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逐步从以工业生产为主向知识、信息、智慧枢纽和集散地为主的方向转变,中心城市对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创新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智慧产业的吸引力迅速增强,逐步成为产品设计、研发、管控、营销、服务的聚集地,逐步演进为信息与知识生产、使用和集散的中心。在全球信息化趋势和“智慧地球”理念的推动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现代化的战略途径。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分析
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核心特征是将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目前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深圳、南京、宁波等地纷纷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一、智慧上海
自2009年开始,上海电信开始助力上海打造泛在网络基础,如率先建设“城市光网”等。2010年3月2日,上海物联网中心在嘉定区揭牌。 2010年8月,上海宣布推出预计总投资31.2亿元的“云海计划”,将上海建成中国的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中心。 从物联网到云计算,上海正在将“智慧城市”从概念变成产业实践。
“智慧上海”的内涵包括三大网络: 一是物质网络,以物联网为代表; 二是信息网络,以“云计算”为代表; 三是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能量网。
智慧上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可持续的上海”、“高效的上海”、“安全的上海”:
“可持续的上海”,如能源能否可持续,是否可以找到新的使用能源的方法,使水电等更智慧、更持续高效地得到使用等。
“高效的上海”包括是否有高效的交通,工作效率是否高效,是否有好的通讯技术,是否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等。
“安全的上海”包括公共应急系统安全高效,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安全等(空气是否污染)。
2010年以来,上海多次研讨“智慧城市”的发展。在其中一次论坛上,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提出,“十二五”期间,上海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就在于“智慧城市”建设。 其后,上海在2010年11月9日通过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域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上海的智能化探索告诉我们,智慧的城市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打造智慧之城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更需要开放的心态和符合中国规则的商业手段。
二、智慧南京
本世纪初,南京开始思考智慧文化建设问题。2006年,南京提出“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构想。如今南京正朝着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既定战略目标迈进。南京要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统领下,以“智慧城市”战略为导向、谋划和推进产业发展、城市转型。
1、“智慧南京”涵盖四个方面:
第一,发展“智慧”的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系统、交通、电网,应急反应等内容。
第二,发展“智慧”的产业,主要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内容。
第三,强化政府服务,构建“智慧”政府。
第四,以“智慧”人文塑造“智慧”城市的灵魂,毕竟,“智慧”的人是“智慧城市”的决定性因素。
2、四大领域实践智慧南京
智慧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参与在智能交通、城市规划、城市安全、水资源管理、城市指挥中心,无线南京和政务数据中心。
智慧的产业建设:智慧电网产业基地、智慧园区建设、物流行业整合,以及各种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的建设工作。
智慧的政府建设:积极参与在城市综合管理系统、电子政务、以及卫生、医疗、社保等有关民生的重点应用开发与实施。
智慧的人文建设:积极参与在南京市智慧城市展示中心、智慧南京研究院、旅游体验改善以及本地人才积极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作为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南京近年在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型城市和软件名城建设中都取得显著成绩,更在本年初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在多年的发展积累下,今日的南京市已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转型时期,既有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基础,又有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机遇条件。在这个创新型经济为特征的新一轮发展中,南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才能赢得先机,走在前列。
三、智慧深圳
深圳市在今年2月3日首次提出的“智慧城市”理念,深圳正在从科技、人文、生态等三方面构建新时期的“智慧城市”。
1、以信息化打造科技的深圳
2009年8月,深圳市政府与广东电信、广东移动、广东联通共同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全力建设“数字深圳”。
还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TD建设运营、电子政务提升、移动电子商务普及、企业信息化升级、数字深圳建设、深港合作、深莞惠通信一体化、服务大运会等“十大工程”。
2、智能交通体现人文的深圳
与上海、北京等城市不同,深圳智能交通建设存在资源过度分散、信息资源不共享等问题,为此,深圳交通部门在探索中推出U交通战略,逐步实现U服务(无处不在的智能交通服务)、U保障(无处不在的智能交通保障)、U体验(无处不在的交通信息体验)。
3、建设低碳时代生态的深圳
2010年1月16日,深圳市政府提出今后将在规划建设、低碳产业、公共交通、绿色建筑、资源利用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