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城镇快讯 » 正文

温州城镇化 讲述市场与人的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2038
核心提示:温州不仅是金改实验区,更是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在大部分城市对城镇化还处于观望阶段时,温州已先行迈出改革步伐。除了草根经济的市场化推动因素,温州当地政府“无为而治”和“顺势引导”,探索股改、地改、户改,走出了一条“版本”升级式的城镇化道路。


温州不仅是金改实验区,更是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在大部分城市对城镇化还处于观望阶段时,温州已先行迈出改革步伐。除了草根经济的市场化推动因素,温州当地政府“无为而治”和“顺势引导”,探索股改、地改、户改,走出了一条“版本”升级式的城镇化道路。

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在城镇化浪潮中,温州辖区内发展并不平衡,如同缩微的中国版图,“版本”升级的背后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温州城镇化探索无疑具有标本意义。

“无为而治” 市场主导培育“农民城”

温州龙港镇,1982年建镇时全镇总人口不足7000人,是一个“灯不明、路不平、水不清”的小渔村。30年间,龙港镇人口已超40万人、经济规模近100亿元,在温州的314个乡镇中,列第二位,被誉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乡村城市化的杰出代表”。

苍南县决定成立龙港镇时,陈家堡村村民陈定模自荐做了龙港镇首任党委书记。陈定模在龙港实行“户籍改革”、土地“有偿使用”、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等改革,最吸引人的口号是“欢迎农民进城开店办厂”。凡在龙港镇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迁户进城,这是当时全国第一个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胆创举。

“为了解决进城农民的口粮和就业问题,龙港协调了苍南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对申请开店、办厂的农民实现部门联合办公审核,最终把企业局、工商局、公安局等八个部门的章归并为县计经委的一个章。”如今75岁的陈定模回忆说,“这就是八颗大印一把抓。”

农民对这座属于自己的城市的管理模式:“自理口粮进城、自建住宅落户、自找门路就业。”龙港现在的几大产业,几乎都是从当年“自找”的不起眼的小产业做出来的。

农民进城,政府的公共财政压力不足以提供配套的服务,龙港镇推出股份制,马路、路灯都是农民集资建设的,整个龙港就是一个超级股份制企业,当时的说法就是初级合作社。

在温州,不用政府投资一分钱,靠引入市场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就建立起温州机场、金温铁路、温州大桥等基础设施。2012年底,温州的幸福轨道S1第一期工程也采取向社会募资的方式,15亿元额度被认购完毕。

温州大学副校长任柏强认为,温州的城镇化之所以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率先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建设由政府负担,城市居民的福利、保障也是政府负担。农民进城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

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政府所作出的反应,自然是限制农民进城,即阻止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而温州在城镇化过程中化解这个问题的矛盾,其所采取的对策是把以往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转变为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

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马津龙认为,在计划经济时期,温州的影响比较大,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温州政府在经济压力和政治压力的两难选择中,采取了“无为”的行为方式,温州最初的城镇化的成功,最大的经验是政府的“无为而治”。

对于目前的新型城镇化,陈定模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设想由顶层设计一个模式。”

他认为,各地要根据各地的经济、环境、文化、观念的不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城镇化道路。“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梯度城市化的观点,就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建设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城市。”陈定模说。

在陈定模看来,目前社会对城镇化建设争论比较多的问题是土地、资金、就业、农村等,“这些问题是早在1984年龙港建镇后几年中激烈争论的老问题,但龙港镇在实践中都一一迎刃而解。”陈定模说。

马津龙认为,温州的城镇化成功的关键在于创造了有利于城镇发展的新机制,就是凭借城镇的功能优势,依靠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进城企业投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企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的统一。

与此相联系,还超前实行包括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投资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从而开辟了富有温州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镇“包围”村资产盘活壮大产业群

如果说龙港镇的模式,是温州城镇化的1.0版本,乐清市的组团式小城镇则是温州城镇化的2.0版本。

农民进城后,带来劳动力和资金,温州相继出现各自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同类产业区域性集聚为特征的“块状经济”格局,使得区域内部产生了相对集中的产业群落或产业集群,以及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型城镇,即专业镇。

作为“中国电器城”的柳市镇就是专业镇,在专业镇的形成过程中,生产与经营同类的或相关的行业产品的商贸型企业和生产型企业纷纷向专业产业区或者工商园区集聚,引发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流等要素的汇聚和扩散,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温州城镇化道路特征鲜明:以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以专业化市场为基础的专业镇模式;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马津龙认为,温州城镇化道路说明,只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始能加快城镇化进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寸步难行。

温州城镇化又先行一步。柳市镇长虹村,正在启动一场农村集体经济的重大变革,该村是首个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

“温州民众嗅觉很灵敏,善于学习,只要老百姓明白改革确实关乎切身利益,他们就会抱团推动起来。”温州市发改委一官员说。

长虹村党支部书记、长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郑元成说,“我们村的承包地早年就商业化了,几乎不涉及地改,但股改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位于柳市镇商业中心的长虹村,此次股改涉及8亿多元,500多户村民2200多人。股改是温州市推进“三分三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对村级集体经济中的非土地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

实行股改以后,村民变股民,村民对自己拥有的股权享有自由处置权,这些股权不会因村民居住地的变化而丧失,这样村民就可以没有牵绊地自由流动。

长虹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就是将原村里的电器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柳市三幼等多项集体经营性资产,经过评估量化后,以股份的形式分配给村民。长虹村村民股权证的发放,意味着柳市镇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关键词: 城镇化 以人文本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