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门镇镇长杨峻表示,这一现象归因于潭门打造南海渔业风情小镇的重要成就。他说,正是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劲风催生了潭门镇旅游海产品工艺加工业,并迅速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贝类工艺品商店从之前的35家发展到现在的310家,商店每月平均纯收入由原来5000元左右增至现在的10万元左右。
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劳动力的回归、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生活条件的改善,而由此带来的农民就地城镇化、市民化和现代化正是衡量城镇化成败的重要标志。
一年多来,在潭门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百业兴旺,就业人数猛增。于是从香港、北京、深圳、海口等地,在外务工的潭门人纷纷回来了,他们在家门口享受着打工或创业的快乐人生。潭门村党支部书记王书南介绍,该村从外地回来经商务工人数有150多人,“他们原来大都在外寄居在城市拥挤的出租房内做小生意或打工,现在却可以住在自家宽敞的房子里,出门口就有钱赚,谁还想出去呢?”
这其中就有潭门村村民郑坚的两个儿子。大儿子郑在喜、小儿子郑在兴曾在深圳合开一家工艺品店。2013年初,借着风情小镇建设东风,郑在兴率先回来,在镇上开了一家海鲜酒楼,生意红火。随着贝类工艺品店在潭门全面飘红,郑家也决定开一家同类店铺。在诱人前景的召唤下,郑在喜去年年底也回到家乡,与家人共同经营酒楼和店铺。
如今行走在潭门镇上,可以看到许多新店铺正在兴建中。符永佳的工艺品店就是今年3月开张的。小学移居香港、当厨师多年的他也是潭门村人,今年26岁。在自己的工艺品店里,他边听音乐边说,香港的工资虽然不低,但消费水平高,工作很累,回乡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顿。
潭门镇党委书记庞飞介绍,城镇化的成功为年轻人返乡提供了广阔舞台,青年们则用新理念回馈城镇化建设。30岁的王振忠曾是北漂歌手,如今回到家乡潭门开了家工艺品店。他说,尽管产业很发达,但多数店主的品牌意识淡薄,因此,他坚持做自己的原材料加工厂,并请香港知名设计师参与产品设计,凸显潭门“更路簿”文化传统。
与此同时,琼海的风情小镇建设还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全过程,充分挖掘12个镇的历史和文化,充分尊重各镇百姓的生活传统和习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传承地方历史文脉,塑造各镇风情特色,让当地百姓在城镇化建设中充满归属感。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的博鳌镇,是一个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地方,也是琼海市对外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平台。所谓“越是本土的、越是世界的”,琼海把本地民居文化中最经典的青砖、雕梁、脊带和翘头等要素,融入到博鳌风情小镇的建设上,提升镇墟的文化品味,让本土化与国家化既形成鲜明对比,又形成美好对接,并为其取名“博鳌天堂小镇”。
此外,中原镇有悠久的下南洋传统,在外的华侨比在本地居住的人口还多,而且很爱故土,积极支持家乡建设,华侨医院、华侨中学、自来水厂等都是华侨捐资建设起来的。琼海就把中原镇打造成“南洋风情小镇”,就是要让当地的百姓感觉远方的亲人就在身边,也让逢年过节回故乡探亲的华侨感到浓浓亲情。
经验三:琼海构建了一条“就地城镇化、就地市民化、就地现代化”的城镇化路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提供产业支撑和充足就业,使当地百姓可以有尊严地幸福生活。通过风情小镇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了小城镇的产业承载力,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最难能可贵的是,琼海实践还将“以人为本”和“以文为基”充分融合,将文化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完美结合,注意保留村庄和城镇的原始风貌,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小镇。在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形成了一种坐落于原有传统文化形态特征上的现代生活方式。
“新城镇化建设不是让农村‘消失’,而是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农村和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的差距缩小,使城市人向往农村”,这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发出的号召;“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诗意的期待。如今,这些号召和期待,正在琼海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慢慢变成现实。
“在城镇化中守望最纯的乡愁。”如今的琼海,人们在城市里就可以感受到乡村田园气息,农民同样享受到城市文明的品质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乡村文化高度融合。琼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对资源禀赋相似的海南各地具有普遍意义,对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同类型城市同样具有示范作用,而通过博鳌亚洲论坛这一窗口,也必将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以人为本、绿色崛起的鲜活实践所散发出的动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