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何种模式?资金从何而来?如何持续发展?这三个问题一直是阻碍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拦路虎”。年初以来,青冈县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统筹推进,有效地破解了这“三大难题”,助推了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
因地制宜,使城镇化建设模式日臻完善。青冈县从基础优势出发,集思广益,不断实践、探索、创新着符合乡镇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建设模式,从城镇化建设推进情况看,各种模式日趋成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祯祥镇采取“企业牵动、政府主导、产业支撑、四化统筹”模式,走出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镇工业化、农民市民化互动互融的城镇化建设之路。青冈镇采取“运营土地、集体开发”模式,通过组建开发公司由村集体出资开发建设,规划外宅基地面向市场招标进行建设,所获利润,作为后续建设资金和村集体积累。中和镇采取“政府主导、政企联建、政策扶持、集聚发展”建设模式。柞岗镇发挥毗邻县城优势,主动向县城集聚,采取“政府主导、运营土地、产业支撑、梯次推进”模式,将繁荣村进行整村推进。昌盛乡采取“农民主导、集资联建、政府组织、政策扶持”模式,农民自愿集资、村集体牵头选定建设区域进行建设。永丰镇丁家店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联建、产业支撑、异地安置”的模式,整屯将实现整体拆迁,进行异地安置。新村乡采取异地建设模式,由中和镇提供建设地点,土地指标实行异地增减挂钩。目前,新村乡拟入住中和镇两个村200户1000人。同时,新村乡还采取“集中建城、整屯迁出、企业入驻、产业支撑”的方式,在老虎店屯明沈公路北侧建设三玖新邨,创新了乡外村城镇化建设模式。目前,全县15个在建工程,已有76栋住宅楼已经封顶,10月末达到入住状态,其余工程均在有序建设中。
多元融资,使城镇化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为破解城镇化建设中资金短缺的瓶颈,青冈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通过政策性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多方筹措,多元融资的路子:整合政策性资金,将新农村“以奖代投”、村级“一事一议”、泥草房补助、危房改造、扶贫村建设等资金集中用于城镇化建设;企业垫资建设,今年昊方集团计划垫资8000万元,在祯祥镇建设住宅楼16栋;运营经营土地获利,柞岗镇将村民迁居腾出的近30万平方米土地,交由县土地收贮中心,交易后获得收益,青冈镇将村民迁居腾出的近31万平方米,通过市场化运作,可实现收益900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2012年昌盛乡通过农民自筹,筹集资金900万元,今年又筹集资金700万元。
四化统筹,使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青冈统筹考虑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化支撑的辩证关系,着力促进城镇化与农民市民化有机结合,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青冈镇发挥“城关镇”优势,发展“围城经济”,近郊发展绿色、生态、观光农业,远郊打造高产创建示范区和规模养殖区,从业人员年可实现增收1500元;以创业拉动就业,成立镇办企业,引导村民发展二、三产业,年可实现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以内转为主,依托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及青枫亚麻、泊海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目前,全镇务工人员已达4000人,占全镇农业人口的28%。中和镇、祯祥镇从全县打造“五福生态城”的定位出发,加快整镇城镇化的同时,以五福桥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集聚。目前,仅祯祥镇落地开工项目已达18个,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0亿元,拉动就业2400人以上。
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年初以来,青冈县共投资9亿元,实施城镇建设工程15个,共涉及12个乡镇,规划建设住宅楼82栋,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可入住7500户3.2万人,其中祯祥镇、中和镇、青冈镇等7个乡镇实施了整乡镇推进城镇化建设。青冈城镇化建设规模大、标准高、模式新、启动快,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周边县市的一致好评。全市整乡镇推进城镇化建设现场会先后两次在青冈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