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在国家数字城市空间总体框架下,温江区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引领地信产业,建设智慧温江”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以测绘与地理信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应用,按照规划,温江区将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智慧生态新区”。
认识“智慧城市”
集成信息化产业应用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和服务
温江要建设智慧城市,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城市?温江规划局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在理论层面上,智慧城市是在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即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技术、无线电技术,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城市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
不出家门就能预订温江各条经典旅游线路;游玩时手机能不时收到景区服务信息;景区信息亭内的互动触摸屏上,会提供各类服务信息;在外晨练却能遥控签收快递;回家前把空调打开使房间变暖变冷;出门前利用腕表接收天气情况和实时路况;在电子公交站台查询最佳通行方式和路线……这些美好的憧憬将是智慧城市运用于生活的生动实践。
“智慧温江”基础
温江数字城市建设为智慧城市奠定基础
建设智慧城市,是新世纪城市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温江区建设“智慧温江”,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而且数字城市建设良好的基础和优势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对智慧城市的认知和理解,温江区从2006年以来,在西部率先开始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按照“智慧之城生态之都共建共享城市梦想”的总体战略定位,建成了涵盖科技、审计、供电、公安、规划、国土、房管、城市管理等30多个部门的应用工程,初步建成公务车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智慧规划、智慧城管、智慧公安、智慧环保、智慧工商等各类应用工程,各部门实现快速高效的工作协同,极大提升政府效能。
在公众服务领域,率先在区县级将公共信息平台应用于公众,金马无线数字城、市民医疗卡、智能水、电、气等应用实现全区满覆盖,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渠道、多形式、一体化的服务。
在产业应用领域,依托温江传统产业实现花木在地资产智慧管理与应用,依托信息平台开展了物联网、移动终端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建成了产业孵化中心,保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不断创新产业集聚发展新模式。
“智慧温江”优势
平台体系人才队伍
经过了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温江区已拥有“平台体系人才队伍”的基础优势,为智慧温江建设奠定基础。平台,即成功搭建了温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框架。
2006年,温江区着手谋划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2007年制定了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计划,启动了UPGIS(城乡规划地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迈出了数字规划建设的第一步。
同年11月,UPGIS在全区试运行。
在此基础上,2009年,该系统升级为区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虚拟技术),整合了全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及与此关联的各类经济社会信息,建立了多尺度、多分辨率且更新及时的空间基础数据库,覆盖了全区277平方公里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地形、规划成果、地上建筑、地下管线三维模型等丰富的基础数据,建成了六个子系统框架。强大的基础系统数据和条件,为全面建设智慧温江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体系,即建立了快速获取基础数据的完整架构体系。数据是基础,更新是关键。温江区拥有完备的基础数据获取设施,可实现快速、及时的获取数据。数据标准方面,拥有强大的信息网络,实现了信号全域覆盖;在全国率先建立通讯基站建设的共建共享机制;采用低空无人机影像数据快速更新技术等实施手段,保证数据的真实、及时、有效;并以通航产业为基础,利用无人机航摄系统定期对全区财税收支、拆迁项目、重大项目、违章建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进行评估分析,充分发挥了地理信息资源优势作用。
人才队伍,即拥有一流的管理和技术专业人才队伍。温江区已为智慧温江城市建设储备了一批管理和专业技术精英。专业团队上,温江区已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智慧城市管理和技术人才,并不断招纳贤士、吸引专家、壮大专业团队,并不断学习其他城市经验,丰富智慧温江建设理论。同时利用校地合作,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协调合作,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南大学实习基地。
“智慧温江”抓手
基础平台应用开发
按照规划,到2020年12月,温江区将建成政务效能全国领先、民生服务全国一流,智慧产业全国尖端的智慧城市,真正将温江建设成为集合“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的“三智合一”现代生态新区。从今年5月到2014年5月,“智慧温江”进入基础夯实建设阶段。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按照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基础、平台、应用开发成为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抓手。
基于信息化产业的集成应用,自然离不开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在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方面,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场所的无线局域网络(WIFI、WLAN)等建设,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都方式的无线宽带网络,提供广泛、实时、可移动、高速率的信息服务。广泛部署传感网络,跟踪物联网、云计算等一代信息技术进展,择机推进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激光扫描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传感网建设,以物联网技术整合相关系统,协同和创新相关业务与服务,推动各行业领域、办公场所和住宅小区等区域的物联网应用。
夯实温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同源共享。围绕感知、共享、协同的理念,进一步夯实温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为各类应用工程提供平台服务支持,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强化数据共享、汇集,集成政务权威大数据,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应用和数据共享,达到推动节约型、服务型社会建设。
各部门、各领域的应用开发加快推进。政务领域:各部门建立适合区县特点的空间管控、财税收支、社会协同、区情监管、民生服务整体框架,优化政务流程,实现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系统;公众领域:通过智慧小区建设城市管理细胞单元,将政府服务送到小区,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能力,促进“小政府、大社会”建设,为公众平等获取权威数据提供途径;产业领域:智慧城市建设与现代服务、生态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的互动融合,实现新型花卉苗木和通用航空等区域特色产业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