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派已经研发出感应距离最高达150米的有源芯片,目前即将在内地某省会投入使用。首先安装在电动车的车牌上,城市主干道每个路口都设置感应杆,用以统计车流、提取电动车违章记录等,同时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感应报警寻找失车。
“政府支持物联网,率先采购物联网服务是一种重要的产业推动方式,能够在行业内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杨城介绍,与政府建立BO T (建设—经营—转让)的模式,目前是服务推广的重要渠道之一。
当前东莞物联网的重大项目中,公共服务项目不在少数。
天唯智能一开始就跟政府走在了一起,建设的污染源监控平台设立410个监测点,通过精密的数据采集仪,每10分钟发回一条工厂水质或废气的信息,反馈在东莞市环保局监控大厅的屏幕上。公司副总经理王强介绍,公共服务项目虽是突破口,但产值很难实现一下子飙升,只能因政府设定的监测点增长而增长。
800亿产值,3年后或不是梦
即便是很多制造业企业“只开花不结果”,政府公共服务的合作项目产值短期难以飙升。东莞物联网产业去年仍然逆市增长。
凌康科技去年已经创下1800万元的营收。谭画今年敲定了与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的对接,将以创新平台为据点,向更多服装企业推广物联网管理服务,很有信心将公司产值做到3000万元。
东莞市物联网产业促进会2013年初的调查结果显示,承担物联网基础网络建设的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占去近200亿元的产值,其他物联网企业总产值据不完全统计约达100亿。从增长趋势来看,大部分新兴的物联网企业营收近两年增幅明显,如从事物联网改造LE D路灯实现节能减排的广东荣文能源科技,从2011年的1000万增至2012年的2300万元。
促进会副秘书长林丽霞分析,东莞物联网产业的增长,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产业的内生型增长,本地物联网企业在本地和东莞地区以外不断通过经营和积累,或者是本地传统产业利用物联网技术创新产品,形成新的智慧产品。例如传统家具通过嵌入智慧控制芯片打造能智能控制的家具产品,传统彩电嵌入云应用服务形成云电视等,获得产业的创新发展;其二是外生型增长,通过东莞以外的资本、企业落地东莞创造新的物联网大企业、大项目,实现本地物联网产业的突发性增长;其三是产业内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兼并整合,通过规模获得发展新机。
东莞的经济活跃度在未来三年将逐步减少对海外订单的依赖,因此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以2012年300亿元的产业体量,三年后达到800亿元的目标是有可能的。
在专业镇平台找到支点
在东莞发达的专业镇平台,无疑能为仍有较大完善空间的物联网产业找到支点。
钟情于纺织行业,谭画所做的正是物联网促进会想要大力推进的方向。“大朗有毛织平台,玩具、造纸、家具几大支柱产业都将建立新平台,形成群聚效应。物联网可以通过不同行业的平台力量,进行跨行业跨平台资源整合。”林丽霞分析,政府带动和企业推进的两方面需求,可以在专业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找到支点。
做物联网服务的企业就会知道,服务价格高企是因为解决方案的难以复制性。“在模具企业,方案应该这么做;纺织业又不一样了。即使在同一个产业里,不同公司不同的应用环境,也导致方案很难复制,设计成本就高了。”杨城所言,谭画也有同感。因此她计划选取复制可能性最大化的行业平台着手,希望能够将复制的成本减到最低。
阻力同样也来自技术瓶颈。根据赛迪的物联网产业报告,东莞物联网产业链部分关键技术瓶颈尚待突破。超高频、R FID研发及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上有较大差距,RFID芯片自主知识产权贫乏,中间件产品技术含量不够高,80%以上高端传感器设备及RFID芯片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95%的嵌入式CPU以及高端嵌入式协同的核心硬件及软件依赖国外进口;产业链前端为整个物联网提供技术支持的企业不多,在全国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中占比不足3%.
在石龙现代信息产业园中,更多都是为客户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企业。“大部分的东莞物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都在做解决方案上,我们也并非所有的设备都自己制造,一部分是购买来的。”谭画认为,这方面国内在技术层面起步晚了,但通过应用积累资本然后倒追技术层,不失为一个可行的路径。
在松山湖思谷科技的展示厅,人们可以看到家具、毛织产业的物联网控制系统,只需要经过环境的重新考量,就能够将这些应用推广到同行业不同企业中去。思谷总经理王瑜辉分析,东莞可以利用应用优势,慢慢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培育。
大数据时代一张网
运营商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不菲。去年,广东电信再投入70多亿,打造“宽带东莞·光网城市”,在2015年普遍实现宽带互联网100M到家庭、1000M到企业,全市镇级以上城区无线宽带全覆盖,WiFi热点达到7200多个;广东移动2009年起,连续五年在东莞将投入80亿元以上;今年3月底,联通与东莞市政府签约,“十二五”期间预计投入超过42.5亿元,支持“智慧东莞”建设,其中15亿元建设中国联通华南(东莞)数据基地。
基础投入让东莞获得发展物联网的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初期,由于物联网前期的自由生长,全市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统筹,许多智慧项目有些“重复建设”无可避免。
曾慜解析:“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建设模式是造成目前信息孤岛、没有形成一张大网的主要原因。公安部门的很多信息涉密,不能随便与别的局办共享。交通部门的路况监控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内部的管理,而国土局的智慧国土项目也是财政独立预算的资金……”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下,一个城市能够基本通过一张大网,满足市政、交通、环保和企业管理的需要,也让物联网资源尽量减少交叉重复建设。”曾慜透露,目前省里已经出文,低层级的行政单位不再新建数据中心,统一由省里购买,这也是为今后的大数据时代实现一张网做准备,才有可能出现开头所说的,书记市长在一台电脑上通观全城,数字城市全貌巍然反映在一个大数据平台中。
届时民众将从中享受更大的便利。继政府和企业之后,家庭将成为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场景。天新软件正在做的云家平台,就是以小区为中心,将周边的便利店、快餐店、家政服务、医疗服务连在网上,居民可以通过云家平台获取方圆一公里以内的家政服务……“东莞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新开发的楼盘里,统一安装电源管理控制。为以后的智能家居入驻铺垫基础。”曾慜预见,物联网下的智慧生活有很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