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邮箱查邮件,拿起手机刷微信“朋友圈”……和大多数人一样,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物,已成为北京小伙子陈平生活中的必备品,28岁的他无形中也成了信息消费的参与者。
“信息消费?”很多人乍一听都会感到一头雾水,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应用分会副秘书长杨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言,“这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新兴名词,虽然目前尚无明确定义,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购买了一部智能手机,那么从购买手机开始,打电话、上网所产生的通讯费以及下载安装各种APP应用,在阅读、看视频、团购等操作行为下所产生的花销都属于信息消费的一环。杨雷指出,作为新兴消费的一种,信息消费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起到重大的作用。
国家力推新引擎
2014年7月14日,在杨雷看来是极不平凡的一天,因为这天在北京市万寿宾馆举行了首届“中国信息消费发展大会”。
据参加会议的杨雷向记者透露,此次参会人员不仅有工信部等部委主管领导和地方城市领导,也包括了行业内的权威专家和相关产业界、企业的权威人士。“这是自我国提出信息消费概念以来,针对信息消费发展召开的首届国家级大会,可谓意义非凡。”
杨雷告诉记者,信息消费的说法早前也有人提出过,但真正在国家层面首次“亮相”是2013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也被看作我国在国家层面提出发展信息消费的标志。
《意见》中“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的表述,很好地诠释了国家力主发展信息消费的重要原因。
目前,已有68个城市成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在杨雷看来,随着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发展信息消费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德良对此表示赞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经济的发展是各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推动信息消费是国家与时俱进的体现。
刘德良强调“首届中国信息消费大会的召开已经表明了政府的立场和态度,这是对国务院意见的贯彻落实。”刘德良认为,此次会议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信息消费这一领域,同时也给予了各界信息消费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信息消费现状
中国目前的信息消费现状如何?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2万亿元;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已达6910亿元,同比增长了22.3%。
《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要超过3.2万亿元,从当前数据来看情况比较乐观。
但刘德良直言,目前我国信息消费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基础设施薄弱就是其中之一。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网络等基础设施覆盖率较低,信息消费全面发展更无从谈起。
这一情况已引起了国家重视,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和工信部都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今后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要达到95%以上,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每秒20兆比特(Mbps)以及三网融合等。
“完善基础设施,更要有相对应的信息服务才能做到信息消费的全面发展。”杨雷将信息消费分为“三阶段”,一是普通信息消费,一般指民众购买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二是新型信息消费,主要包括近年来兴起的微信、手机支付等信息平台服务;三是未来信息消费,主要是针对政府、企业、民众等提供不同需求的消费内容,“目前中国的信息消费主要集中在一二阶段,第三阶段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目前农村信息消费欠缺,一方面受条件制约,同时也与农民意识不强有关,“网游、微信等在城市很火,对农民却没有吸引力,因此如何做到为不同群体提供有效服务是未来信息消费发展的重点。”杨雷举例称,比如可通过开发制作出从原材料到生产销售一系列与农产品相关的信息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直接面对全国终端消费者,消费者利用平台下单可以直接购买农户种植的产品。
“这样把产业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既方便消费者也解决了农户担忧的销售问题,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了民生问题,这也正是发展信息消费的一个核心点。”杨雷强调,如何提供因地制宜的优质服务则需要相关企业、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
在刘德良看来,当前我国信息消费面临的另一问题恰恰是产业创新不足,像QQ、微信等应用虽然火热却也一直被诟病“抄袭国外所得”。他认为,发展中借鉴国外优秀经验是可行的,但不是长久发展之计。
杨雷表示,鼓励企业创新、竞争是此次信息消费发展中提出的要求之一。“此前企业创新力不足,主要原因是以往信息消费更多属于传统化的单一性销售,而未来强调的是信息服务消费模式。”他举例称,目前很多企业都是通过购买信息技术公司推出的管理系统来对公司员工、运营等进行管理,但基本是公司推出了一款管理程序软件,企业选择后必须照此使用,实际上是生产商占据主导地位。
信息消费服务模式下则是企业提出公司管理的需求,由承接公司去针对企业要求制定适宜的管理服务平台,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完善。变成了“由买方在主导”。
大数据时代来临
在信息消费发展的过程中,由海量的数据汇集而成的大数据,已勾勒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淘宝网想买一双新款休闲鞋,逛了多家店铺也没看中,当退出淘宝浏览其他新闻时,会“惊讶”地发现网页上滚动的淘宝广告推荐的竟是休闲鞋,且都是跟你喜好差不多的款型。这其实只是大数据的基本应用,淘宝网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收集消费者搜索记录、浏览记录等数据来为他们做相似推荐,起到“预测”消费者消费的作用。
对人类行为预测,美国东北大学网络科学研究中心创始人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曾有过评价,“人类行为93%是可以预测的”,而预测的关键就是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显然,在信息化时代不论是个性化营销还是主动推荐系统,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都是信息消费极其重要的前提,很多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并加以利用。“通过对大数据的趋势预测,可以帮助商家实现每一个客户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陈尚义就曾表示,通过用户在百度知道、百度空间等在线数据收集,对用户行为进行研究,百度可以做到广告的精准投放。
在全球知名信息管理专家涂子沛看来,大数据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大数据不仅是技术现象,而且能够带来商业变革和社会变革”。不过,涂子沛坦言,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大国已将大数据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相比,中国的大数据发展还很薄弱,虽然一些企业已开始强调精准营销和数据分析,但很多还没有意识,“比如银行业、保险业数据量都很大,只因为它们是高利润行业,因此并没有驱动力让他们意识到要把数据用好”。他认为,国内应逐渐注重起数据记录及使用,同时应推动数据开放工作,倡导政府、商业机构有选择地开放数据。“面对海量数据应制定数据标准并建立数据治理部门,有了标准和部门才能对数据进行有效统筹使用。”涂子沛说。
安全屏障待建
面对信息消费背后的大数据,如何保证信息安全也成了人们担忧的问题。“信息安全是发展信息消费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刘德良指出,精准的信息数据是信息消费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比如一个医院挂号应用程序,必须要有病人的姓名、病情等信息才能准确挂到相应科室,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会导致信息的大量公布,如何提升信息安全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上述《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过,杨雷告诉记者,目前对信息安全的保护主要靠两方面,一是号召信息企业自律,不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二是通过增加信息安全技术手段来保护个人信息,比如推进网络身份认证、网站认证和电子签名等。
“最关键的还是要通过立法来进行规范管理。”刘德良指出,近年来中国对网络信息安全有过规定,包括2011年工信部发布的《信息安全“十二五”规划》,2012年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等,“但这些都仅是部门规章,惩戒力度有限,鉴于信息消费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应将以往的部门规章等统一整合成一部法律,构建起一道信息消费的安全屏障。”
据陈雷透露,目前有关信息安全的立法正在起草制定之中,将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以及使用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同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监管惩处,“相信在法制保障的基础上,中国的信息消费发展会拥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