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近日,记者就这一话题独家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
“智慧化”是“数字化”的升级版
近年来,“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有名词不断出现,它们究竟在百姓日益方便、快捷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宁津生解释,“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基于数字城市之上,利用和融合更为先进的技术,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使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互联互通。利用地理坐标,把地球分为一个个小方块,小方块内的所有信息通过一个平台传输,建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一样的环境,使大家资源共享,这就是数字城市。但这只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物、物与物是无法联系起来的,所以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城市。通过装在物件上的传感器,实现人的远程操控。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延续,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
他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对信息的使用,就好比发达国家粮仓里有太多粮食因为吃不了,可在非洲很多不发达国家,老百姓还在饿肚子,原因之一就是粮食不能有效分配。智慧城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抽象,它就是把信息资源聚拢再分配,达到共享的过程。有些功能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市民卡、校园通、手机挂号、短信群发、手机银行、电子政务等。
政府主导,“有偿”“无偿”双管齐下
记者了解到,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工程庞杂,需要很大的投入:一是城市道路以及给排水管网、燃气管网、路灯等市政设施要智慧。例如,道路能够根据干燥度自动启动洒水装置、燃气管道能够探测压力等参数,出现异常时自动关闭并通知维修,以防爆裂。二是网络等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要智慧。例如,建设无线城市,推进三网融合,建设云计算中心,使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满足人们“即需即供”的需求,像使用水、电一样方便。这一说法得到了宁津生的肯定。“智慧城市的创建是需要大量资金、技术投入的,绝不是一个单一的部门就可以完成的。一定要政府先认识到智慧城市的重要性,给予智慧城市建设网络活动的扶持和资助,通过政策杠杆筛选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主导企业入驻,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联合企业力量共同完成。”
宁津生支招说:“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是可以分为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的,对于个别专业性强、保密性高等服务项目,可以采取适当收费,作为对政府继续运作和鼓励企业投资的手段。”
应用为王,根据需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
“生病不用住院,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监控器让医生了解到病人的血压、心脏、脉搏等情况,交通流量大时可提前疏导,河流被污染时可马上发现排污口等,人们可以用手机轻松操控家中所有电器,下班前操作,到家就可以吃到热腾腾刚做好的饭菜,看病、上班、出差、休闲都变得方便轻松。”宁津生给记者描述未来成熟的智慧城市生活。
他说:“无论是数字城市还是智慧城市,最终都要落在应用上,没有应用就无法拉动需求、带动产业。因此,创造丰富的应用对政府、运营商、企业都至关重要,如何做好应用是复杂的问题。”他强调,在创建智慧城市初期,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结合本地特色、技术实力、经济水平等,实现应用与需求开发的本地化,充分考虑到后期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建设智慧城市是加快区域城市化和信息化这两个现代化基本任务的重要结合点,将给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是推动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支点,应当从区域全局发展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必须有专门机构,牵头制定智慧城市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并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