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 政策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云政务试点 » 正文

《智能电网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04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科技部  浏览次数:454
核心提示:实施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对于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问:实施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有何重大意义?

答:智能电网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将广泛利用先进的信息和材料等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实施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对于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问:当前世界各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整体形势如何?

答:世界范围内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已经全面启动,许多国家都确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目标、行动路线及投资计划,同时结合各自地区的监管机制、电网基础设施现状和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拟定了不同的智能电网战略。如美国的智能电网计划致力于在基础设施老化背景下,建设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电网,并提高用电侧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欧盟的超级智能电网计划则以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能源效率的改善和提高。

 问:在当前智能电网领域,科研关注的热点主要有哪些?

 答:综合世界各地区建设智能电网的进程来看,智能电网的关注热点包括:

(1)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技术及其与大规模储能联合运行技术;

(2)大电网互联及远距离输电及其相关控制技术;

(3)配电自动化和微网;

(4)用户侧的智能表计及需求响应技术。

问:我国发展智能电网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答:总结我国能源和电力发展现状,面临两个基本现实:

一是能源资源贫乏,难以支撑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而且能源资源与用电需求地理分布上极不均衡;

二是气候变化催生的低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对电力系统发展的压力迫在眉睫。适应能源需求和气候变化的压力,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目标是作为传统火力发电的替代电源而非补充电源,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并网技术难题远远超越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建设智能电网可以在发电、输变电、配用电以及电网运行控制等各个环节实现全面的技术跨越,在不断提升电网输配电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先进技术的高度融合,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提高大电网运行控制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电网输电及供电能力、抵御重大故障及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供电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我国电网的跨越式发展。

问:我国发展智能电网需要对哪些相关产业进行布局?

答:为支持智能电网发展,需要对以下产业进行布局:
(1)清洁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建设将大幅度提高电网接纳间歇性清洁能源发电能力,是清洁能源发电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前提;
(2)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3)新材料产业,如光电转换材料、储能材料、绝缘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4)电网设备制造产业,如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变压器等;
(5)信息通信、仪器仪表、传感、软件等;
(6)新能源汽车产业。此外,智能电网还涉及家电等消费类电子产业。

问:《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答:《规划》共分为五大部分:形势与需求、发展思路和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问:《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结合我国国情、满足国家需求、依靠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攻克关键技术、形成标准体系、完成示范工程、实施推广应用,加快智能电网产业链和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形成,取得国际技术优势地位,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为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事务中赢得更大的主动权和影响力。

问:《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突破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智能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智能装备等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电网产业链,基本建成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推动我国电网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示范工程和产业培育方面,建成20-30项智能电网技术专项示范工程和3-5项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5-10个智能电网示范城市、50个智能电网示范园区,并通过投资和技术辐射带动能源、交通、制造、材料、信息、传感、控制等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

 问:《规划》部署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共有九大重点任务: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支撑电动汽车发展的电网技术、大规模储能系统、智能配用电技术、大电网智能运行与控制技术、智能输变电技术与装备、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柔性输变电技术与装备、智能电网集成综合示范。每项重点任务又包含若干具体任务。

问:“大电网智能运行与控制”这项重点任务中需要研究哪些具体技术

 答:如电网智能调度一体化支撑关键技术;大电网运行状态感知、整体建模、风险评估与故障诊断技术;多级多维协调的节能优化调度关键技术;在线安全分析并行计算平台的协调优化调度技术;大电源集中外送系统阻尼控制技术;基于广域信息的大电网交直流智能协调控制和紧急控制技术等。

问:何为智能电网集成综合示范

答:智能电网集成综合示范就是利用“十二五”863计划优先启动的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一期)开发的关键技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建立一个涵盖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储能的智能电网的综合集成示范工程,可实现对智能电网多个领域技术的综合测试、实验和示范,并研究智能电网的可行的商业运营模式,形成对未来智能电网形态的整体展示,体现低碳、高效、兼容接入、互动灵活的特点。

问: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和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多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电网与发电企业之间、电网与电力用户、国际与国内之间的联动和协调;设立总体专家组,加强科技行动的顶层设计;结合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实施,统筹部署智能电网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

(二)加强技术合作和集成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开发环境。如由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织有关设备制造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智能电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在有基础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在有条件的地区布局产业化基地等。

(三)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作用,加快成果产业化,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围绕本专项确定的主要目标,合理选择技术路径和产业路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创新发展。
 
 


 
 
[ 政策研究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政策研究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