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1  来源:《群众》  浏览次数:422
核心提示:传统的城镇化追求的是规模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走的是城镇建设扩容、大兴土木造城的外延式发展路子。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不是外延式发展,追求的不仅仅是扩大投资规模,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镇化率,根本的目标是符合全面小康社会、现代社会要求的民生改善和人居环境改善,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传统的城镇化追求的是规模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走的是城镇建设扩容、大兴土木造城的外延式发展路子。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不是外延式发展,追求的不仅仅是扩大投资规模,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镇化率,根本的目标是符合全面小康社会、现代社会要求的民生改善和人居环境改善,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能量和空间。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走出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突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是人们对自身发展空间的崭新追求,通过城镇化打造新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达到生产更先进、生活更舒适的目的。现实生活中,提高城市化率,将城镇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搞房地产,上投资项目,都不能离开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否则,很容易出现舍本求末、喧宾夺主的情形,违背了城镇化的根本和初衷。所以,城镇化发展的最高境界,必须坚持以人为目的、以人为动力、以人为主体,一切为了人、一切服从人、一切依靠人。要围绕提高人的幸福指数,突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体现人际公平、代际公平。首先,要有好的规划,在经过专家论证与科学和民主化决策的基础上,强调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防止规划跟不上变化,主观意志瞎指挥,特别是防止规划失去引导性,跟着开发商走、跟着商家走,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明显滞后。比如,有些居民小区停车场规划滞后、建设滞后,以至于马路成了停车场。其次,要平衡好多方面的利益。城镇化涉及很多人的利益,特别是弱势人群的利益,如失地农民、城镇拆迁户。应依照法律制定合理政策,建立协商制度,防止强征强拆,让征地拆迁成为公开透明的过程,尤其是利益补偿一定要到位。应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城镇化进程中低收入困难群体基本的生活需要。第三,增加城镇化过程中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城镇化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市场化,也不是政府主体化。这里面,客观上存在着必要的分工。政府存在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要防止出现将居民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推向市场,避免政府的缺位。比如,在城市交通问题上,公共交通就是政府的职能,这既不能推给企业,也不能推向市场。现在许多城市,为什么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主要是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私家车又盲目发展,造成了大量和经常性的拥堵现象。对此,居民很有意见。总之,在新型城镇化问题上,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居民利益为重,一切以居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为出发点、立足点、归宿点为检验标准、为评判依据。

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并进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城镇化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有工业化,后有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问题是如何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既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也为城镇化提高水平?要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加大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投入,加快房地产、现代商贸、旅游、娱乐休闲等服务业的发展,完善城镇功能,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引进优质的工业发展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提升工业化的水平和竞争力。同时,工业化的推进,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既为城镇化发展奠定经济基础,也提升了城镇化的品质。需要指出,强调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并非是两者平分秋色、平均使用力量。应该突出新型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引导作用,通过城镇化规划好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优质资源、创造良好环境。

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核心是处理好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走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道路。中国的农业和农民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为工业化、城市化、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带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坚持城镇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特别是针对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的现实,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城镇化不是简单养活农民,降低农业的比重,而是重在支持增加对农业的基础性投入,进行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告别传统的小农经济、小商品、小生产农业方式,用科技武装农业,促进规模化经营和工厂化生产,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进而富裕农民。在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重要关节点。应立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经济。要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地方产业特点,让已经转移的农民真正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城镇化过程中应通过城乡土地和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让农民能够分享到城镇化带来的成果收益。仍然留在农村的人口,应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再变革,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再创新。现代农业不仅有稳的作用,也可以实现农民富裕,让农民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应扶持现代农民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农业生产,不但增加收入,同时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在农村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高品质生活。应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提高,克服“单个农户闯市场,小舢板面临市场大风浪”的困难,吸引有知识、有文化的企业家、科技人员进入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信息含量、知识含量;多途径加强职业培训,整合劳动、教育、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围绕产业、项目、市场的需求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技能和就业能力,提高他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

形成集聚、集约发展的特色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人类生存和发展方式,城镇化其深刻的内涵,就是通过优势和优质资源的集聚,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在总体上,比原来更经济、更舒适、更完善、更美好。但是反思前些年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所内含的发展优势并未充分凸显。突出的问题,是土地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本来,城镇化在宏观上是减少土地占用的,是对土地的节约,居民生活的环境也应该更加优美,但在现实中存在着历史欠账。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就是推动城镇化在集约、绿色、低碳、智能的基础上发展。江苏在全国是人均占有土地很少的省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节约土地政策,改变粗放的用地方式,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增进土地利用效益,做到在宏观上人口占地系数明显减少。应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在园林、绿化、生态、山水、品质、舒适度上有统筹考虑和安排,为建设美丽城镇奠定坚实基础。可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小区、绿色产业等,共同构建生态城镇。应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作用和正确的消费观念,打好“低碳牌”,建成一批低碳城镇。主要是注重配套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节水及绿色交通设施,取缔小锅炉、小烟囱,大力引进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等供暖新技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使城镇居民过上低碳生活。

在城镇化的集聚、集约发展中,智能化具有重要的创新地位和创新作用,是一种技术保障机制。城镇运转要更节能、更环保、更低碳,必须积极发展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多样化的智能服务,比如,人们可以用手机移动接收和发送关于城市生活的一切信息,看病、上班、出差、休闲都变得轻松愉快,让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居民生活更舒适、更便捷,幸福指数有显著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将塑造一种全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江苏两个率先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