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智慧城市”能否治疗中国的城市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22  来源:浦东时间网  浏览次数:677
  • 位置属性:头条二
2013年,张新红所在的国家信息化中心信息研究院曾对全国31个地区的城市信息化水平进行定量测评,并发布信息测评指数。结果发现,虽然每个城市的发展阶段、问题各有不同,但提出的“智慧城市”规划高度雷同。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袁崇法认为,国内过去将“城市化”理解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这遗留下很多问题。随着近30年的快速城市化阶段进入后半程,城市病逐步暴露。但是现有的城市存量不可回避,推倒重建既不现实,也不能解决问题。

“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许多问题,‘智慧’方案根本无法解决。”袁崇法说。以北京交通拥堵为例,过去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功能分区过度专业化,医院、学校、商业区高度分化,但每个人的需求是综合性的,这必然导致极高的交通成本,拥堵难以避免。

“过去,我们曾希望‘智慧城市’能解决城市发展的所有问题,但随着推进,却发现旧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增加了。”张新红说。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新的重复建设仍在继续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依旧互不连通。

袁崇法强调,如果规划不“智慧”,靠“智慧化手段”也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对于正在发展、扩张的二三线城市,应在规划、建设源头上思考。对于已建成的城市,“智慧手段”只能做到提高管理效率,难以做到标本兼治。

“在一个比较愚蠢的规划基础上,‘智慧城市’建设只能体现在一点一滴上。”袁崇法说。

上海驰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陈全表示,“智慧城市”离不开信息和数据,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能开放到什么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此类案例不胜枚举。浙江省宁波市为采集数据,公安系统在城市各角落安了2万多摄像探头,随后,城管局打造网格式城市管理系统,又重新申请20多亿元预算,希望再装2万个摄像探头。为化解此问题,宁波只好将公安局分管监控的领导调至城管局当局长,省下了20亿元预算。

据》报道,在2014年1月11日的演讲中,仇保兴副部长指出,“‘智慧城市’建设还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信息共享。”仇保兴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城市花数十亿元建设“智慧交通系统”,可是最后所有的信息却汇集到公安局领导的办公室里,“这个领导忙得没时间看,所有在路上跑的车子却看不到信息,这个系统不是‘白搭’吗?”

回归“智慧”

没必要过于看重“智慧城市”概念,而应按自己的现实和节奏,最终让城市“智慧”起来。

专家的共同看法是,“智慧城市”建设有其长处,中国应吸收,但没必要过于看重概念,应按现实和节奏,最终让城市“智慧”起来。谈论“智慧城市”,不能绕开网络,也避免不了谈论大数据等技术。然而,也有专家提醒,应警惕技术中心主义和唯工具论的陷阱。

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郝力曾公开指出,2009年到2013年,在各部委将“智慧城市”工作定位在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范畴的政策导向下,技术驱动是地方政府和企业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北大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柴彦威称:“国内‘智慧城市’发展处于摸索阶段。每个城市的目标、实现方式等暂无统一标准。”

“在短时间内将政府管理和居民素质提升到欧美城市的水平是很难的,这需要从文化、教育、机制等多方面去努力。”柴彦威说。但有些官员把信息技术看作解决城市问题的救命稻草。他说,面对诸多城市病,不少中国城市已失去耐心,急于借助“智慧城市”,技术性地解决城市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

“我们的城市发展理念已经从电子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化城市推进到‘智慧城市’,大概每隔五年就有一个新概念出来。如果‘智慧城市’只是一个概念和操作方法,此类新名词还会层出不穷。”张新红评论说。

袁崇法直言不讳:“我根本不看好‘智慧城市’。搞一阵风,运动式的,想用十几二十年的努力让几百个城市都成为‘智慧城市’,根本不可能。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智慧城市’只能起到非常有限的作用,不能搞忽悠。”

2013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向国务院提交《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草案。

上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建设原则、主要目标、信息安全保障等,被业内寄予厚望。

业内期望,来自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能够统筹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结束盲目建设乱象。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城市病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