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本文就临海城乡建设现状,对城镇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策略。
一、临海市城镇化水平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临海市城镇化水平及阶段分析。
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根据六普数据,2012年我市市域人口常住约117.9万人,主城区范围(含汛桥镇、东塍镇)人口45.69万人,其它各镇镇区常住人口约13万,城镇外来半年上暂住人口约10万。我市城镇化率约为57%。实际上我市城镇规划区内还有大量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城镇化水平还略低。
城镇化进程一般分为集聚城镇化阶段,郊区化阶段,逆城镇化阶段,再城镇化阶段四个基本阶段。我市城镇化水平处于30%至60%时,属于城市化郊区化阶段,该阶段城市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展较快,城市人口比加大,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
(二)城乡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城市首位度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镇体系趋于合理,初步形成了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但在实践中,把城市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建设,撤乡为镇,变镇为街,功能提升相对滞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还是不高,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隐患,如大田、邵家渡在转为街道后,原镇区外的其他地方,农村味道依然很浓。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不强,城市首位度不高。
(三)城镇化有力推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但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但相互影响的重点前后不同。前期,主要是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后期,高度的城市化水平推动着经济发展。一般城镇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近10年来,我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124.1233亿元,提升到395.65亿元,增长了约3.2 倍多,城镇化水平也从2003的32%提升到52%。根据2012年统计年报,2012年我市人均GNP约为5838美元,工业化率为45.2%,这与对应城镇化率需65%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市城镇化和工业化尚未达到协同发展,城镇化率滞后于工业化率。
(四)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力度不足。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二者内涵的目标同向,任务一致,目的相同,要求一样。近年来,我市新农村建设取得瞩目成绩,但总体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打破,城乡差距仍在加大,从经济结构来看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有限。
(五)“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改革开放来我市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并且差异很大,差距近5倍。农村规划发展到城镇,过去靠农业为生,现在或将来可能搞非农产业。实际上,很多郊区的农民,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农民身份变成市民。同时也说明我市城镇化质量低,城镇占用土地的速度远远快于吸纳人口的速度。
二、走临海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策略与建议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措施是提高城市生产生活环境,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市应当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城镇承载力,在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同时提高中心城市城镇化的质量,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在注重 “人口的城镇化”的同时,更注重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
(一)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建设。
城市规划是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和进行建设及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我们在进行各项建设之前必须科学规划,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局部与整体,建设与发展的关系。
1.把好城镇建设规划关。着力构建我市一主一副两心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构架。将临海现状城镇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城镇:临海主城、临港新城;二级城镇:杜桥镇、桃渚镇、白水洋镇、东塍镇;三级城镇:河头镇、汛桥镇、括苍镇、永丰镇、尤溪镇、涌泉镇、沿江镇、汇溪镇、上盘镇、小芝镇。根据各城镇功能的需要,完善规划,对园林绿地、集贸市场、停车场、环卫、交通设施和各类管网建设实行超前控制。
2.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市首位度。进一步深化中心城市一城五组团的空间构架,古城组团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核心,把一些功能往外移。新城组团承担台州副中心城市功能,承接区域性的辐射、带动、参与作用。完善城市功能,丰满城市形象,展现现代化城市风貌。东城组团主打造为产业集聚区,作为城市功能的拓展区。灵湖组团利用该组团山、河、湖等资源打造旅游休闲服务板块。江南组团建设成为临海新的城市发展综合区块。各组团按各自功能要求逐步丰满形象,提升承载能力,建设宜居、宜业、现代气息浓厚的现代城市。
3.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把城乡的居民社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建设,着力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一体化,居民社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相配套的规划体系和建设格局。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形成基础设施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探索机制体制创新,全面推进城镇化。
1.探索利益补偿机制体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较高要求和经济相对落后的镇,对其丧失的发展机遇进行利益的补偿,以保证城镇化空间的均衡性与公平性以及城镇化的高质化。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率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市反哺农村。
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属于社会收入再分配,是实现公平的重要手段。要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居民保障制度的对接,以解决农民变市民之后的“后顾之忧”。
3.创新机制,推进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中土地问题事关规划、拆迁和安置补偿等问题,涉及村民的根本利益。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着眼于长远的社会效益,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配套出台有关拆迁安置、征地补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
(三)提高农民素质,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城镇化质量。
农民是城镇化的主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
(四)培育新型产业,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尤其是城市的发展跟第三产业的关系表现得更为直接,第三产业发展越快,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也越快,并且消化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了人口的城镇化,还能加快促进了都市现代化文明程度,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人口质量。从临海宜居城市建设要求来看,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能够合理调整城镇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从而达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