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看起来是一个大市场,但有时,它可能也是一个“坑”。
全世界最着名的智能家居的样板房,大概就是微软[微博]创始人比尔·盖茨的那幢别墅。从各种报道中,我们多少都知道一点这个地方:总长52英里的电缆,把房内的所有电器设备连接成了一个网络;大门有气象感应器,电脑可据此控制室内温度和通风情况;客人们都别着装上了芯片的电子针,不仅可以随时显示位置,照明、音乐、温湿度等等也都可以根据设定自动调节……
尽管是出自世界首富的屋子,但理论上,这一点都不难。因为从技术角度而言,能够让家居设备之间实现联通的各种网络通讯技术和综合布线技术,在多年前就早已成熟了,只是始终没有出现一种通行的标准。
在中国,智能家居系统通常采用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的项目销售模式,预装在一些新楼盘中。一般全套系统的市场价格在10至20万元之间,30万元以上的也有不少,它们往往也同“高档楼盘”这样的概念连接在一起。
这些现象的种种结果,不仅让人们形成智能家居“价格昂贵”的印象,而且把那些已经买了房子的潜在消费者排斥在外。毕竟为了智能家居再买一套房子,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不太现实。
中国移动[微博]这样的公司曾设想从更便捷的操作方式入手,进入智能家居市场。它们计划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所有家电联通在一个特定的传感器上,然后通过移动网络信号让用户的手机具备各种控制功能。
似乎不少公司都有类似的想法,比如还有Google,它们希望Android能成为各种家电和电气设备的控制程序,用户利用手机就可以掌控一切。
不过这种计划往往涉及数量过于庞大的合作伙伴,尤其是那些喜欢自己制定各种标准的家电公司,很难说服它们同意使用外来的控制技术。
施耐德电气发现的一点是,目前的家居智能系统中,很多电器比如热水器、地暖和影音设备的控制,常常因为不实用或者不常用,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摆设,同时也加大了集成系统的复杂程度。
施耐德电气也曾在2009年推出过一款名为Wiser的智慧家居控制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VDI BOX的智能信息布线箱。前者是将电气、多媒体及通信设备融合到一个统一的用户操作界面内,让用户可以随时用手机、电脑、触摸屏等查看和控制家居设备;后者则是利用一个外接的箱型装置,将家中所有的布线系统整合在一起进行管理,实现诸如自动抄表等功能,所有家居设备功能的增加、取消和修改都变得更容易。这两款产品的开发初衷,都是为了成为一种可以让家居实现智能化的基础和平台。
它们犯了很多在国外流行的技术或者产品到了中国市场的老毛病:水土不服。中国家庭的消费升级换代进度和欧美家庭存在差异,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在多年的实际使用中已经分别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操作体系,并且中国人其实对监控自家的阳台和花园也没那么热衷。
要知道,大多数消费者都是一种简单的动物。如果你给出的方案太过复杂,他们很可能不会做出任何选择。
现在施耐德电气计划从住宅的电气基础设施—电路着手。施耐德电气智能生活空间事业部市场战略总监徐建村说,他们发现灯光和窗帘控制这两项功能,在中国现有智能家居系统中占据了70%的使用率。如果能有一种简单、方便,同时成本更低的方法实现这两个核心功能,对于施耐德电气切入智能家居市场会大有帮助。
2012年6月,施耐德电气开始推出无线照明控制系统EZinstall3。从外观上看,这款产品与普通家庭开关面板并没有太大不同,并且把底座固定在墙壁上就可以替代传统的面板开关。
它只有一点与传统面板开关不同:它可以在一个或者一组开关上,实现对房屋所有照明回路的无线控制和场景组合设定。无论是在屋子内的任何位置,只要安装了这种开关,都能马上切换到需要使用的灯光场景,包括各种亮度大小的设定。
通过EZinstall3,一间屋子的照明电路变成了信息互联网络,这张网络控制的是所有的照明设备,开关成了控制它们的终端。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一个类似于电视遥控器的装置在活动中进行控制。每一个开关之间,都是通过无线信号连接的。开关本身既是信号发射装置,也是信号接收装置。
在之前的市场调查中施耐德电气发现,很多中国家庭喜欢采用玻璃、镜面以及其他透明材料作为室内装饰,容易对无线信号产生干扰,影响照明开关或遥控设备的稳定性。于是,在EZinstall3上,产品研发团队选择采用了最新的Zigbee协议。这种全球通用的基于点对点无线网状网络标准,可以突破通讯范围的限制,不用担心室内装饰材料影响远程遥控的通讯质量。
对于这家公司而言,EZinstall3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这家公司尝试向最终消费者直接销售的第一款智能家居产品,可以帮助公司进入到再装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