风险。
因此,要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必须重视做好顶层设计的工作。从体制机制的层面进行改革,组建统一的智慧城市主管部门,形成统筹智慧城市人、财、物、事的管理体制;在服务层面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打破具体部门职能的边界,使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形成真正的协同,以适应城市管理、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的变化;在信息基础设施层面,必须以资源共享为基础,形成兼容统一的技术架构,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复用,发挥集约建设、提升业务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优势。
纵观新出台的《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2013-2020年)》,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三套体系、两大着力点”(简称“1332”架构)的智慧青岛总体架构,充分显示出顶层设计的理念。为此在专题报道中我们特邀了四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前有早规划早受益的成功经验,如今加上清晰详尽的整体发展规划,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岛市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潮中,会再立潮头,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典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