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为指导,“发力竞进、提速增效、崇尚革新、实干兴区”为总要求,走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特区一体化发展上实现新跨越。昨日,坪山新区举行2013年工作会议,总结2012年工作,并对2013年工作进行部署。
2013年,坪山新区把工作基调定为“改革创新年”和“转型提质年”。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说,面对机遇与挑战,坪山要有“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把挑战转化为机遇,迎难而上,加倍努力,做好工作。
高端产业项目加速聚集
2012年,坪山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1亿元,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180.74亿元,增长37.2%;国、地两税收入45.19亿元,增长26.9%。与新区成立时的2009年底相比,这三个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2.14倍、2.83倍、1.69倍。
虽然绝对值不大,但相对速度还是进步较快。昨日,在坪山新区2013年度工作会议上,杨绪松概括了新区过去的工作原则:“科学规划、从容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
作为深圳新的区域发展极,目前坪山已经在产业升级、社会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产业发展方面,坪山的高端产业项目加速聚集,共引进了用地产业项目85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坪山现已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家,上市公司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国家、省、市级公共科研平台11个,海外高端创业团队14个,为坪山的城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建设方面,坪山在过去一年实现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家园网、社区议事会、出租屋楼长制、社区发展规划师“五个全覆盖”。在全市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现场推进会上,坪山的社会建设经验还在全市进行了推广,为探索新时期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坪山经验。
在体制改革方面,为了加快政府效能,坪山制定并落实了审批体制改革方案,梳理重造了400多项审批和服务事项,95%以上审批项目转为服务项目,塑造了服务型政府的新形象。另外,坪山还与国开行、特建发集团等合作,开展项目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领域,为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了新鲜经验。
通过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虽然取得了进步,但是相比还是有差距。我们既要正视形势的不利因素,又要看到发展的积极因素,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杨绪松及坪山新区管委会主任冯现学,都点出了坪山发展所存在的压力。
突破传统模式发展瓶颈,坪山将2013年确定为“改革创新年”和“转型提质年”,希望通过各项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坪山用整村统筹的方式进行了土地整备土地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也在“智慧城市试点”上刚刚取得了国家住建部的试点“准入证”,并已经成为国家级的“低碳生态示范区”,这一系列城市开发综合改革试点,将在今年继续推进。
据记者了解,2013年,坪山将在土地管理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基层治理模式、投融资体制等5方面进行改革,并在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上提升城区的创新能力。
在探索基层治理模式改革上,坪山将按照“民意引领、民智参与、民生共享”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基层治理模式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理顺政府、社会、集体经济组织、社区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当中,加大社区集体股份公司改革力度被列为重点,以寄望能增加社区经济运行透明度,盘活集体资产,清理集体负资产,不断提高社区集体经济活力与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引进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计划,被列入了坪山的重点工作中。“我们要加快建设特色学院和研究所计划,准备引进和建设5—7家国家、省、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和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争取举办国家级的创新产业大会,吸引全国最顶尖的创新产业人才集聚坪山。”杨绪松说,坪山还将学习借鉴前海人才的政策,制定一系列奖励性的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大力引进创新团队来坪山发展。
在产业转型方面,新区对自己提出了工作要求新的一年将以新能源、生物、电子信息、先进设备制造、文化创意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加大对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力度。另外,力争淘汰及转型430家低端企业,转移40家企业。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坪山河流域转型升级的重点加以推进,大力实施“腾笼换鸟”,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落地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