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专家智库 » 专家 » 正文

解析物联网国内外发展现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05  来源:中国智慧城市网  作者:张骥  浏览次数:1748
核心提示:以下内容为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中国委员会秘书长张骥在联盟组织相关活动上的演讲实录:

以下内容为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中国委员会秘书长张骥在联盟组织相关活动上的演讲实录: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咱们这次物联网的交流会。作为在国内比较早的去搞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工作人员,我们在过去七八年的时间,积累了一些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一些项目上的小的成果。今天在这个会上与大家分享。

我今天的内容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物联网简介。

第二就是物联网在国外的情况,尤其是去年和今年,是物联网萌芽一岁、两岁,刚开始在全球成长起来。我们看看在欧盟和美国物联网现在发展的一些情况。

第三就是物联网在中国的情况,因为今天我看有四个物联网产业联盟,来自河南、天津的朋友们。

第四介绍物联网在应急方面的领域。因为我本人认为物联网和应急有天生的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实际上它们的应用今后应该能有所作为的。

最后两个部分讲一下我们过去做物联网应急里面的一些经验,和我们针对物联网的解决方案。

首先就是物联网的概述。

物联网沿用工信部科技司一位司长的比喻,就是以前的地道战和地雷战里面看到的铁丝网上面挂一个空的铁罐头盒子,这个空的铁罐头盒子,如果有人碰到铁丝网就会响,一响就知道敌人来了。什么意思呢?一碰就会产生感应,感应以后声音就通过铁丝网就传回来了。所以物联网的核心是感知,感知之后是传感。 那么在美国是由IBM提出来,其中在提出来“智慧地球”的时候,IBM还提到,物联网要和基础设施一起来建设。我们今年6月份去莫斯科,参加第三届的国际安全的展览,我们看到在大会有一个展台是物联网的专区,有一面墙,这面墙的墙纸是撕掉的,你可以看到这个墙里面的水泥和一条条钢筋,在钢筋里面就会有铜线,还有铜线伸展以后的那些传感器、检测的芯片和设备。实际上这个是对于你这个墙壁温度、振动、入侵检测这里面的实现。 所以说物联网它是感应的,但是它实际上感应就是在一个一个,我们叫做具体的东西砖瓦灰石里面感应。在建设每一座大楼,建设每一座桥梁和公路的时候,都应当考虑到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所以它是跟基础设施离不开的这么一个概念。

那么在2009年8月7号由我们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参观的时候有一个指示,就是说利用物联网来发展我们国家的产业,当时提出来的是“感知中国”中心。一个月之后,信息产业部的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就出了这么一个报告,叫做《警惕IBM“智慧地球” 认识与思考》。

这个报告里提了三个问题:

国家安全、产业安全、网络安全。
也就是说如果物联网的产业发展,中国大量的采用国外的芯片,大量的采用设备、芯片、传输,采用国外的产品,那么我们国家今后整个的体系建设,是不是就能够很安全。 那么行业,我们原来的数据是分离的,现在数据全部集成,在一个地方就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对我们行业发展是不是带来一个风险。另外就是网络风险,这个是工信部2009年9月份提出来的。我们感觉到我们国家的政策领导制定者和实施者还是很清醒的。就是说物联网的发展实际上离不开我们大量的国有的、民族的、自身科技的发展。如果自身科技发展到不了一定的高度,我们认为物联网下一步在我们国家推广还是有顾虑的。 这个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是由一系列的原有技术构成的,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技术,还有硬件的纳米技术,嵌入式的技术这个就不说了。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因为我们现在看到在“十二五”规划里面,我们上上周给农业部信息中心汇报的时候,主任给我讲,张总,现在基本上你要关注物联网,我说我们已经开始关注了。他说看到国务院的文件“十二五”里面专门谈物联网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农业部门也在研究。 那么实际上这个概念谈完了以后,关键就是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最重要的一个它有(78:20)方向。就是说物联网通过什么应用来带动物联网,技术方面好解决,比如说射频技术、低功耗的技术、无线组网,这都是一个技术。

但是真正物联网使用以后,你在哪个行业里,哪个行业里边。比如说现在无锡、嘉兴、南京和上海,它的物联网应用要不然是智能交通,要不然就是家居。北京现在可能就是安全,公共安全、城市运行。一定是有一个切入点,整个物联网的切入点,来体现这个物联网。 那么如果说是切入点找对了以后,下一步就是标准,我们上周在北京开会的时候,正好刘海涛院长(音)也在谈,他说1999年,当时我还在带着我的团队,还没有物联网这个概念的时候,正在研究一些芯片技术,那个时候没有人关注我们。

2009年总理来看到我们这个情况,提词说要搞“感知中国”中心,他说我们觉得很欣慰很兴奋。真正我们干了11年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我们把芯片的核心技术,把芯片的功能提升。第二个解决我们有一些标准进入国际标准,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我们举几个例子,就是自然灾害监测,这是的山体的滑坡,这是以前的群防群治,人坐在那盯着,这不及时。今后是什么样子?比如岩石的斜面,岩石滚落的量进行监控,进行探测,之后我可以把信息报送上来。泥土、土沙、包括雨情,土沙和雨情结合在一起,那么泥石流我就可以监测。那么山体的这种滑坡,位移一旦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行探测,就是里面的探测器进行报警。最后你看像路边的高速公路如果对路基进行监测,这个路基的沉降,路基中间的被损害的,受损的情况也可以通过监测来进行预警。基本上我们看到这个应该是国土资源部来管理,基本上地质灾害是拿物联网的体系来管理最好的一个方面。 那么我们看安全生产。

