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获重视,投资规模巨大
智能交通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已发展为集交通信息采集、通信传输、数据处理、控制指挥等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应用型产业。据全球最大的技术专家联盟IEEE表示,绝大多数的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如果现有的智能交通技术能被应用于汽车和道路中,多达90%的事故可以避免。这些技术包括电子和计算技术,例如可感知疲劳驾驶的车载视觉系统和传感器,车道偏离警示系统,以及以安全应用为目的的汽车间和汽车与基础设施间的通信系统。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如火如荼,智能交通作为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其不仅获得了新的发展商机同时也肩负起了交通安全的责任。就商机来说,智能交通在明年将得到爆发性的增长。根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所提供的数据,预计2009-2016年,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077.58亿元,其中视频监控系统投资额超过400亿元,年均投资额超50亿元。
在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重大难题下,各大城市纷纷建设和完善智能交通系统。2012年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未来5年北京交通信息化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规划投资56亿元,提升智能交通。与此同时,兰州将筹资7亿余元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欲借助互联网实现道路智能化;南京也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在2年内构建一个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番禺投资4000万元、郑州投资8000万元、禅城计划投入1亿元人民币;深圳也将在三年内建成六大智能交通系统,均为打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前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智能交通系统的实际应用也是民众的一大期望。智能交通能否真正用之于民,智能交通在发展商机的同时能否担负安全责任,这些还需实践证明,希望智能交通能让百姓真正体验到安全生活,减少悲剧的发生。
产业发展制约瓶颈分析
尽管从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问题是企业问题和产品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产生却是行业中的共性问题所导致。如产品的稳定性、准确性与企业的技术能力、产品生产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产品缺乏兼容性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建立密切相关;产品的性价比与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密切相关。因此,目前制约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技术的标准化问题、产业链问题和市场培育问题。
1、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是影响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市场的智能交通中高端产品主要是国外品牌,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即使是发展速度最快、推广和普及最广泛的智能导航产业与智能交通行业管理也是如此。比如在智能导航产业,专业测量接收机和测向接收机高端产品,国际厂商占80%;授时接收机国外产品占60%;航空导航接收机国外产品占90%;国产OEM板几乎全部采用外国芯片。国产低端产品主要使用国外进口芯片或OEM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在智能交通行业管理方面,关键设备和技术也是依赖进口<2>.
关键核心技术的缺乏不仅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付出昂贵的技术使用成本,同时产业的命脉也会被国外企业所扼制。
2、技术的标准化问题
目前,我国民用汽车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如2006年的销售量为727.97万台,但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智能交通产品GPS在2006年的销量仅仅为92万台,安装率为1.26%.2007年民用汽车的销售量为850万台,而GPS的销量也只有244.6万台,安装率为2.64%<3>.为什么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不能完全成为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产品缺乏标准化。因为产品没有标准化,市场准入也就没有标准和门槛,任何投资商都可以进入。比如目前我国的GPS行业,许多生产商都没有标准的生产线、模拟环境检测线、品控程序,只是拼装、检查,就发货。GPS运营所需要的应用软件及电子地图通常由终端产品供应商免费提供,运营商为节省投入,而不买正版软件和电子地图,使用供应商提供的盗版软件和自行拼凑的电子地图。结果是不同公司的GPS产品及运营系统不能通用、兼容、联网、软件无法升级、地图过时误导用户、系统经常瘫痪,有的监控中心是多系统并存,维护复杂困难,操作使用不灵,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存在隐患风险。在目前消费市场没有完全培育成熟的情况下,任何产品的质量问题都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产品丧失信心。
3、产业链整合问题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智能交通的产业化,其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正在试图快速切入我国智能交通市场。如诺基亚、夏新、微软等手机厂商已经开始进入我国GPS导航领域,生产带有MP4、PDA等各类功能的GPS产品。英特尔致力于同国内智能交通设备生产商合作开发这一市场。IBM在2007年7月发布了5项运用于交通领域的新技术,分别是司机辅助技术、使用传感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与手机相连的公共交通系统、语音识别系统和智能机场系统。西门子在2006年5月推出导航盒产品以后,又于8月在中国车载导航市场全新推出一款威迪欧迪腾手持导航系统"天骄"PortableNavigationDevice(PND)。2008年2月17日,韩国电信进军中国GPS市场,以1.07亿收购深圳伊爱65.525%的股份<4>.
面对全球越来越激烈的智能交通产业竞争环境,国内众多智能交通企业却仍然处于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状态。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低。如在广东省GPS运营商,占全国约一半以上,但是真正联合起来的很少。另一方面GPS运营商在GPS产业链中的定位,应该是移动目标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事实上,有很多运营商为节省投资、降低成本,集软件系统开发、硬件终端研发、生产、销售、运营于一体,没有做专业的运营商。结果终端产品质量问题严重,返修率高,售后服务成本高,客商关系差。最终导致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不足。
4、市场培育问题
目前,即使是在几个国家智能交通示范城市,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市场也只是部分形成,顾客对大多数智能交通产品和服务还认识不足。如对手机、PDA短信、彩信、WAP的交通路况信息服务和车载PND等方式的交通导航信息服务了解和认识不深,更谈不上应用。需求的不足使智能交通企业无法实现规模效益,同时也严重影响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速度。但是,对智能交通消费市场的培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先进行投入的企业不仅要冒很大的风险,同时其他不进行市场培育的企业也可以在市场成熟后搭便车。虽然目前具有真知灼见的企业仍然不计成本地培育市场,但是就目前全球智能交通产业的竞争环境和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需求来看,单靠少数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产业中多数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培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