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行业动态 » 学术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投资机会深度解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25  来源:新浪博客  浏览次数:2693
(二)城镇化“软件工程”:信息化技术等必要条件趋于成熟

智慧城市本质是信息化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应用的表征,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空间载体、不断展现城镇社会结构演进,而信息化是协同各类资源、激发城镇化内部和外生需求的工具,因此我们可以将信息化理解为城镇化的“软件工程”。当前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契合集约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同时,我们可以假设,在上述技术尚未出现时建设智慧城市将会成为一纸空谈。

图: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促进智慧城市发展



智慧城市起始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城市活动的管理,当各种技术手段并行运用、各专业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协同工作后,单个技术、单个系统的功能集聚产生的效应将远远大于原来独立应用条件下的工作效能:

(1)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政府失灵”问题。由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存在体制上的弊端,对城市管理部门是否尽职尽责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制约,导致城市管理滞后于城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管理的“政府失灵”。城市管理信息化的应用,重塑城市管理流程,实现结果管控向流程管控转变,可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击式、运动式、被动、滞后、多头管理等问题。

(2)便于各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管理信息化将系统化、数字化的城市管理理念,与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原则相结合,实现了城市管理革命性的变革,极大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效率,保证了问题及时发现、任务准确派遣、问题及时处理。

(3)使管理决策层对管理对象做到一清二楚。基于城市管理部件的准确定位与实时监控,管理决策层能够随时对城市各项异常指标进行提取分析,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可以及时处理问题,为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4)建立市民与政府的互动平台,形成共同促进城市发展的良性机制。以数字城管为例,城市管理监督员进入社区后,与居民实现了“零距离”接触,通过监督员准确及时的上报,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同时城市管理信息化在政府便民热线基础上,为社区居委会实施城市管理搭建了平台,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大大减轻了社区居委会的负担,减少了反映城市管理问题的信访量,极大地激发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三是政府定期将城市管理状况通过数字网站向社会发布,便于居民监督。在告知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方式、渠道的同时,求得群众的共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真正形成市民与政府良性互动、共同管好城市的局面。

日本智慧城市战略伴随信息化技术的提升而推进

以日本为例,信息技术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催化剂,只有信息技术基础具备才会有智慧城市推进的可能。2000 年以来,日本政府推出X-Japan 系列战略,从e-Japan 到u-Japan 再到i-Japan 智慧化建设实现三级跳,让数字信息技术融入每一个角落,以发展智慧城市同时促进IT 产业发展。回顾日本三次战略的制定,可以发现通信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对于每一次战略的推进具有决定性作用,技术革新为城市进步创造必要条件。

图:日本X-Japan 系列战略



1、e-Japan 战略:日本ICT 战略起始于2001年推出的《e-Japan 战略》,当时主要致力于宽带建设,让日本成功发展成为通信基础设施发达国家。该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设超高速的网络,并尽快普及高速网络的接入;二是制定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三是实现电子政务;四是为日本下一个十年的经济振兴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该战略计划在5 年内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先进的IT 国家。

2003 年,提前完成e-Japan 战略预定任务后,日本IT 战略部又进一步制定了e-JapanⅡ战略,将发展重点转向推进IT 技术在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金融、教育、就业和行政7 个领域的率先应用。e-Japan 系列战略的实施,为后续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人才储备等的充足条件。

2、u-Japan 战略:2004 年,日本总务省提出“U-Japan”计划,旨在推进日本信息通信技术建设,发展无所不在的网络和相关产业,计划到2010 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上网的环境,并由此催生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u-Japan 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泛在社会网络的基础建设:计划打造一个可供全体国民进行高速上网、可实现从有线到无线、从网络到终端、包括认证、数据交换在内的无缝链接泛在网络环境。2、ICT 的高度化应用:旨在通过ICT的高度有效应用,促进社会系统的改革,解决高龄少子化社会的医疗福利、环境能源、防灾治安、教育人才、劳动就业等21世纪的问题。3、ICT 安心安全21 战略等。

3、i-Japan战略:2009 年7 月,日本政府IT 战略部推出了以2015 年为截止期的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I-Japan 战略2015”。“I-Japan”战略旨在构建一个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数字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每个角落,并由此改革整个经济社会,催生新的活力,积极实现自主创新。“I-Japan”战略的要点在于实现数字技术的易用性,突破阻碍数字技术适用的各种壁垒,确保信息安全,最终通过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的渗透,打造全新的日本。“I-Japan”战略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一是建立电子政务,医疗保健和人才教育核心领域信息系统,二是培育新产业,三是整顿数字化基础设施。

