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新型城镇化:整体规划与突破重点高级研讨会”上,辜胜阻做了题为“新型城镇化需要新的路径选择”的演讲。辜胜阻说,当前城镇化问题上的争议可归结为六个方面:第一,城镇化主导力量是政府还是市场;第二,扩大内需是靠公共投资拉动还是扩大消费;第三,城镇化的方向是物的城镇化还是人的城镇化;第四,农民市民化是盲目激进的户籍改革、土地改革还是稳定就业和公共服务;第五,在城市体系上是大城市偏向还是均衡发展;第六,有没有新型城镇化,当前的城镇化模式要不要转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辜胜阻提醒大家注意“健康”二字,“城镇化是双刃剑,要利用黄金机遇,但同时要避免灾难后果”。他所说的“黄金机遇”是指未来20年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的城镇化率会从50%升至70%,城镇化带有无限的商机,会使人流、物流、钱流、信息流、能源流高速增长。但如果政府的短期行为和企业投机行为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辜胜阻说,中国城镇化要防止五大误区:一是拉美化陷阱,二是速度至上陷阱,三是卖地财政陷阱,四是掠夺式发展陷阱,五是大城市病。
辜胜阻认为,市民化最重要的标志是公共服务。“户籍是一张纸,公安部门一夜之间就可以改掉,但是没有公共服务的市民化是空的。”现在大部分农民工愿意在城市长期居住,但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因为现在农村户籍含金量很高,有宅基地、承包地等各种补贴。因此,户籍改革是渐进的、局部的,因城而异,不能盲目“户改”和“土改”,应当以居住证来配置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让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辜胜阻认为,中国城镇化路径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靠依托大城市发展城市群,另一方面依托中小城市的改革试点。他特别看好中国的“五线城市”,即吸纳人口多、经济强的镇,例如广东的虎门、浙江的龙港、北京周边的燕郊等,但它们最大的问题都是公共服务没有跟上。(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