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道双林小区门口有一堆垃圾,请你们处置。”7月9日下午4时,在向环卫所负责人电话通报事件后,兴文县1215智慧城管监督管理办副主任邓松告诉记者,智慧城管指挥系统当天开始试运行,中心将向数字城管相关专业部门发放移动处置终端“处置通”,以后,所有城镇管理的事件和部件处理指令和处置反馈都将实现网上办理。
去年5月,兴文县启动了1215智慧城镇综合管理惠民工程,在住建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定位为“全省第一、西部一流”的主体硬软件工程终于投入使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城管”?实施“智慧城管”后,兴文县城镇管理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记者就此采访了兴文县城管局相关负责人。
什么是“智慧城镇管理”
“智慧城管”就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GIS地理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RS卫星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和部件普查数据、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万米单元网格数据、视频资源数据等结合,通过资源整合、手段创新、功能拓展,建立健全“智慧城管”应用体系,构建以基础服务、数据交换、GIS共享服务、统一GPS监管、统一视频监控为应用支撑,以数字城管、应急指挥、队伍管理、网上办案、决策辅助、行业监管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弥补城市管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信息盲区与管理盲点,实现全区域的信息共享、工作互动、无缝对接,促进城市管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由静态向动态、由粗放向精细、由无序向规范转变。
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镇管理”系统
“涉及路灯坏了、井盖丢了、公园座椅坏了等设施部件问题,街面秩序、突发事故等事件问题,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传统手段下城镇管理只能是被动进行,而且无法实现管理的全覆盖。”县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副指挥长县城管局局长张权介绍,为解决传统城市管理存在的信息不及时、管理被动后置、政府管理缺位、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管理方式粗放、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等弊端,各地政府在城市管理中不断探索实践,期望通过建立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来解决目前的问题。
建设兴文县“智慧城镇管理”系统,对于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服务大局高效办事能力、提升履行本职开拓创新能力、提升应急联动能力、提升管理城市打造品质城市能力,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都有巨大的帮助。
六大特点
经北京、成都数字城管专家研讨总结归纳,兴文“1215智慧城镇管理”体现了六大特点:
●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县域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1215模式覆盖1个县城中心区、2个景区、15个乡镇,凡有3G网络的地方均能够实现事件部件数据的立案、查处、督查的智能化传输;并成功建设了二维基础地形图与实景三维影像地图合一,可以为城镇综合管理、应急指挥、综合调度提供综合利用。
●全国第一个区县率先试点建设应用全时空子系统
为数字城管、社会管理、智能交通等各有关事件的查处应用提供全时空一体化的数据信息。
●西部地区第一个区县数字城管搭建利用云计算中心平台,改变了传统构架,充分利用了当前最先进的云技术(云存储、云计算、云数据、云架构)
有了云技术的应用,成功建设了“综合一个中心”即为:运算中心、数据中心、存储中心及城镇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合一。为下一步新增兴文县各类信息建设的发展预留了空间,而且将在大大节约财政资金的同时,能保障各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西部地区第一个区县以数字城管为基础,创造性建立开放独立的“多网合一”的综合性网络平台
成功建设了“综合一张网”,将GOPN专网、电子政务外网、高速光网、3G无线网、互联网、“天网”、交通智能网、社会资源网等多网合一。整合多方网络资源,实现横纵互联互通,开放兼容,为下一步各有关网络资源的接入打下了基础。
●贴近实际推广应用科学实在实用的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设计及建设务求本地化,仅为“9+15”系统模式。按照国务院住建部规定的强制性标准,兴文数字城管工程建设了监管数据无线采集、监督中心呼叫受理、协同工作、监督指挥、综合评价考核、地理编码、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数据交换、应用维护九个标准子系统。同时,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兴文实际,在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电子监察、视频监控三个省定标准拓展应用系统之外,定制了城市三维实景、移动执法、在建工地数字管理、商铺店面数字管理、移动处置、智慧城管门户网站、短信、车载GPS监控及定位、部件在线更新、数据挖掘、领导移动督办、全时空智慧城管12个个性化拓展应用系统。
●高位配套体制机制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城管委主任、县长为第一副主任的“一委两中心”专门机构(常委副县长为指挥中心指挥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为监督中心主任),并制定科学分类的考核评价办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指挥中心组建了坐席员服务部和室外巡查监督大队两个机构,不受外界干扰,独立封闭运行。
七大功能
【全程网上办理】管理部门相关的信息受理、处置和督办在系统平台进行登记管理,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系统设定的处理流程,实现从信息采集、立案受理、执行处置和结案归档等全程网上办理。“主管领导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事件处理情况和管理队伍的工作动态。”
【信息可以共享】除了对市政设施的快速及时处理,“智慧城镇管理”平台建成后,能实现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业务系统信息的互联和实时交换,建立网上协同工作平台,设立信息受理终端,实现相关信息的及时移送和任务的快速派遣,在信息融合、高效运转上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视频监控中心监测到有商家占道经营后,通过与工商部门的信息共享,指挥中心值班人员立即发短信给店家温馨提示停止占道行为。在没有收到效果后,又将电话提醒商家,如果还不改正,城管执法队员就会到现场进行处理。
【可视化管理】采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实现包括对地理空间框架数据、遥感影像数据、车载视频系统、单兵执法系统、视频监控等全市城市管理资源集成化、精细化、可视化管理。“在城区、两大景区和15个乡镇新安装了150个高清摄像头,加上天网系统,仅城区可视监控点就达106个。”邓松告诉记者,除指挥中心可以实时监控,通过手机,执法人员和主管领导都可以看到视频监控画面,就连手机安装了“市民通”软件的普通群众,随手拍下图片也可直接上传指挥中心投诉。
【实现量化考核】建立健全“智慧城管”综合评价与决策分析系统。建立“智慧城管”量化考核模型,健全以决策支持和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分析、考核评价和绩效评估体系,对各级管理部门和协同单位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能等进行综合考评。邓松向记者演示了领导移动督办系统,在手机上可以看到城镇管理高发问题、问题来源、问题分类统计情况,还有专业部门对事件处置情况的综合评价。“所有问题都限时办结,反馈信息全部存入数据库无法更改,成为考核依据。”
【建立协同网络】组建“智慧城管”协同网络。以“智慧城管”为依托,组建“智慧城管”协同网络,将与城市管理有关的单位、行业主管单位和街道、管委会列为“智慧城管”协同网络单位,根据“属地为主、按责处置”原则,落实维护责任,处置解决问题,进一步形成分工明确、指挥有力、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
【完善服务体系】完善“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工作。信息采集坚持智能采集、专业采集、部门自查和群众发现“四结合”。城管热线与“智慧城管”并轨运行,统一受理市民投诉,收集网络舆情,服务于广大市民群众,让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感到满意。“全县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用手机或座机直接打进指挥中心投诉。”张权介绍,全国城管热线12319和四川省96189投诉热线与“智慧城管”将并轨运行,统一受理市民投诉,收集网络舆情,服务于广大市民群众。
【搭建云平台】开放兼容的强大数据存储运算功能。邓松说,即使整个系统有三分之二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