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全面启动小城镇规划编制。按照山东省城乡规划“全覆盖”要求,编制完成了《枣庄市小城镇发展布局规划》,形成了“中心城区—副中心城—示范镇—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七级城镇结构体系。二是突出示范带动。去年,在省政府确定枣庄市5个省级示范镇基础上,市政府选择了5个市级新型城镇化示范镇,采取“5 5”的模式优先扶持发展。市级财政每年列支8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支持10个示范镇,剩余部分由区(市)财政配套补足。预计全年10个示范镇将新增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新增建成区人口3.5万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10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0余个、社会事业项目30余个、公共服务平台项目20余个,建设园区20余个。另外,今年省政府将再增加100个省级示范镇名额,该市积极争取新增7个镇纳入省级示范镇,全面带动小城镇建设。三是注重特色产业培育。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原则,走“一镇一业”的集群发展路子,已打造了工矿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农业产业化型、旅游开发型、综合发展型小城镇39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四是稳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该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为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房建设实行奖补,目前已兑现专项奖补资金2亿余元。同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借助市级投融资平台累计从金融机构贷款36亿元用于农房建设。2009年以来,全市共开工农房集中连片建设改造项目262个,集中建设农房11.38万户,治理空心村76个,迁移合并村庄96个,节约土地3万余亩,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五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按照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的“五化”标准,启动了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国省道干线、旅游景区两侧的村容村貌、路域环境、破损山体等进行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采取“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市)处理”的运作模式,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解决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全市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57个,配备环卫专用车辆317辆,1947个行政村纳入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垃圾收集、组织管理、经费保障、检查考核“四大体系”基本建立。
强化政策措施增强发展动力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新课题,没有现成模式可搬,没有既定路子可走。该市通过政策理论研究,探索建立更加符合该市实际的推进机制。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计划到2016年,实现城镇化率达到56%、中心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达到全省领先水平等任务目标。二是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结合列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实际,该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了以发放农地使用产权证、成立农地使用产权交易所、发展土地合作社等“三位一体”为核心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三是创新户籍管理。实施更加灵活的户口迁移政策和五年过渡期计划生育政策。四是建立和完善进城镇农民就业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就业保障方面,将转户居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促进其在城镇稳定就业。住房保障方面,将进城农民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障方面,享受与城镇企业职工同等的养老保险待遇。医疗卫生方面,农民转为城镇居民的,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是完善政策体系。该市研究出台了多个指导性和配套性文件,内容既涵盖城镇体系建设、二三产业发展、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宏观层面,又涵盖资金扶持、用地保障、检查考核等工作措施,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建立。同时在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高校举办多期新型城镇化专题培训班,多角度地开阔领导干部视野,提升理论水平,累计受训人员达4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