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头版头条 » 正文

智慧城市建设应追求智慧产业 重在智慧民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14  来源:佛山日报  浏览次数:401
核心提示: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中国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103个城市(区、县、镇)“上榜”。自1月公布首批试点名单以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已走过半年有余,一些问题开始首先显现出来。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中国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103个城市(区、县、镇)“上榜”。自1月公布首批试点名单以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已走过半年有余,一些问题开始首先显现出来。

打造智慧城市,是不是政府的“独角戏”?企业在其中又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市民在享受“智慧”成果时,又该付出怎样的自觉?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决定智慧城市成败的关键。

显现建设误区

从去年开始,关于“智慧城市”以及“城镇化与信息化”等研讨会,相继在不同地方举办,一场联系“智慧”与“城市”的运动正在掀起。不少专家指出,作为城镇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智慧城市冲破了“两化”界限,将成为融合“两化”的推动引擎。

然而,尽管智慧城市的总体建设成绩显著,却仍是瑕瑜互见,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评价指标,智慧城市工程中,政府应当思考,如何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快治病”,保障其健康和谐发展;企业管理者应当权衡,如何利用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力和竞争力;而市民在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应自觉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

而这一切在具体操作上并不理想,智慧城市的构建常被误解为政府单一主导的过程。政府、企业和市民间缺乏互动、配合,使得智慧城市的建设困难重重。例如,政府与企业间因缺少联系,互联互通共享难,阻碍了数据软件等的开发利用;同时,最新应用成果的宣传常常滞后,不利于市民了解和学习新信息。

追求“智慧产业”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来,虽然智慧城市是一种国家策略,但绝非凭政府一己之力进行建设,“一定要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分工”。

在应用示范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初期,因其投入巨大,政府应该大力发挥各项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以此发挥引领作用;待产业发展和企业集聚到了一定程度后,政府则应该在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让智慧城市有更广阔和更稳健的市场空间。

实际上,参照国外的建设经验,大部分的智慧城市项目,可持续投入和发展的前提必然是引入市场机制。学者谢中业指出,不妨先从关系民生并有实际应用效果的项目中,选择推广效果好的,先期引入市场化运作。例如,在智能车位联网及引导系统的建设中,就可以采用政府授权,引入商业化公司运营、并与停车场以利益分成的方式,进行操作。

而随着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加重,将会促使城市产业进行智慧化升级的同时,也使“智慧”形成产业化的发展,形成一系列全新的“智慧产业”。

重在“智慧民生”

城市发展的根本在于利民。无论是政府对智慧城市基础工程的建设,还是企业凭借该项目产出的各类新产品,如何将它们真正惠及市民,一直是构建智慧城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全国政协委员冯俊就曾指出,从“智慧城市”到“智慧民生”的过渡,是建设的关键。

何谓“智慧民生”?就具体目标而言,包含业务和技术两大方面。在业务上,智慧民生要求从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入手,实现居民生活更加安全、健康、方便与文明;在技术上,智慧民生更需要实现信息海量集中与实时共享,信息化应用的高效协同和居民对信息化服务的随时随地获取。

以北京为例,交通拥堵问题是制约其城市发展、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在智慧民生的概念下,将会引导和促使政府和企业作出一系列的数据收集与技术开发,提供流量查询,实现路线引导,让民众做到出门前就能订到停车位并选择好合适的行车路线等。

然而,在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多“智慧民生”应用的同时,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认为,市民提升自身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同样重要。毕竟,只有政府、企业、市民的三方合力,才能推动智慧城市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智慧产业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