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在促进“两化”融合中的主体地位有待增强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主体是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主体作用不够突出。从调研情况看,大多数企业负责人重工业轻信息化,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投入不够,不重视引进、培养信息化人才,忽略了对企业员工信息技术的培训,导致了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低下。
(四)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之间的紧密程度还不强,企业主观上对信息化改造的积极性不高
食品工业占据了漯河市工业企业的大半壁江山,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又占到了绝大多数,产品多样,经常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种类,生产过程多以手工为主,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成本和风险较大,超出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因此企业主观上对加强信息化改造的积极性不高。
(五)缺乏适应“两化”融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是不可能完成的。目前漯河市大多数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训上虽有所投入,但远远跟不上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三、加快推进漯河市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目前漯河市总体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为巩固发展成果,避免经济二次探底,受冲击比较大的传统产业必须进行深度调整,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必胜信心,大力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全力实现漯河市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优化“两化”融合的发展环境
政府要紧紧围绕“抓试点、出政策”为中心,逐步完善“两化”融合的发展环境。加大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方面的宣传力度,面向重点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和特色中小企业,及时总结推广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研究制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以电子信息产品促进节能降耗的政策措施,为企业“两化”融合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舆论环境,提供开放的人才平台、技术平台、信息平台、融资平台和招商平台。
(二)加强组织保障,完善体制机制
成立“两化”融合组织领导机构和包括政府、企业、社会成员的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家组,参与漯河市“两化”融合的重大事项的研究和决策过程,为漯河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人员培训等提供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
政府利用一系列的税收、资金、人才政策增加企业在“两化”融合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主动开展工业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企业和行业管理信息化,促进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降低生产成本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配合省信息化专项资金设立市配套信息化专项资金,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引导、示范和奖励。
(四)建立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是指按照信息资源开放和共享原则,整合企业资源,建立共享交换平台,为区域和行业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员培训、设备共享等方面的服务。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
(五)优先发展食品行业信息化
1、食品产业优势明显。漯河产业特色明显,漯河市共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183家,占漯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食品产业是漯河市第一支柱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食品产业优势突出,初步形成了以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制造、蔬菜加工等行业为主导,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一批优势企业,培育出了一大批知名食品企业,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和全国规模较大的粮食加工、饮料生产、果蔬加工基地。
2、以双汇集团为代表的食品企业信息化引领行业快速发展。多年来,双汇集团逐步完善了各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构建了办公自动化系统(OA)、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销售管理系统、生猪屠宰生产线实时质量监控系统等面向集团的整体解决方案,还实施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搭建了双汇电子商务平台,依托商业连锁,实现网上订购,网下配送。目前,双汇集团90%以上的销售额、85%以上的采购额都通过电子商务产生。除了双汇以外,乐天澳的利、金龙面业、联泰食品等企业也都非常重视信息化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效果,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3、建立完善的食品行业信息化组织领导机构,进行总体规划、分类指导。重点做好政府、企业和行业三个层面的组织保障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加强食品工业“两化”融合的经验交流,推动漯河市食品工业“两化”融合的联动发展。企业层面,推进食品企业制造过程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力推进企业资源计划建设,提高资源配置和快速反应能力,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行业层面,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做好行业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工作。政府层面,密切关注上级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食品工业“两化”融合的指导。另外,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行业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对食品工业各领域经济运行的数据采集和监测分析,建立预警机制,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及时发布信息,指导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两化”融合快速发展
随着制造业分工的细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近年来,以研发、采购、储存、销售、售后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正在成为全球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大的行业。主要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占到全部服务业的50%以上。与此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知识型服务外包日益兴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虚拟化、网络化成为可能,这种服务方式也日益凸显其优越性,促进企业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在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服务业比重已占漯河市GDP的一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也已占漯河市服务业一半。上海正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
漯河市也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分别在企业、行业、政府三个层面和包括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物流等各个环节实行统筹发展,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生产服务业和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全完善的政策支持。
(七)培养支撑“两化”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育新一代产业工人
按照“培育一批、引进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加快培养“两化”融合急需的创新型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创新培养机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对不同类别的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并且积极引进一批有丰富管理经验和良好技术背景的优秀团队和领军人才,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掌握信息技术和工业经济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另外,也要重视对从业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