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信网络并非第一次出现故障。2002年,由于电信、联通之间设备接口故障,市内部分区域用户长时间无法使用互联网服务。10多年后,故障再次发生,所造成的影响更大。事故背后,拷问电信运营商“云计算”与“智慧城市”业务的安全隐患。
7月6日,上海某运营商DNS主机、备机同时当机,用户5小时内无法访问网络。事故造成的影响已非过去“5小时不能打电话”那么简单。
梳理此事件中的海量用户回馈,不难看出3G网络已承载了大量“智慧应用”。电信运营商提出“智慧城市”愿景,推出云存储应用。用户上网靠3G;微信、订餐、订票、手机网银、云存储甚至实时导航,都靠3G网络上网。断网,对用户而言已不是阻断和他人通讯,而是断绝基于3G网络存在的移动金融服务、云存储资料、云计算应用等等一切的关系。
伴随产业链演进,用户对网络的黏性增加。跑在移动网络上的应用、设备越来越多。在运营商的产业规划中,未来城市的金融系统、公交系统、家庭安全系统等等全部,都具备独立的IP地址,都依靠一张移动互联网运作。
银行、家电、汽车、公共监控,都跑在4G网上,这是“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然而,这样的愿景需要安全的保障。上海运营商的网络事故,正是对“智慧城市”安全性的一次拷问。本次出现故障的DNS服务器主机和备机同时发生故障。该运营商在沪用户的移动网银、导航服务失效达5小时。
所幸的是,“智慧城市”尚处于建设阶段。否则,网络瘫痪所引发的问题将蔓延到公共安全、城市交通、金融服务等领域。5小时的断网,将不再是电信运营商的麻烦,而是全社会的麻烦。
“智慧城市”是安全的城市
首先,基础网络安全要有保证,运营商应尽最大努力保障“管道”的高效、畅通。其次,与网络链接的设备和应用要安全,一些智慧应用与民生乃至公共安全息息相关,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最后,用户存储在“云端”的资料、数据要安全。这不仅要求服务器不宕机,而且保障云端不被黑客侵入,保护用户数据不被盗用或外泄。
此次移动网络事故发生在上海,是国内较早实践智慧城市战略的城市。事实已经证明:一次网络故障所造成的损失会延伸到金融和民生领域。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这样的教训应该被电信运营商充分重视。
业界应当看到,2013年一次通信事故造成的影响,远比2002年发生事故的影响要大。2023年,当海量行业和个人应用跑在4G、5G网络上的时候,一旦断网,后果如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