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行业动态 » 学术动态 » 正文

聚焦地下空间行业热点 引领先进技术发展前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7  来源:中国智慧城市网  浏览次数:4408
核心提示: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合主办,上海世博会有限公司和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后世博低碳生态科技应用论坛2014(第二届)地下空间与城市综合体国际研讨会暨展示会于2014年9月18-19日在上海世博源·保利国际影院举行。
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合主办,上海世博会有限公司和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后世博低碳生态科技应用论坛2014(第二届)地下空间与城市综合体国际研讨会暨展示会于2014年9月18-19日在上海世博源·保利国际影院举行。

一、八方宾客沓至 大会开幕在即

目前,大会共有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专家和学者就地下空间领域的最新技术、政策、信息发表三十余场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施工技术、运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包含国外地下空间领域专家、规划设计院、施工单位、高校教授以及相关绿色建材生产商、施工设备供应商、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等行业内的300余位代表将出席本届会议。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ACUUS)、中国工程院、日本工程振兴协会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民防办公室、上海建工集团、深圳地铁集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设计研究总院、Bently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智慧科学研究院等众多行业内知名单位与机构均将出席本届大会,就其相关研究领域带来最具权威的演讲。

本届大会以“践行绿色理念,探索低碳未来”为主题,是一个地下空间领域的专业性盛会。大会在“2013首届地下空间与现代城市中心国际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立足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聚集世界各地优秀地下空间与城市规划案例和业内人士,探讨和展示行业趋势以及最新市场动态,探求地下空间与城市综合体的一体化发展,合理、高效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推动城市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二、专家齐聚:热议地下空间领域前沿

大会持续时间为两天,设有一个主论坛与三个分论坛,主论坛设置于9月18日上午,三个分论坛将分别围绕“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智慧地下空间”、“地下空间运营管理”主题进行展开,时间设置于9月18日下午与19日全天。

在主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将在大会上做题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城市病的解决》的演讲报告,重点探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的关系;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席群锋将就世博园区后续的开发建设及其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展开深入论述。

在“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分论坛中,日本工程振兴协会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奥村忠彦将向参会代表重点讲解日本最新地下空间工程开发现状;上海世博央企总部基地建设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张鹏飞将着重分析世博央企地下空间统一开发建设的关键技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世鸣将就地下空间的防水与抗渗问题展开进一步论述;苏州工业园区地产经营管理公司董事长刘樱将以星海生活广场为例深入探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与运营实践的相关问题。

在“智慧地下空间”分论坛中,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唐士芳将向参会代表重点介绍世博智慧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现状;中国智慧科学院院长胡宝刚将做题为《智城慧人: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建筑的“产业转型”与“人格转世”》的演讲报告,重点论述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城市的建设问题;Bently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的建筑行业销售总监俞兴扬将着重介绍三维技术在地下空间管理中的应用。

在“地下空间运营与管理”分论坛中,上海招商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陆超将对地下空间产权区域和公共区域的物业管理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上海皇合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建超将深入探讨大型地下空间运营管理模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庄宇将重点论述中心城轨道车站地区的地下地上体系化发展问题;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胡斌将带来一场题为《提高地下商业空间消费活力的建筑设计要素研究》的演讲报告。

众多专家齐聚一堂,聚焦国内外地下空间热点难点问题,共同关注地下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本届大会将会建立一个对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地下空间开发起到长期推动作用的交流平台,为世界各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者提供一个先进经验的交流机会,让与会者能更加直接更加充分的展示和交流国内外各地有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的最新成果,为从事地下空间开发行业的的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带来一场名副其实的饕餮盛宴。

三、世博园区地下开发-----超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体项目的典型代表

随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落幕,世博园区成为上海城市开发建设的热点。世博会延续下来的低碳、生态建设理念,已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建设,将满足上海城市布局调整的总体考虑和黄浦江两岸开发规划提出的要求,并努力争取成为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开发和建造的典范。作为上海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一,世博后续园区开发建设承载了厚重的使命,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世博园区也蕴藏着巨大的地下空间资源。

世博园区地下空间开发,将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其中A片区绿谷采取地下地上统一设计、地下空间统一建设的开发策略。目前,在先期开发的A片区核心区中,四个街坊总用地面积8公顷,地上总面积为21万平方米,地下总面积为20万平方米,地上地下的开发面积比约达1:1。世博园区B片区,央企总部基地项目的规划用地面积,约18.72公顷,总建筑面积地上约为60万平方米,地下约45万平方米,地上地下开发面积比达到了4:3。世博园区后续的开发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的要求,传承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建设理念,将围绕顶级国际交流核心功能,形成文化博览创意、总部商务、高端会展、旅游休闲和生态人居为一体的上海21世纪标志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

上海世博会创造了万国博览的世博历史,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中国印记。作为上海世博会主阵地,上海世博园区的规划再利用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如何通过重新规划设计来充分开发、繁荣后世博地下空间,创造后世博时代的“地下造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与思考。在后世博时代,以上海世博园区的整体地下空间开发为典型代表的超大型地下空间综合体项目引起了业内人士高度关注。

四、定期举办“地下空间系列研讨会”--“地下造城”时代已经来临

21世纪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广泛发展的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研究重点转向地下,将地下空间作为一种新的十分重要的国土资源。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一种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地下造城”时代已经来临。作为人类生态空间的又一延伸,地下空间的开发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一种发展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成功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将极大地推动城市的新建、改造、再生与和谐发展。

在此背景下,由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地下空间大会于2013年7月份在上海举办,会议围绕“地下空间与现代城市中心”这一主题,重点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以及施工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等问题。大会由上海世博会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和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得到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秘书长Jacques BESNER,日本工程振兴协会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奥村忠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主任彭芳乐,上海世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席群锋等30余位来自中国、日本,加拿大、德国、香港等多方的专家学者均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大会有利于我国借鉴与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促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深入发展,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地下空间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行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为延续“世博低碳生态科技论坛”品牌效应,持续关注地下空间与现代城市中心开发浪潮,2014(第二届)地下空间与城市综合体国际研讨会暨展示会将于9月18-19日在上海举办。本届大会将继续结合世博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项目,在继承上一届会议精华的基础上将做出进一步深化。

大会将结合当下智慧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将“智慧”的理念巧妙地融入会议论坛,结合世博智慧园区概念,重点探讨地下空间的智慧运营,真正做到与市场结合,跟行业前沿同步。除此之外,地下空间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市政、交通、人防等不同部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产生了“多人管理”与“无人管理”交杂的混乱现状,本届大会上相关领域专家也会就地下空间产权与管理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行业内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下,本着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者提供一个沟通与学习平台的初衷,大会将会每年一届定期举办。大会通过构建地下空间建设经验的交流平台和先进成果的展示平台,将进一步加强地下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开发成果和先进设备的推广,从而促进世界各国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有时,交流无界,共同期待大会的到来!
 
关键词: 地下空间 行业热点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