图:日本2000 年初开始加速的国家ICT 战略(信息化战略)



虽然日本的X-Japan 系列战略主要是以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但是实际上涉及的领域主要是电子化政务与商务、医疗健康、环境能源等,与我国当前提出的智慧城市战略大同小异。但也有与中国不同之处,日本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扮演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政府极力把企业(日立、东芝等)推到前台并发挥其积极性,采用的模式主要是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建立智慧城市的样板,待其初步成熟和市民基本认可后再向市区推广。在具体产业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初显成效,比如智能交通、应急防灾系统、智慧医疗以及智能房屋等系统已经在大部分城市建设完备。


(三)投资模式日趋成熟,现金流“陷阱”尚未显现

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涉及投资方、建设方和运营管理方,其中资金由谁投入决定了政府和运营商在三个角色中的扮演,参考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智慧城市建设一共有约7种常见商业模式,包括:政府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运营商共同投资运营商建设和运营、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或第三方建设和运营、政府牵头BOT 模式、运营商/第三方独立投资建设运营、联合建设运营和公司化运营等。由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公共属性较强,政府对于项目所有权较为看重,国内投资通常呈现为政府直接投资且运营(BT 或者直接支付),或者政府投资运营商进行建设运营(BOT)的商业模式。

表:智慧城市建设典型商业模式优劣势分析




具体分析而言,前四种模式中政府主导或参与,但差异之处在于参与程度的不同。相比较而言,政府主导或参与,在融资、建设、共享等方面更容易推进,运营商/第三方专业建设和运营便于实现专业化运作。后三种模式政府参与程度较少,更多的是由一家或者几家通过联合或公司化运作模式承接智慧城市的建设任务。智慧城市建设本身是浩大且长期持续的工程,不仅仅需要政府的牵头和参与,更需要动员产业链上的成员共同参与。

从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模式逐步从政府主导单一模式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模式转变。

图:智慧城市体系架构设计



(四)融资模式多元化保障资金来源

智慧城市项目通常涉及投资额度较大,因此融资是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通常而言,智慧城市项目的资金由政府提供,或者通过公共部门直接融资。然而,大多数智慧城市项目前期需要社会投资来填补资金缺口,世界各地智慧城市项目最常见的金融工具包括:公私合伙、绿色债券、众筹和私人投资等。就国内具体情况而言,国家开发银行将在"十二五"后三年与建设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 亿,以推进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建设。除此之外,各种项目融资模式也已发展成熟,其中BT和BOT已经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中有诸多应用,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表:主流项目融资模式




(五)BT 模式利于集中度提升,资金回款无需过分担心

由于政府投资普遍面临众多建设商的竞标,BT 模式盛行是建设商话语权较低的必然选择,BT 模式一般情况下都能够顺利回款,但是帐期长短不一,从而导致企业背负一定资金成本。但是,从企业经营角度分析,BT 模式并非每个企业都可以为之,是大型龙头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收入增速的重要途径。我们总体结论:在行业需求增速上行阶段,公司采用BT 模式获取大量订单导致收入的高速增长会带来二级市场的股价正面反应;而随着收入体量高速增长,由于账期导致应收账款额会随之增加,从而会带来坏账计提以及财务费用的上升,需要予以持续跟踪。

对于 BT 模式而言,市场普遍较为担心项目资金的回款情况,我们认为政府的支付能力毋庸置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理由:1、2013 年全国信息化投入3215 亿元,仅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2.30%,且远低于发达国家5%以上的支出水平。总体而言,信息化投入占财政支出水平仍处于极低状态,“高精尖”的信息技术行业是各国竞争实力的体现乃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对于信息化投入态度绝对不同于传统产业,支付意愿会大幅加强。且随着国家对信息化战略的日益重视,未来信息化投入水平将与国际接轨。

图:地方和中央财政支出(亿元)及同比增速



2、从地方财政收入构成分析,前十大投入细分子领域基本均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建设方向,我们可以理解为智慧城市建设只是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方式,在投资方向上并无较大的出入,政府在投资决策层面并无较大障碍。从运营层面分析,智慧城市的大多数模块都可以通过运维变现,比如智能交通的罚没收入、医疗信息化带来医院效益的提升、智慧旅游带来景区游客量增加等,丰富的变现模式将有利于项目回款。

图:地方财政支出构成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投资机会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