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趋势与核心理念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19  来源:中国智慧城市  浏览次数:2415
核心提示: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趋势来分析,“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现实举措,是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探索借助“智慧城市”推进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信息化样本。
  • 位置属性:头条二
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趋势分析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最高阶段,是“数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是城市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它通过综合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致力于推动并改善城市综合管理、经济建设、民生改善和政务管理等方面,实现城市“感知、互联和智慧”的发展目标;它是一项涉及诸多信息系统建设、科学运用综合集成技术的大型信息化工程,将带动城市基础设施、软环境建设和ICT产业升级,促进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改善民生、城市环境和综合管理能力,使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趋势来分析,“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现实举措,是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探索借助“智慧城市”推进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信息化样本。在中国未来城市化进程中,路径和支撑尤为重要,对于支撑“产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中国城市化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科技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委的政策推动下,在中科院、各大集成商和中外知名厂商的积极参与下,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区域、多领域的发展格局;目前,正式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含在建)的国内城市(含县、区、镇)已近300多个(其中仅住建部两批试点城市就达193个)。分析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大体可汇总出以下几个特征:

从覆盖地域来看,不仅东部发达省份率先领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也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形成普遍的城市发展共识。

从实施领域来看,东部发达城市更重视应用建设、将视角放在城市创新管理和民生保障领域,中西部欠发达城市则更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经济产业转型发展和社会管理完善等方面;

从现实效果来看,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已由原来的概念炒作导入、转向务实稳步推进阶段。

在与许多城市管理者们的接触过程中,我感受到大家都在深入地思考“智慧城市”建设如何与本市的区位优势、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等更好地融合,如何加强城市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突出做好城市信息资源整合,形成“政务协同、监管有效、服务全面、便民利民”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如何在促进城市经济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为市民百姓提供各类综合信息服务、让市民感受到城市智慧化发展带来的实惠等等。这种趋势的变化是积极的、可持续的,因此需要我们城市管理者科学决策、精心布局、全面部署、持续推进。

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社会急剧转型、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城镇化是必然发展方向,而信息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发展的有效支撑和保证;“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面临新的发展阶段、是城市软环境建设的核心载体,在建设中必然会遇到现实中固有的体制机制、管理模式、创新意识和IT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等因素制约及影响,需要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结合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我们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应注重于:

总体规划先行、注重顶层设计,突出技术路线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领域专项规划(包括资源、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等),要强化“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覆盖全域,突出经济、产业、民生和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体现总体规划全面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要兼顾到智慧产业发展、投融资、建设与运营等专项规划。

在总体规划过程中,要突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作用,注重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突出解决困扰信息资源整合的“标准不统一、不一致”的难题,化解“信息孤岛”丛生、“信息烟囱”林立的城市信息化困局;注重建设与运营相衔接、产业与资本相对接,智慧城市建设才具备“技术、管理和经济”的可行性,才会使总体规划及顶层设计能够有效“落地”、真正指导后续各项信息化工程建设。

这种理念,要有科学的技术方法来支撑,它并不是简单的总结或照搬照抄、而是源于我们团队多年形成的一套成熟的、体系化的技术方法论,即遵循系统工程思想,融合主流的信息化规划与顶层设计方法(TOGAF)、信息资源规划(IRP)和信息资源整合(IRI)的技术路线,形成了基于面向对象信息工程(OOIE)的智慧城市“金字塔模型”,使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衔接有序、更易于组织实施、成果更易理解和落地使用。该套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早在2004年就已通过科技部专家组评审、认定为“对于消除‘信息孤岛’有突出效用”,基于该方法所提出的数据标准化体系、已纳入ITSS国家标准框架,经过十余年的应用实践、该方法已在多个领域试点应用推广,得到行业普遍认可。

创新城市管理、注重民生保障,突出市民参与

智慧城市的建设一定要致力于解决城市管理创新和民生保障领域的关键性难题,要在政务领域,加强城市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实现跨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监管、消除因部门壁垒所带来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政务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在社会管理领域,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综合管理与应急处置能力,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和科学决策水平,彻底解决城市管理所面临的各种“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防洪防涝、安全事件和应急管理等)。

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落脚在民生,所以各类项目部署和建设安排上,均要遵循民生优先原则,大力部署和推进一批“便民利民惠民为民”的民生工程(如医疗、社会保障、救助等),让市民百姓能够感受到城市智慧化发展带来的变化,要做“看得到、感受得到、还要用得起”,这样的智慧城市建设才会是百姓拥护的、也才会有持续发展能力。

这种理念,需要在工程组织实施中得以贯彻落实,它不仅仅要体现在总体规划层面、更要体现在“智慧城市”的诸多重点工程的部署和关键任务安排上,并落实到实施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并要在项目立项、资金使用和建设要求等方面优先、并要给以倾斜。

注重两化融合、促进产业转型,注重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驱动力在于城市经济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只有形成产业规模和区域的集聚能力,才会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区域经济循环中、才能够使城市创新管理和民生服务得到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面对、需合力来解决推动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应用,会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使工业企业向高端制造业(智造)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及衍生服务将延伸到城镇、现代农业得以规模化发展;通过借助新兴战略产业的布局发展、区域产业聚集能力得以提升,才会更好地催生一批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化发展。所以,在产城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可以使城市发展更绿色、环保、低碳、幸福。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城市(镇)规模化发展的角度、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造城”运动,而是要更好地盘活城市已有产业优势资源、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在做大城市规模体量、做好城市发展质量的平衡中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管理和民生保障相融合,这对于城市发展是有益的、也是市民百姓欢迎的。

创新理念下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基本概念普及、重点项目推进和阶段性成果的取得,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更加理性地面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回归,在创新理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突出地方特色、惠及民生和社会创新管理”将成为“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当它与两化融合、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等协同推进的叠加效应、必将惠及我们亿万人民,形成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