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崇明生态岛建设之路能否越走越顺畅,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找到符合其功能定位的产业。
这段时间,位于陈家镇智慧岛数据产业园的工作人员马不停蹄,经过一年多筹备,产业园核心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他各项规划已基本完成,公司组建工作进入冲刺阶段。从2011年10月10日产业园的揭牌,到如今公司即将成功组建,园区人看着这“婴儿”从孕育到即将生产,心情格外兴奋。
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定位为数据整合、加工和生产,数据产品传播、流通和交易及其相关服务,涵盖数字出版与文化业、多媒体产业、数据服务业和信息咨询业、软件业等多种产业。产业园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示范辐射”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园区建成后,他将使上海的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那么,这个上海的“智慧产业”,缘何落户数据产业、IT产业还未起步的崇明岛呢?
良好的环境促成园区落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提出了这一重要论断。而崇明,早在新世纪初就开始探讨生态岛建设的命题。从当年县委组织开展“崇明建设生态岛”大讨论活动,到连续的生态岛建设全民实践活动,再到《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的出台,崇明以良好生态环境赢得发展、赢得未来的思路,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有舍才有得。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崇明婉拒的工业落地项目和唾手可得的GDP,已无法估算。但多年执着的坚守,为这里赢得了新鲜的空气,清清的河水,肥沃的土壤,宁静的天空,还有大片广袤的土地……
生态环境终究成为生产力,土地资源成了最有竞争力的资源。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地储备资源,令不少地区艳羡的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区,选择落户崇明,并落定致力于“生态镇、知识城、休闲地”建设的东滩。2.1平方公里的产业园(一期),位于陈家镇建设开发核心区域,区域内特殊的湿地、林地、田园景观,颇具观赏性,未来,这个绿色产业园区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将无法限量。
在崇明本岛上,已经拥有工业园区和富盛经济开发区两个比较成熟的园区。崇明为何还要筹建第三个园区?它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又在哪里?
说起“智慧岛”落户崇明的过程,也算机缘巧合。
高端人才是园区最大财富
2010年,上海十几家软件公司联名给市委市政府写信,反映在上海地区发展软件公司,存在成本高、空间小、人才难留、企业发展压力大等诸多问题,希望市领导给予重视并有效解决。
软件产业属于新兴产业,符合崇明生态岛的功能定位。因此,县领导在了解市区软件行业诉求后,大胆地向市领导提出“在崇明建数据产业园,为上海软件公司"集结"发展提供保障”的设想。
这是一个双赢之举
数据产业不仅是无污染的“环保”产业,与生态岛建设完全契合。同时,数据产业又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他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人。而陈家镇良好的生态环境、舒适的居住条件、便捷的出行方式,为人的生活、发展提供了理想条件。尤其是产业园一旦发展成熟,必将会带来大量高端人才入驻,这对提升本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双赢之举”已经有了效应。产业园在前期招商过程中,长城计算机、易传媒等国内知名IT产业就有落户意向。“只要有这样的大客户入驻,陈家镇地区产业和人才结构必定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产业园负责人杨卫华说。
助推崇明产城融合发展
以“一业带动百业”,助推崇明产城融合发展,这是“智慧岛”的理想
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硅谷,在长30英里,宽10英里的半岛上,拥有高科技公司16600家,提供技术岗位近60万个,产出的效益更是惊人。作为上海新市镇建设试点,随着沪崇苏越江通道工程的贯通,陈家镇桥头堡地位凸显。但陈家镇依靠什么产业来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智慧岛无疑是上佳选择。
高端IT企业入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实力。而智慧岛周边的多个主题功能区:如国际论坛商务区、裕安新型农村社区、实验生态社区、滨江体育公园社区,还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等,则为智慧岛后续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和人才支撑。
产城融合需要一个成熟的市场。在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的陈家镇,现代服务业、繁华商贸业、高档娱乐业的形成,需要孕育。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随着智慧岛的建成与发展,必然会带来“高质量”的消费群体。届时商家一定闻风而动,陈家镇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指日可待。而随后,陈家镇这个“点”所产生的能量,必定辐射整个崇明地区,进一步带动崇明的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养生养老产业的发展。
“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智慧岛”带来的变革,将给崇明一个看得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