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郑政〔2014〕39号
郑政〔2014〕3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3〕10号)及《郑 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实施意见》(郑政文〔2013〕180号)等精神,按照国家旅游局、河南省旅游局关于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为 进一步做好郑州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设背景
(一)基本内涵
智慧旅游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是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空间信息技术 等新技术手段,通过在公共服务、 政务管理、产业融合等各方面的应用,强化对旅游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与服务全过程的科学决策支持,强化对涉旅主体、资源与活动的集成创新、技术创新 和应用创新,是城市在旅游行业全面数字化基础上建立的可感知、可量测、可分析的智能化新形态,是集旅游智能化、服务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于一体的众智性、创 新性、综合性城市生态系统。
(二)重要意义
智慧旅游城市是促进旅游产业化、信息化、服务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的综合性载体。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有利于坚持“两不三新”发展道路,推 进“三化协调”、“四化同步”深入发展;有利于扩内需、稳增长、增就业、提收入,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民生持续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 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旅游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有利于提升旅游业信息化应用广度和深 度,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游客满意度;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智慧化、政务管理智能化、市场营销数字化、产业发展协同化的新格局。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主题,牢牢把握信息化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战略机遇,扎实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努力培 育信息消费增长点,促进“智慧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服务业发展的牵引作用和对社会劳动力就业的吸纳作用,推动形成部门联合、产业融合、行业整 合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政务管理体系、资源整合体系、产业协同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传统旅游产业智慧改造与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培育进程、 着力提升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效促进现代旅游产业转型与发展;逐步提高游客满意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努力塑造“天地之中、功夫之都”智慧旅游品牌, 打造“美丽郑州”世界旅游目的地,将郑州建设成为平安、诚信、服务、智能、畅游的中部旅游之都。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多方协同
坚持政府引导,强化政策导向,加大资金扶持,建立部门统筹协调、多方合作共赢的工作机制。以企业市场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吸引多元化社会资本与技术参与智慧旅游城市建设。
(二)顶层设计,资源整合
坚持整合、共享、服务、安全的建设原则,进一步完善郑州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强化旅游资源整合,完善数据更新机制,全面促进旅游产业高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
(三)游客为本,便民惠民
坚持游客为本、便民惠民的建设理念,以游客的公共旅游信息需求为导向,加快传统旅游被动服务向主动响应转变,使游客旅游活动更加智能、便捷、舒心、安全,进一步改善游客体验,有效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重点突破,示范带动
聚焦公共性、基础性、创新示范性和业务协同性,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快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示范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基础设施能级、促进智慧应用渗透、加速智慧旅游产业发展。
(五)创新引领,集聚产业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促进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高度融合,引领旅游产业迈入智慧发展时代,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建设和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形成以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为核心的现代旅游服务产业集聚化发展新格局。
(六)统一标准,互联共享
建立健全基础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等一系列智慧旅游城市信息标准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提升旅游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和智能处理水平。
四、建设目标
到2018年,将郑州建设成为基础设施能级跃升、公共服务动态智能、旅游管理主动响应、行业系统整合应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智慧旅游城市。
(一)基础公共平台基本建成
依托智慧城市云中心,完成智慧旅游云平台和跨部门数据交换中心建设。实现旅游专题数据和公安、交通、国土、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与共享。食、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公共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实现旅游行业管理从传统的被动、事后管理向过程、实时管理过渡。实现动态实时的旅游舆情监控、旅游信息统计和旅游信用评价。大幅度提升旅游安全 预警、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理能力,响应时间显著缩短。通过旅游投诉处理、旅游行政执法和从业人员管理智能化平台升级改造,游客投诉率控制在0.5曤以内,杜 绝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公共旅游信息公开网上发布率达100%,90%以上行政事务实现网上办理;智慧旅游应用在星级饭店、A级景区和旅行社覆盖率达 95%以上;在全国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排名中位居前列。
(三)智慧旅游市场营销成效显著
拓宽旅游信息新媒体智能推送渠道,增强旅游营销的靶向性和精准化程度。旅游产品和服务线上预定、交易比重达30%以上,使享受网上信息服务的游客比重达80%以上。积极吸引境内外游客入境旅游,有效提升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全力打造郑州市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四)产业融合创新体系基本建立
依托大数据的挖掘、利用与开发,打造智慧旅游产业集聚区,培育就业、创业和创新发展环境,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或服务品牌,促进 旅游、文化、创意和信息产业高度融合发展。传统旅游产业智慧化改造率达90%,培育一批新兴智慧旅游产业,加速现代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五、建设任务
积极推动实施“1146”工程建设。即“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四大系统和六类智慧旅游行业应用。”(“一个中心”即智慧旅游私有云中心;“一个 平台”即智慧旅游公共基础平台;“四大系统”即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系统、智慧旅游政务管理系统、智慧旅游市场营销系统和智慧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系统; “六类智慧旅游行业应用”包括智慧微景、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乡村和智慧旅游大数据等工程)。
(一)构建高速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1.加快推进以互联互通网络和全面感知体系为支撑的智慧旅游私有云中心建设。加快4G 网络、无线WiFi和下一代互联网(IPv6)等网络建设,推进涵盖视频感知、位置感知和身份感知等感知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智慧旅游私有云中心(包括专题 数据库、数据资源标准体系、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交换与共享、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等)。逐步整合旅游基础信息和跨部门专题数据,实现基于云平台的智慧旅 游服务。
(二)建设智慧旅游公共基础平台
2.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公共平台建设。运用移动互联、物联网、无线技术、定位和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以实现动态接入多种应用终端、融合公共信息服 务、行业监督管理、支撑旅游行业应用和增值服务为目标,全力打造一个集功能性、权威性、便民性、公益性于一体的开放性、综合性智慧旅游运营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