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欢迎来到智慧城市网
  • 厂家直供
  • 大宗采购
  • 实力企业
  • 资讯头条
  • 招商
  • 卓越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服务资讯 » 首页推荐 » 正文

南京河西:智慧城市建设的先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05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2075
大量利用地下空间,划分地下空间开发等级,中心区及地铁站点周边地区应设置2层以上的地下空间,城市过街通道与周边地下空间的联系完地度为100%。城市中心区形成连续的地下商业街,形成1-2处商业城。地下空间的开发应从解决片区城市交通、市政设施、土地紧缺等问题入手,优先考虑繁华商业区,交通枢纽,人口稠密区等地段。此外,河西地下空间的开发着眼于建立完善的地下空间系统,用步行通道沟通不同地块和街区,沟通地下商业街和地铁站。

路网体系高密度小尺度,慢行道路占六成以上

在交通和街区布局上,河西南部生态城的建设有了更新的理念。在南部的城市中心区,放弃宽马路、疏密度的城市布局,追求小尺度高密度的城市和路网格局,将原先的200米—300米的街区间距缩小到150米—200米,中心街区的最大尺度不大于180米,这有利于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道路数量增加,但道路总面积增加有限,同时也能提高临街地块的数量,宜于市民出行,增加生活便利。绿色交通体系是生态城突出亮点,随着多条地铁的投用,河西新城打造PR换乘体系,即早上驾车或骑车停进公共停车场,换乘地铁抵达工作地点,下班后再乘地铁到达停车场驾车或骑车回家。河西着力构建慢行系统,实现六成以上的道路利于非机动车出行,实现所有住宅区500米以内有公交站点,慢行系统与公交站点全部实现无缝衔接。

严保湿地与河道,四成以上地面要透水,推动立体绿化


长江湿地受到严格保护,转换成其它用途的湿地数量必须通过开发或恢复的方式加以补偿,江心洲湿地要求零损失。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2平方米,全部植物中不低70%的数量属于本地物种,同时注重植物多样性,鼓励立体绿化,制定立体绿化激励政策,对城市立体绿化进行管理。所有的河道进行内部河道驳岸的生态化处理。公共建筑40%以上的室外地面,住宅45%以上的室外地面要求透水,住宅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地面应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

所有建筑要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

生态城所有建筑都是绿色建筑,其中30%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以上标准。新建12层以下住宅全部要安装集中分户太阳能热水设备;全部使用节水器具。近期10%,远期20%的新建公共建筑要应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浅层地热系统。所有公共建筑要进行能耗分项计量,现有节能不达标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率先实现宽带全覆盖,实现智能精细化管理

率先实现无线宽带全覆盖,推行电视、电信、互联网三网融合,全面推行以智家家居、一站式服务、居家养老、停车引导、社区商圈为主的智慧社区工程。数字化城市管理100%全覆盖,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远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信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技术应用。建成智能化交通系统,在主干道实施“潮汐绿波”工程。开展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调度、智能小区的配套建设。力争所有道路照明和建筑内公共区域照明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

先行先试,河西生态城亮点纷呈

市政综合体


河西新城创造性地将变电站、公交首末站、公交保养厂、环卫停车场、加油站、机动车充电站、供电收费站、消防站等市政设施集中、集约布置,同时实现最大程度便民、最大程度减少扰民。目前已建成青奥村市政综合体。

青奥能源站

世界领先的冷热电联供区域能源系统,引入附近电厂的发电余热蒸汽,结合部分天然气能源集中供冷供热。区能源站服务的对象为青奥村、风情街、会议中心等,该项目可显著优化城市能源结构、大幅削减夏季等电力高峰和冬季天然气高峰,必将显著节能减排。

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把现在分散埋设的各种管线(供水、供电、供气、移动通信等)集中放置管理,减少断管事故和马路开挖。河西南部综合管廊示范段位于江山大街以南,一直到红河路,长约8.9公里,高3.6米,宽6米。

有轨电车

河西新城的有轨电车整个线路全长7.54公里,初设置13个站点,起点为奥体东站,终点为新河路站(红河路与新河路交叉口)。

公共自行车

截至目前,河西新城中部已设车点75个,有2500辆车,办卡人数达15000人,两个点位的平均距离是200到300米,下一步计划向北延伸至应天大街到汉中门一段,增设200个站点,将公共自行车总量扩充到5000辆。

 
关键词: 南京河西 智慧城市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7002221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9046号
返回顶部