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专家智库 » 专家 » 正文

李毅中: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应满足民生需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1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网  浏览次数:1243
核心提示:近日,记者就“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智慧城市”构建等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
  • 研究领域:规划咨询


“新型城镇化”成为当下中国最热的词汇,全国各地无一不提出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而如何做到“新型”,各地的理解和实践并不相同。

是“产业兴”而配建住宅,还是参照图纸建立一个孤岛新城?这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耐心与智慧。如何让“新兴城镇化”变为真正的“新型城镇化”,从而成为支撑地区经济的强大引擎?

李毅中认为,要大力提升城市产业支撑能力。工业化导致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推动了现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期,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时代特征。

曾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任部长、有着传统工业与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切身管理经历的李毅中特别提醒,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融合发展,要注重避免城市发展因缺乏产业支撑而“空心化”,也要避免产业发展因缺乏城市依托而“孤岛化”,关键还是要有产业支撑。

近日,记者就“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智慧城市”构建等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

有产业才是“实心城镇化”

记者:你曾经提到,充满活力的城市,必须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在当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产业体系的建设往往并不同步,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李毅中:城镇化经验表明,产业集聚带动了人口集聚,产业繁荣促进了城镇繁荣。当然,产业支撑不一定全部是工业,也可以是商贸、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但没有一定规模的工业支撑,城市发展就没有根基。

有关专家曾做过调研和测算,以一个工农业经济有较好基础的地级中心城市为例,假定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50%提高到2020年的60%,按照人均收入倍增目标,相应GDP总量要翻番。虽然随着工业化进程,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要下降,但10年工业增加值需新增1倍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需超过20%。

也就是说,没有相应的制造业以及面向工业生产的服务业发展,城市不可能具有“造血功能”,城市发展目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就难以实现。即便是以商贸、旅游等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也必须有相应的工业提供丰富的商品、积累雄厚的资金、制造充足的就业,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发展三产和城市建设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记者:在地方上的强烈发展动力下,全国范围内往往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你认为各地应如何形成一个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

李毅中:一是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积极引入新产业、新业态。由于各种因素相促,一段时期内不少地方大上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不少城市大上汽车、石化等制造业,全国100多个城市都曾把风电设备制造和光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产业雷同、低水平重复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

各地应从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市场条件的实际出发,评价选定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深度加工,实施差别化发展。注重改善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有序开展招商引资和产业承接,逐步形成本地区的主导产业。

二是培育提高本地产业综合竞争力。以主导产业为依托,牵引和带动相关配套产业,打造和完善产业链;通过第二产业延伸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生活服务业,反哺发展现代农业,尤其要重视培育城市科技中心和教育中心,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防止主导产业衰退或资源枯竭等造成城市的萧条、衰败,美国著名汽车城底特律的破产就是深刻的教训。

记者:新城发展必须要有产业支撑,那么如何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实现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李毅中:产业园区的兴起和发展实现了产业集聚、升级换代,乡镇企业升级为地域经济,城镇建设改变了面貌。但同时存在着数量过多、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的状况,以及服务配套不足、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要注重产业园区自身的转型升级。据统计,目前列入国家公告目录的各类型开发区有1568家,其他各类功能区、集聚区、工业园区近万家。

要整合产业资源,淘汰落后、扩展优势环节、改善配套,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提升技术水平。要统筹考虑产业园区和城市区域的布局、占地、人口、交通、服务、绿化等因素,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当前尤其要重视补缺,治理“三废”,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单位土地产出,建设生态园区。此外,要探索改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厘清政府与园区、园区与企业的职责。

“智慧城市”的内在智慧

记者:现在全国出现了“智慧城市热”,但是在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你认为在推进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问题?

李毅中:智慧城市是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宽带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构建城市功能系统中综合集成和协同应用,实现城市运营管理的有序高效,让居民的生活更美好。

智慧城市将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进程有机融合,以虚拟空间突破城市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成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突破口。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220多个城市(含县级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其中相当一部分城市已启动实施,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计划投资规模约1。1万亿元。

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热的背后,一些城市对智慧城市的定位和功能不够清晰,大都停留在几项通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一些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真实需求缺乏判断,目标宏大,但特色不够,缺失足够的要素资源和支撑能力;还有一些城市在推进过程中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缺失,各自为战自成系统,整体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另外,对引入跨国公司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路径依赖”以及信息网络安全风险等问题,也须引起关注。

记者: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应该如何构建?

李毅中:一般地讲,智慧城市建设包含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社会社区秩序管理等内容;广义地讲,还应包括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应针对我国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如水、电、气、供热、通信、地下管网、三废处理等基础设施落后,住房、社保、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滞后,城市资源环境过载、约束日益趋紧等突出问题,统筹考虑制定总体框架。

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只是以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等智慧组件的单项建设为主,不能互联互通,尚未统一为一个整体。

要打破部门、行业分割,防止各自为政或政出多门,建设智慧城市统一的支撑平台,与行业应用组件系统对接,以网络化管理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要以实施“宽带中国”、“信息惠民”等工程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加强和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城市运营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记者:通信等基础设施应该如何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李毅中:当前我国城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通信网络的覆盖强度、运营能力差距较大。网络的宽度、基站的密度和网络覆盖的广度都不适应。以带宽为例,目前一般城市家庭只有2M,位居世界70位以后,规划“十二五”农村达到4M、城市达到20M、一线城市达到100M,方能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因此,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

但目前由于通信基础设施未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重视不够,在执行“宽带中国”、“光纤入户”等工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一般地讲,通信基础设施工程包括通信管道、移动基站、杆路、小区通信等设施,存在选址难、进入难、施工难、维护难等问题。

我的建议一是要纳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要和城市水、电、气、热、交通等一样列为优先行动工程,立法立规给予支持保护,在建设审批、土地征用、基站选址、管路施工等多个方面给予保障。

二是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在地铁、机场、车站、港口、商场、文体等公用设施和居民小区建设或改造时,统筹安排有线、无线通信设施和网络布局,同步实施,防止相互脱节、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记者:作为民众而言,生活中的民生需求才是最关心的内容,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应该如何从民众的基本需求出发来构建?

李毅中: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广泛充分的信息获取、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安全快捷的信息传递,及时均等地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如智慧医疗将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智慧教育将使居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智能交通系统汇总实时交通信息,人们借助智能手机预知出行情况,智慧家居使居民远程控制住所的家电等。

智慧城市让老百姓和政府同时了解到必要的信息,并及时调整自身行为和预期,从而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一定要把满足民生需求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信息消费是消费者为满足个人和团体需求而购买的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最终消费。信息消费内容尚需科学界定,狭义地讲,应包括通信服务、信息终端产品、互联网流量、软件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增值等。世界银行统计,目前我国人均信息消费每年192美元,而美国为3400美元,相差18倍。

信息消费发展潜力大,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务院已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做好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增强信息产品尤其是智能终端的创新研制、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改善消费环境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等五方面的工作。要把上述任务落实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构建城市相关业务的应用系统。
 
关键词: 李毅中 智慧城市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