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自濮阳市发改委获悉,近年来,濮阳市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市域中心城市、城市组团和县域中心城市人口集聚能力明显提升。特别是今年,濮阳市更加注重构建布局合理、互动发展、充满活力的“13363”城镇体系,新型城镇化各项推进工作进展顺利。
城市体系、形态和布局日益优化推进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围绕优化“13363”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市中心城区和濮阳县城、清丰县城、“濮东组团”组团式发展,合理确定各城市组团功能定位,引导各城市组团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功能对接,构建“一中心三组团”的中心城市发展格局。
市域中心城市建成区综合提升成效显著。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累计投资33.37亿元,完成96条道路建设改造项目,总里程188公里,基本解决了城区道路通行不畅、道路梗阻问题。加强市政公用事业设施建设,先后完成地下水源给水工程、榆济天然气输气管道引接工程等市政公用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市第三水厂,新建改造水气暖管网45千米,新建加压站、换热站123座,新增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供水能力8万吨、供气能力10万立方米,市第二、第三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完成市污水处理厂、油田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城区38.9公里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实现了“通、净、绿、亮”目标。
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各县区大力推进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加快建立科学完备的城乡规划体系。县域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建成投用。
高标准编制完成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起步区总体规划、京开大道以西35.5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市政专项规划、文化片区和教育园区片区城市设计。自2011年启动以来,示范区累计完成投资96.8亿元。目前,起步区路网框架基本完成,引黄灌溉调节水库成功蓄水;村庄迁建整合和公共服务、产业项目快速推进;商务中心区启动建设;示范区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
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131”工程,牢牢把握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产业,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三大路径,克难攻坚,奋力赶超,截至9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06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32.6亿元,同比增长12.7%,居全省第2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0亿元,同比增长16.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税金80亿元,同比增长3.5%,在全国、全省工业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提升、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服务业实现健康发展。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进展顺利,市商务中心区完成城市设计、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启动“两纵两横”路网建设;华龙区特色商业区完成投资26.56亿元,签约了北京王府井、家乐福等服务业重大项目。万利财富广场二期、台前石化能源物流园区等商贸物流项目扎实推进。
产城互动步伐加快
濮阳市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企业1199家,完成投资1267亿元,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整体进入全面提升功能的新阶段。今年年初以来,产业集聚区新建、改造道路41条,铺设管网141公里,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产业集聚区内迁并村庄40个,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集聚区从业人员达到12.6万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一路高歌
铁路方面,晋豫鲁铁路已正式建成,正在进行联调联试,今年年底将开通运营,成为濮阳市连接沿海和山西煤炭基地的大通道,结束濮阳市不通国铁的历史。郑濮济快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公路方面,濮阳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6469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54.5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境内已建成濮鹤高速、大广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范台梁高速公路濮阳段完成开工前准备工作;S101郑台线、S301范红线、S214南商线等“七横五纵”12条道路纳入《河南省普通省道网规划调整方案》,全市干线公路规划通车里程达到860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