北京市是五大高危行业,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和工业企业,这五个领域通过传输,进入到两极的预警调动中心和应急相应中心。一个是北京市一级的,一个是18个区县这一级的。这是矿山的安全监测的规划图和框架图。这是井下瓦斯的情况。我们现在看到国内大型的煤矿,都有这种瓦斯监测的设备。但是现在这些数据怎么能够上到这个地面以后,能够传回来,现在我们也在跟美国休斯公司传输的这种企业在合作,和卫星公司在合作,以后物联网有一部分钱是跟卫星公司的,因为你的数据传回来了,传回来以后你要跟卫星公司进行分成,还有一部分可能是我们说的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因为你要用它的频道。所以它还是不一样的,在这个地方。 这是油库的管理,压力、温度,液压的管理。我详细不说了。这是企业安全管理,应急物资的管理。这个物资的管理是通过人员定位、车辆定位,然后把物资传到Internet,通过外网进行监控,里面有一个加密隧道进行监控,这是系统框架。这是物资管理的调度中心,标签管理、库房管理。这是智能的视频,主要是实现智能视频的监控,然后上传、报警、字幕叠加。这是上海。

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国内应急领域里面的一些潜质,就是发展的潜能。基本上我们现在看到,有可能物联网发展的联盟,是通过一个产业联盟,然后根据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标准和应用,这个可能还会有一段时间,应该有2-3年,才能够形成真正核心的应用,现在包括欧洲提出的应用,也是要有那么一段时间发展来成熟。

那么我们简单看一下东方

正通,就是我们自身发展的计划。正通在物联网发展里面,是进行传感器设备的引进,现在是引进。包括我们国内的传感器和国际的传感器,引起以后我们可能会提出来定制,这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物联网的大量的数据进入到我们应用系统里面要做中间件,基本上这两点。

这是中关村物联网联盟给我们八家企业的定位,包括我们和昆仑海岸,庚顿数据,长城经典。大家看到我们是在下游,中下游,基本上在应用和消费这个环节。我们会和通信芯片厂商和运营商场有非常密切的关联。现在也在和中星微,和庚顿数据签署战略联盟,都签署完了。

物联网应急它的应用,作为东方正通核心业务的拓展,支撑还是互联网的传统的支撑,RFID和传感器的技术。我们通过中间的监测模型,还有监控和评估模型然后进行加工,然后实现应急系统的更加完善。 这个是我们提出来的智能物联网应急的总体框架,和北京市的框架很类似。原有的黄色是帮忙北京市建设的共享交换平台和应急的业务系统和数据,我们提出来要做一个平台,就是物联网数据集成服务平台,一个软件就是物联网的智能应急信息系统的软件。

另外还有两个模型,一个物联网应急专业预警模型,一个是物联网应急事件评估模型。这基本上比较抽象,这是我详细的来说智能物联网应急系统。 这个系统的好处就是在现在我们全国,一般来说从我们国家国务院来讲,国务院下面有48个部委,卫生部是管卫生的,突发事件,突发的传染病事件,地震局是管地震的,这是国家级的。各省市区县都有自己的应急管理的流程和应急的单位。每一个单位自己都应该有一个应急平台,我们现在想法是把这个平台,加入一个智能模块,就好像可以是任何一种牌子的汽车加个GPS,这个GPS就可以导航了。如果把东方正通的应急管理系统加进去以后,我就可以实现监测,实现原来被动的应急处置,向主动的应急监测转移,基本上是这个概念。 详细的的监测模型我就不讲了,这是我们调整评估模型,这是核心的一些技术,这是应急的模式,创新,我们提出了一个物联网加应急,等等应急2.0这样的概念。


物联网应急的集成服务平台,这是我们提出来,就是在传输层和应用层中间做一个交换平台。

时间原因我就不讲了,基本上就是说支撑传统的应急业务,又能够把物联网的数据进行应用整合,这是我们提出来的一些。

最后就是东方正通的介绍,我们公司现在是北京总部,在全国7个地方有分公司。基本上是标准制定、课题研究和物联网应用还有应急,基本上是这么一个体系。前年是牵头成立东方正通国际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今年是研究院成功协办第十七届国际应急管理大会,我们今年又成立了物联网事业部。 在国内是承接了将近100个应急平台项目,包括国家级的、联合国的和北京市卫生部,还有各个党校应急的演练系统,都是我们来建的,这是北京市一些建的系统。这是北京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又叫市长桌面,就是原来王岐山同志在北京担任市长的时候,采用的整个应急的响应平台。这是我们给农业部做的应急,农业部的数据共享灾害管理。这是民政部,这是中国气象局的应急平台,中国地震局的应急平台,这是中国电网,这是国家行政学院,全国1200多万行政学院的应急案例库。

一个是汇报一下我们过去在应急方面的工作,还有就是我们希望这次大会能成为我们和大家沟通,今后合作的一个平台,在应急管理方面,在防灾减灾方面,在应急的物联网或者是物联网今后的交换和融合方面,特别希望能够和在座的领导和同仁共同发展,为我们国家下一个“十二五”里面信息产业,做出一些更大的事情,谢谢。


主讲人作者简介:

张骥,博士,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MBA企业导师
北京市(第二届)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国际交流与学术出版委员会主席
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中国委员会秘书长
 
关键词: 张骥 物联网 GPS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