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专家智库 » 专家 » 正文

毛光烈:智慧城市需“标准化”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05  来源:《信息化建设》  浏览次数:1734
核心提示:标准化,是对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范的行为,它包含三个主题词:“社会生产”、“服务活动”、“技术要求”,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这个行为叫做标准化。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推进是一项意义重大但难度极高的工作,标准体系建设的好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


标准化,是对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范的行为,它包含三个主题词:“社会生产”、“服务活动”、“技术要求”,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达到规范的技术要求,这个行为叫做标准化。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推进是一项意义重大但难度极高的工作,标准体系建设的好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因此,要想把智慧城市建好,先要把建设的标准体系建好。目前,我省的智慧城市刚刚进入试点阶段,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及相应权益、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更有利于试点模式的复制与推广,促进技术进步。

明确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方向

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什么要重视标准,标准化建设为了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很有必要。只有充分理解智慧城市开展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建设的作用。我认为智慧城市开展标准化建设主要是为了追求以下几方面的目的:

首先,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统一规范”作用,有效瓦解并防范“信息孤岛”、条块分割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很多信息产品技术标准都不一样,也缺少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导致许多业务系统各自为战、产生“信息孤岛”。就拿五花八门的卡来说,现在老百姓手里的卡越积越多,购书的、坐车的、健身的等等,我们希望“一卡通”,但目前还通不了。同样,政府的许多信息无法共享,就比如人口信息,社会保障部门、计划生育部门、民政救济部门都在管,但三者之间不能共享对方记录的信息,这是系统初建时缺乏统一强制的人口信息标准造成的。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时就重视统一规范标准,抢占制高点,防止各自为政或政出多门,防止自行其是。

其次,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对技术、业务、监管的“规范融合”作用,支持并促进商务模式的创新。标准化可以促进“三大协同”:技术与业务的协同,业务与流程的协同,业务与监管的协同。前两个协同以公司为主实现,后一个协同则要由政府主动推动。技术、业务、监管三者协同后可带来商务模式的创新。比如杭州市正在试点的电动汽车项目,因为充电麻烦、电池更换费用高、充电时间长等问题导致消费者使用积极性不高,杭州的解决思路是:电池标准化设计,无论大小车都可使用同一种电池,只不过小车用一排电池,公交车几排电池组合使用;由电网公司购买电池并负责充电;构建智慧物流系统,随叫随到地更换电池,设置一定数量的配送点和巡逻配送车,市域范围保证15分钟内送到;购买电动车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一半、电动汽车6万公里以内的电费由政府买单等。这其中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商务模式,暂且命名为“电动汽车动力智慧配送系统”,它通过标准化,实现了充电、配送、检测及维护三大系统的协同组合,为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创造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标准,生产汽车的、生产电池的、为汽车充配电的、为汽车检查服务的、政府监管的各方就没有统一的技术平台。

再次,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对服务质量的“规范保障”作用,打造服务品牌,保障服务品质和服务对象的权益。智慧城市建设的业务项目实际上属于网络服务业,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并且应该按照ISO9000的要求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每个环节的品质都达到标准以上,从而保证服务品质,创建品牌。

最后,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的“强制实施与制高点推荐示范”作用,加快智慧城市示范试点的“复制与推广”。标准通常有两个类型:一类是强制性标准,另一类是推荐性标准,两类都可以占领市场开发的制高点,但相对而言,强制性标准占领市场制高点的作用更强。抓住了标准与市场开发的制高点,就抓住了智慧城市业务项目推广复制的制高点。如果浙江能捷足先得,就有可能变成全国推广复制的一套模式,就有可能实现“先者早得”、“强者先得”,最终实现“胜者全得”。比如智慧安居先在绍兴试点,未来就可能到其他城市去推广复制。

树立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理念

在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中,开展标准化建设是一种积极的、有价值的尝试,意义很大但难度不小,要抓住关键、逐步完善,注重规范,提升发展。

在编制建设方案时,要树立“双顶层设计与融合促进”理念,抢占智慧城市应用业务方案顶层设计与标准化建设方案顶层设计的制高点,通过双向融合,来提升商务模式创新的水平。以智慧医疗为例,“双顶层”的含义:一是智慧医疗建设的总体方案的顶层设计,主要是满足业务服务内容的需要;二是智慧医疗的标准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主要是要满足质量水平的需要。两个顶层设计往往会互相促进:在标准化设计时会发现有更好的办法来满足需求,据此优化修改整体方案;在总体建设方案设计时,会对标准化设计提出新的要求。经过多次的促进融合,最终把两个顶层设计并成一个,达到完全融合的水平。

在业务流程设置上,要树立“全流程覆盖”的理念,把标准化建设落实到各个环节。有时候标准化就是一个符号。比如,停车场就是个P的符号。将来智慧城市的某项业务也会有标准化的符号,但这种符号不能自己随意编造。因此,标准化建设必须是所有过程、所有环节、所有体系的全覆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一卡通、一键通、一网通、一号通,将来还有一令通。待所有标准和业务建设完成了以后,还要反复检查,全覆盖了没有,水平够不够高。

在内容设定上,要树立“统一规范装备技术标准、业务流程标准、政府监管标准”的理念,抢占标准化建设的制高点。只注意一个或两个方面的标准,结果必定是低水平的。只有把三方面标准的要求兼顾到、统筹好,才能是“强者先得”,甚至是“胜者全得”。以智慧医疗为例,在发生医患纠纷时,如果标准建设与依法追究责任、维护各方权益不配套,那么智慧医疗项目就有问题。这里关键是“三合一”,不要变成“二合一”。

在水平保障上,要树立通过标准化建设来“创品牌、保质量”的意识,强化ISO9000系列标准在业务管理中的保障作用。无论是在制定方案标准时,还是在标准建设的每个环节中,都要自觉按照ISO9000系列的标准,对每个环节进行检查和管理。尤其是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不达标,下一个环节就应拒绝往下延伸,这样才能保证“创品牌、保质量”的要求。

在经营市场开发上,要树立“高水平检验提升”与“高水平文件格式的形式规范”相结合的理念,切实把这两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做好。标准化工作,既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同时自身的格式化工作一定要跟上。要重视标准化的实践检验,并进行升级完善,若有问题,既要改项目,又要改文件格式。在此基础上,把标准化成果进行“文件格式化系统化的规范”,为顺利进行“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确立创造条件。当标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升级版也要及时申报,再升级再申报,这样就始终站在市场的制高点,始终站在标准建设的最前沿。我们一定要注意标准化的形式规范,争取抢先申报。

在战略选择上,要树立“标准等级提升”与“标准宣传推广”的理念,不断扩大示范试点的标准效益、企业效益、示范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注意适时申报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还要加强在申报成功后的宣传推广工作,抓住各种机遇、尽可能扩大实际成效。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