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
昌九城镇规划初稿力争年底出炉
为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11月27日,《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南昌大都市区规划》、《新宜萍城镇群战略规划》、《昌九一体化城镇体系规划》等四项重大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协调会在南昌市召开,标志着我省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省住建厅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昌九一体化城镇体系规划》,目前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工作已经结束,正在制定初步方案。“按照省里的要求,初稿争取在年底前出炉,然后邀请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
该人士表示,《昌九一体化城镇体系规划》,是在昌九一体化总体规划下编制的一个专项规划。一个合理的城镇体系可以实现单个城市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使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昌九一体化城镇体系规划》,将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为区域内经济增长、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选址、定位等做好服务,通过城城统筹、城乡统筹实现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的一体化等。
规划
构建“糖葫芦”型城镇体系
目前,南昌、九江两地形成哑铃式结构,两头粗,中间细。省住建厅该官员表示,按照规划,南昌、九江近期将重点围绕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以带动辐射周边,形成两个球状的对接。“把中间做大,依托两个中心城区来扩大覆盖面。”
翻开地图不难看出,南昌、九江两地相距140多公里,即便如此,两地辐射的范围还是比较有限。对此,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曾表示,昌九之间100多公里范围内没有一座中型以上的城市,如果共青城发展成为一座中型城市,将大大加速昌九一线的城市化速度,而且能够在昌九两座城市之间起到很好的经济承接作用。
据悉,共青城市位于南昌、九江的中间,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昌九城际铁路的通车,共青城在南昌与九江之间“左右逢源”,可以分担两市的产业转移、生活居住等功能。在已获批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到,至2020年,共青城人口将达到50万人,成为一个中等城市,未来南昌城市轨道交通将延伸至共青城。
省住建厅这名专家也透露,把昌九连接地带打造起来,中间的共青城、德安是重要支撑点。昌九一体化城镇体系,不会扩大到两个城市的周边一些较远区域,主要以两个城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在形成南昌、九江两个球状对接后,培育共青城、德安为第三个中心,进而形成沿昌九工业走廊布局三个中心的“糖葫芦”型城镇体系。
布局
昌九空间布局重辐射
按照省政府已出台的意见,南昌着力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以省行政中心搬迁、南昌航空城和地铁建设为契机,推动城市内优外拓,形成以赣江为主轴的一江两岸五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设九龙湖片区,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形成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容纳50万人口的新城框架,把红谷滩新区打造成为现代大都市的标志性区域。加快昌东新区、昌南新区建设,有序推进瑶湖生态科技新城、昌南现代综合新城、九龙湖现代综合新城、乐化空港新城、梅岭休闲度假新城五个功能组团建设。推进南昌进一步向滨江临湖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转变,强化其省会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及辐射功能。
九江的空间布局,将根据沿江地区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形成产业分工协作、集聚发展,城镇功能提升、集群发展,港口配套完善、连锁发展的总体格局。要发挥沿长江152公里岸线优势,重点建设赤码、城西、城东和彭湖四大板块。全力打造“1+3+X”沿江城镇密集带。“1”即大力优化提升九江中心城区,建设江西北大门,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3”即把湖口、瑞昌建成人口超20万,把彭泽建成人口超15万的大九江卫星城市、沿江新兴工业城市;“X”即积极推进码头镇、新港镇、夏畈镇、港口街镇、流泗镇、马当镇等一批沿江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形成大九江都市区,强化内引外联、通江达海功能,凸显其长江中游航运枢纽与国际化门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