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专家智库 » 联盟观点 » 正文

智慧城市需克服城乡差距问题及文化缺失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21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浏览次数:875
核心提示:智慧城市是城市智能系统升华为智能城市化的有效载体。以普兰尼特谷生态城市建设为例,其特点在于更突出智能城市化,而非智能系统,负责建设和维护软硬件系统的机构能够按需动态地重复利用各类部件并借以重组系统,其效果是以城市环境和市民需求来主导技术,而非让技术居于城市化的核心来控制城市环境,体现出从技术城市走向智能城市即迈向智慧城市的发展态势。
数据中心产生的热空气可以在干冷季节为建筑物加热,提升室内温度;晴朗天气具备的充足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力,电力制冰能为建筑物空调系统制冷,降低室温;雨水可被收集存储起来用于灌溉屋顶绿植,绿植的作用并不仅是美化环境,它的蒸发蒸腾会给建筑物降温,同时吸收雨水和污染物。即便是城市垃圾也能变废为宝,经过发酵和蒸馏之后化身为生物燃料,为城市汽车提供能源或电力。

这样的一座全新智能低碳生态城市——普兰尼特谷(PlanIT Valley)将于2015年前建设完成,耸立于葡萄牙北部。城市的智能系统,如传感器网络、水资源循环系统、照相机网络、垃圾消化系统等,让整座城市如同人体拥有大脑、神经、眼镜、肺、胃和肾脏一样,可以完成整个城市生态循环的闭环。

据统计,城市现代化每年会消耗全球75%的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决策刻不容缓。越来越多的城市正有意识地转换思路:从关注城市铺设的光缆数量、信息高速公路数量的传统的城市信息化发展视角,向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角度转变,来统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智能化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及智能化的技术创新不断融入、参与城市社会管理、服务的进程。

一座城市的优劣不仅体现在硬件基础设施的禀赋,如物理的有形资本,而是越来越体现在城市的信息系统服务和城市智能建设的应用和质量。

智慧城市是城市智能系统升华为智能城市化的有效载体。以普兰尼特谷生态城市建设为例,其特点在于更突出智能城市化,而非智能系统,负责建设和维护软硬件系统的机构能够按需动态地重复利用各类部件并借以重组系统,其效果是以城市环境和市民需求来主导技术,而非让技术居于城市化的核心来控制城市环境,体现出从技术城市走向智能城市即迈向智慧城市的发展态势。

随着自然资源日渐紧缺,城市化的各类弊端日益显现,智慧城市展现出的富有远见的未来发展之路,也让国内各大城市找到了一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变革城市治理模式的途径,并积极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但要站在全局观视角,确保城市系统运转地良性循环,智慧城市作为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力的城市发展战略,还面临一些现实瓶颈。

路径依赖和技术垄断

从形式上看,“智慧城市”已经成为IBM的一种营销手段和产品策略,是其应对金融危机展开自救的一项措施,希望面向未来愿景,通过概念创新,实现其抢占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庞大市场的目的。

无疑,IBM公司既有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又有营销方面的条件,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很多公司都开始与IBM公司合作。但IBM在推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反哺作用,可能会对中国的未来城市发展带来垄断威胁,产生路径依赖。

此外,以物联网及云计算作为重要技术支撑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技术带来的不可能存在绝对安全的问题也会体现在大型企业、政府机构等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应用中。如何在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安全、数据审计、法律监管、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升云计算的安全控制技术,确保核心信息安全、防止泄漏,需要结合实践具体应对。

物联网应用安全风险

在推进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过程中,也存在着物联网建设标准的统一、知识产权保护及法律边界等问题。对于这些核心技术,我国主要沿用国际标准,必须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增加成本。目前我国进入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型企业,企业技术研发水平、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很受限制,一定程度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产业融合是随着物联网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行业交叉性不断扩大带来的问题。如何整合物联网与其他相关产业资源,打破行业区域间壁垒,加强相互间协调互动,并不断完善产业链,平衡各方利益,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从互联网过渡到物联网的技术产业变革,也意味着相应管理方式的变化。物联网的使用实现了物物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切程序都自动化,那么这样的管理方式是否倾向于机械化?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以前一系列需要人为监督和监管的职责,在引入物联网之后,若能够实现自动监督和监管,是否会出现管理的僵化和非人性化?这就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物联网的使用范围进行划分,分步骤实施,而非全盘套用。

此外,对物联网应用的制度保障工作也显得更为重要。物联网的应用使得一切更加透明,需要随之不断修改及完善对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如果盲目地引进物联,而信息保障制度没有跟上,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就会存在很大制度风险。同时,与政策制度相应的物联网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应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城乡差距问题及文化缺失瓶颈

顾名思义,智慧城市主要以大中城市作为建造对象的,随着我国的发展,整个国家都越来越“城市化”。尽管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但城乡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仍然存在。如何根据智慧城市的建设做出相应的解决方式调整,需要城市发展决策者深思熟虑。

而且,智慧城市发展至一定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导致文化缺失。更确切地说,智能化与自动化会使得国家传统文化和一些传承下来的观念发生改变。

举个简单例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对互联网和电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不再使用笔纸,确实是一种间接、环保、有效的工作、生活方式,但是否也会产生提笔忘字的文字文化缺失?

从更深层次来看,基于物联网我们可以感知万事万物,但同时也被别人感知甚至监视着,这种感受是否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因为,智慧城市发展并不仅仅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在于公众在文化和伦理方面是否能够接受这种先进、智能和自动化的城市信息网络。

总之,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的发展趋势,也是全球进入物联网时代的一个标志。智慧城市从多方面为城市主体的建设、发展以及管理带来很多便利,但是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必然也会面临很多潜在瓶颈,应该正视这些瓶颈,并努力去克服,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物联网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