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 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云政务试点 » 正文

珠海“新型”基因催生城镇化变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25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1255
核心提示:传统的城镇化过于追求城市面积的扩大、人口比例的上升,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的城镇化有所忽视。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的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它不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传统的城镇化过于追求城市面积的扩大、人口比例的上升,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的城镇化有所忽视。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的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它不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新”是创新、“型”是转型。从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这场巨大的转型并没有唯一的标准,各地均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基础的珠海,近年来在向科学发展转型的实践中坚持了城乡一体、产城互动、文化传承、生态宜居、和谐发展、集约节约等原则,走出了一条与珠三角其他地区不一样的发展道路。而这些新理念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也催生了珠海新型城镇化的大变局。

关键词 城乡一体

规划建设城乡一视同仁

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区域鸿沟和贫富鸿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新型城镇化,则是重在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海已经从经济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陆岛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依然存在。

如今,在“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战略下,珠海产业重心重新布局、幸福村居建设全面启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展开了一场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新实践。

从建设宜居城市到建设宜居城乡

去年9月26日,珠海正式吹响建设幸福村居的号角,出台《关于创建幸福村居的决定》,提出实施“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宜居提升、民生改善保障、特色文化带动、社会治理建设、固本强基”六大工程,并制订9个配套文件,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系统性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按照部署,珠海拟从今年起连续五年,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通过竞争性分配方式扶持先进村居。根据计划,到2017年,每个村居至少形成2―3个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行政村年集体收入全部超过100万元。在环境提升方面,未来5年内,珠海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100%、农村环境整治覆盖率100%、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率95%以上。

不难看出,幸福村居六大工程的指向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高度契合:与“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带动下的农村特色产业是产业支撑,环境宜居是共享美好生活的载体,民生改善则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与此同时,珠海还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委七届三次全会上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城乡的目标。从宜居城市到宜居城乡,一字之变,凸显了珠海统筹城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除了理念上的转变和提升,珠海在规划上强化了城乡同步高端规划。而从《关于提高环境宜居水平建设美丽幸福珠海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共建美丽珠海 共享美好生活”行动方案(2013-2015年)中也不难看出,城乡环境宜居在实践中的建设,被放到了同样的高度。

编织保障基本民生安全网

今年起,66岁的南屏镇农民黄亮明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由165元提高至330元,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121.55元,这样他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将达到451.55元。

同黄亮明一样,从今年开始,珠海21.3万新农保和城居保参保人员,新农保和城居保月平均养老金分别由246元提高至411元,374元提高至516元,这样全市新农保和城居保平均养老金水平位居全省第一。为此,珠海财政将每年增加投入约1.4亿元。

这是珠海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缩影。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珠海近年来强化财政投入,推出了绿化、交通、住房等一系列民生惠民举措。

公共交通方面,去年珠海采购555辆公交车,其中205辆新柴油公交车投放在西部地区境内。为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学生上下学及沿途居民的交通出行问题,巴士公司对西部地区13所学校全面调研论证,设置了99条公交高峰专线。

保障住房方面,珠海已明确2010年―2020年保障性住房储备用地问题,初步选定保障性住房储备用地28块,总面积约105公顷,预计可以建筑3万套左右的保障性住房。

由此,珠海逐步编织起一张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关键词 产城互动

打造安居乐业新城镇

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空心城镇化”、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遍地开花的“无序城镇化”和农民被动进城的“被动城镇化”?珠海的思路是按照“产城互动”的一体化要求,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动态适应,从而使得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实现“产城融合、城乡协调”,避免“孤岛”局面产生。

以大学小镇、西部中心城区、横琴新区、平沙新城等为主要载体,珠海正推动企业向园区集聚、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将工业园区的服务功能划入城镇体系,强调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衔接,以期建设产业生态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镇。

西部中心城区 布局前瞻性产业树立生态模式

在宏观战略层面,珠海明确打造“三大板块、一区一带”的“三高一特”产业布局,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高新区板块、以高端服务为重点的东部板块、以高端制造为核心的“两港”板块等三大板块鼎立格局。分析整体规划,珠海注重推动企业向园区集聚、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将工业园区的服务功能划入城镇体系,强调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衔接,以期建设产业生态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镇。

在珠海构筑的“三区一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引的西部生态城及平沙小镇,立足于为本地航空产业园、高栏港、富山工业园区等西部产业建设服务中心,遵循交通先行、产业跟进、城市发展的模式建设,体现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布局与集约型生态城市环境的结合。在珠三角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西部生态城和平沙小镇的更大特色在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推动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树立新型城镇化的产业生态发展模式。

根据规划,西部中心城区的职能定位为:“粤港澳合作的高端要素集聚区、西岸崛起的生产性服务中心、特区转型的新兴服务区和生态宜居示范新区”,空间布局为“一轴两心九区”,重点集中“L”型的一条城市综合服务轴上。纵观包括斗门综合区、白藤湖综合区、金湾综合区、新青工业园、航空产业园等九大片区,最大特点是以产业组团的布局,实现了产业新结构,将游艇制造、飞机整装、生态旅游等大批新兴产业囊括其中,奠定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而服务中心与休闲生活区的配置,将为新型城镇化创造软硬件环境。

为此,西部中心城区的建设将规避缺乏人口支撑的城镇“空心化”问题。该区域包括“两港”在内的交通枢纽地位、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富足的土地资源,将吸引相当数量的产业人群,支撑城镇人口的持续增长。而公共服务及休闲设施的完善,在引导产业人群停留生活消费的同时,也为原有村镇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横琴新区 区域联合创新改善软环境

有分析指出,中国属于典型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国家,而滞后的特征为,过去政府把大量公共发展资源过早、过多用于工业化,导致城镇化缺乏资源,人口进城非常困难。对于几乎是一片荒地起步的横琴新区而言,战略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广东省城镇化“十二五”规划对横琴新区发展寄予厚望,提出该区要积极探索区域联合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旅游合作区及生活合作区的建设模式,形成示范效应。而横琴自身,也正依据《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及后续产业规划研究,明确产业导向集中在休闲旅游、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中医保健等七个方面,重点通过鼓励金融创新、更开放的产业与信息化政策加速产业集聚与提升。

根据珠海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横琴新区将分横琴南部休闲度假区、中部文化创意区、西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区等主要板块发展,其中有相当产业环节涉及与港澳两地的联动。而如何加强与港澳两地金融、会展、文化等优势产业合作,加快接受港澳高端服务业辐射和产业转移,在休闲旅游、中医药产业领域强化三地产业协作,在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吸引各类高素质的城镇人口就业与生活,为横琴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大视野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珠海 新型城镇化
 
[ 政策研究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研究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