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电信携 优势,助力中国智慧城市发展
近年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速发展,为智慧城市产业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智慧城市建设面临极大机遇,政府主导的市场坐拥万亿商业价值。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2013年初,住建部公布了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随后,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起草《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提交国务院,并以国务院名义下发执行,成为至2020年底指导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政策指导性文件。近日,国务院也下发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强调在有条件的城市应积极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住建部也再一次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北京等103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作为国有控股上市的高科技骨干企业,大唐电信时刻跟随着国家的信息与通信产业发展路线,不断地促进新技术、新兴产业和新应用的融合。大唐电信根据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趋势以及特点,制定了一整套涵盖规划咨询、行业部署、关键技术、总体实施、长期维护、运营服务和未来演进等环节的完善的解决方案体系协助政府实现智慧城市顶层架构设计和建设,提升城市全方位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
大唐电信智慧城市建设框架思路
(一)完整的发展框架与愿景
大唐电信结合自身的发展理念与实践经验,建立了完整的智慧城市发展框架与愿景:
1、坚持以国家政策与法规标准为指导: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唐电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智慧城市建设各项体系标准,与各地政府积极开展合作,在政策上为智慧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2、提出完善的城市综合发展规划:城市的发展规划至关重要。在设计中应强调前瞻性与可实施性,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民生、环境、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使规划达到整体的最佳效果;
3、建立创新的服务管理机制:在信息化基础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服务理念与管理制度的创新。利用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实现政府服务管理精细化、实时化;
4、建设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性,以合理、高效的原则进行建设升级,避免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
5、在管理中融入信息及其带来的深入变革:信息的整合联动是实现智慧化的前提。通过信息流的汇聚建立基于整合信息的管理决策与系统调度,将给城市管理带来深入变革;
6、重视投资与运营效益:在方案规划中应加入管理和运营的设计考虑,采取合理的投资方式,避免盲目的一次性投资效益,使智慧城市的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
以上六大要素组成紧密结合的城市能力网,形成了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在城市建设发展中,需要明确整体运作战略,将这些要素深度融合,进行跨产业协作,才能使城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
大唐电信提出了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参考模型:首先,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及自然、社会资源,明确地方发展定位;其次,引入城市运营商,配合政府确立城市管理运营模式;接下来根据运营模式需求,确定城市管理运营所需的关键资源和能力——大数据、保护数据安全的综合信息安全部署,以及保密机制的建立;接着,通过对数据的需求及事件管理的需要,调整政务系统工作流程及信息交换的安全机制;最后,通过市场化运作,保障城市管理服务的日常开支及运行,并通过市场引导的方式,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城市健康发展参考模型的建立、完善及实施,以实现城市管理及服务智能处理所需的相关积累,通过其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实现城市事务管理智能化的转变,以促进我国城市智慧化的稳步推进。
(二)先进的技术架构设计
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特点,从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智慧化应用等多层次考虑,大唐电信建立了的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架构:
该架构以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为基础,以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为支撑,向下对接各类城市传感设备、城市移动执法终端以及各部门业务系统,向上支撑各类智慧城市应用,对外提供城市官网、移动服务官网、政务协同管理接口和移动办公智能终端客户端。通过“协同管理”、“智能服务”、“聚集发展”和“联动安全”,四大维度协同发展,打造完整的城市综合智慧体系。以政策、标准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以市场化运营管理体系,及社会资金、银行贷款的支持,辅助城市智慧化形成跨越式发展。
该系统主要特点如下:
通过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智能分布,实现数据采集能力、数据传送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业务呈现能力的四位一体的有效能力协同;
以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技术为能力扩展基础,关注基于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系统联动整合,兼容既有垂直建设模式;
一体化分布智能控制设计,使智能控制点合理分散于各层面,强调一体化协作;
业务系统采用统一框架、统一标准进行设计,支持大规模集约化的业务部署、业务聚合、混搭、添加等,业务行为具备充分可扩展性;
系统不改变既有信息化项目实施操作模式,整体上会将多个系统有效对接,实现智慧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